武汉市非遗保护与社区文化建设探讨
2019-09-10吴敏
吴敏
【摘要】:本文以武汉市汉正街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非遗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当代设计的融合,探究非遗在城市更新下的传承与创新之路。结合公共艺术、文化展览、技艺巡演等表现手法,将历史传统文化的精髓熔铸在当下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中。形成既有当代性的非遗传播载体,又有深刻时空感受的城市社区,进而促进非遗文脉传承和社区品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区文化 汉正街 城市更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文件郑重指出:“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是联结民族感情的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最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与保护逐渐变为国内外关切的热点。它在维持文化多元化、凝結民族精神、连接人们缔造、促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越来越得到肯定。武汉作为湖北文化、经济的聚集地,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胜枚举,而作为武汉经济文化核心的汉正街拥有非遗的数量和质量也是颇具典型。这些珍贵的非遗不仅突出了武汉精神,更是武汉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现今,以汉正街为代表的武汉老城区正面临城市更新的当口,非遗的弘扬与保护也一样存在着棘手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传承无法脱离特定的文化背景与地理环境,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大众的参与和认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而社区是民众日常生活的聚集场所,同时也满足了社区民众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离不开社区参与
将社区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互结合,一方面能够丰富社区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难的问题,増进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除此之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社区文化建设不仅能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能使所在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独独树一帜,形成特色社区文化。目前武汉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处在发展阶段,有着很多积极的尝试,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武汉市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还明显滞后于实践和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二、汉正街社区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汉正街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状况
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汉正街坐落在长江和汉水交汇处,是老汉口最早的正街。自古以来,汉正街就因水陆码头而兴,贸易繁盛,商贾百工五行八作汇聚,油坊盐铺票号布庄林立。清初诗人吴淇在诗作中描写道:"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正是汉正街繁华的写照。时代变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上世纪80年代,汉正街涅槃重生,一跃成为全国赫赫有名的小商品市场第一街。而如今汉正街与中国的其他城市社区一样面临着旧城改造、城市更新的当口,老旧的技艺逐渐被取代,众多非遗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传统的生活习惯也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发生嬗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区民众的关系也渐行渐远。诸如以上的连锁反应导致汉正街社区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二)汉正街社区城市更新中非遗传承与保护原则
汉正街目前面临大面积拆除的现状,对于那些传承百年的老字号、有特色的小街小巷等非遗载体是完全不利的,为继承和保护汉正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汉正街社区的城市更新中应当倡导“主要保护,抢救第一,合理使用,继承和发展”的整体政策方针,同时坚持分类发展和区别对待的原则,让多种类型的非遗以最适合的传播方式传承和发展。
(三)汉正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形式
(1)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作为前卫的公共艺术形式,以其新颖、独特的展示方式表达传播的思想文化内涵。以非遗为主题的装置作品融入到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形成一个层次丰富,极富感染力的独特空间氛围。如图3所示,以汉正街传统油纸伞制作工艺为设计灵感来源,采用艺术夸张的手法重构油纸伞的视觉元素。
(2)建筑更新
历史建筑不仅具有历史纪念性质,还有关文化传统、场所叙事。如何让老建筑获得新生,保护城市的历史面貌是城市更新面临的重要任务。针对汉正街部分历史建筑更新应当从社会、文化、经济的等更为全面的角度来采用可持续
〕的老建筑再利用技术策略。如图4所示,在汉正街新安书院的改造中,根据建筑现存的实际状况,融入了非遗传习所的现代功能,在设计语言上利用简化的建筑斗拱元素串联整个空间。
(3)文化展览
公众文化展览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文化行为,不仅能补充人们文化学习的不足,而且可以通过人们对艺术品的欣赏提高其创新精神与审美品位,有效地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非遗与文化展览的有机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
(4)技艺巡演
非遗的技艺巡演结合多维度的传播媒介,在传播效应上尤为突出。有效结合表演创新,舞蹈、音乐等多方面元素,让技艺巡演不仅能耳熟能详的深入人心,更能提升非遗传播的观赏性,调动民众有更多的兴趣去寻找、探索非遗的奥秘,弘扬传统文化。
(四)汉正街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载体设计的形式特性
(1)视觉可识别性
在空间内涵上强调地段的文化特征来形成识别性,创造有场所感的社区环境。有效结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补关系,从发展历史脉络、传承关系、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串联叠加,形成具有鲜明视觉识别性的非遗传播载体。
(2)参与互动性
非遗不应只是放在博物馆橱窗里的“文物”束之高阁,它是老百姓多年的生活智慧。非遗的传播设计应当强调民众的参与,形成具有生活气息、趣味体验的互动传播模式。让沉睡已久的非遗“活”在当下,走进社区。
(3)设计的当代性
“当代性”,深层含义上来说反映着“当下”的现代精神和现代设计语言的表达形式。当下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也更加多元,设计的当代性进入到以艺术性为艺术目的和意图服务的境地中,而不是传统的形式艺术性或技法的艺术性,这通常也是人们直觉判断是否具有艺术性的一个出发点。非遗的载体由于其语境的特殊,应当坚持立足当代,表达传统的设计目的。
(4)传达受众的普及性
不同的受众背景成就了信息传播的反馈。所涉及到的受众审美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受众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而是一个拥有思想感情、思维定式的发展对象。为了做到有效的传达形式,要综合考虑受众的年龄、环境、个性、喜好、情感等元素,特别是要考虑到非遗类别传达的特殊性,从这一角度上看,受众的复杂性影响着设计的方向、风格,非遗的传播载体要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进而把握受众的心理因素,满足大众的需求。
三、总结与展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陈旧的技术,不是落伍的美学观念,隐藏在背后的是民族的始源和灵魂。对于武汉市来说,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巨大的文化财富,也是武汉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社区文化建设当中,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另一个层面上促成了社区文化活动,是无形文化遗产的有形化。社区的和谐,生发了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和谐,聚合而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势必兼获两者双赢。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单菁菁. 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 [M],北京,化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费孝通. 二十年来中国社区研究 [J],社会研究,1948.
【4】刘魁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基金项目《武汉“非遗”进社区范例考察》,项目编号:FY-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