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胜任力”模型构建
2019-09-10傅潇
胜任力模型又名能力素质模型,由麦克里兰博士于1973年首次提出,他在“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这篇论文中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其相关的岗位绩效优秀与否,并不單单取决于其智力层面的因素,而是由动机、特质、态度、知识经验、专业技能等潜在与表层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他把这些因素统称为“Competency”,即胜任力。
能力素质模型的特点之一就具有行业特点,该模型反映的是某一类行业内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能力素质要求。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方向明确,即外贸行业,因此基于对外贸行业核心岗位的调研分析,进而总结出从事该行业的绩效优秀人员有哪些胜任力特点,据此高职院校可以设置合理的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手段。
一、确定外贸行业主要基础性岗位
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及企业招聘需求的分析,可发现外贸行业的最主要的基础性岗位为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报关报检员、国际货代员,上述岗位的职责描述各不相同,我们试图进一步总结出这些岗位要求的共同点。
二、行为事件访谈法归纳关键能力素质
在筛选出以上外贸行业的主要基础性岗位,即学生首次就业的初始岗位之后,我们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 Event Interview)对上述岗位的优秀绩效人员及其上属进行访谈,并结合能力素质模型和能力素质词典进行问卷调研。进而总结出外贸初始类岗位高绩效人士普遍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个人特质、态度品质等。
(一)知识技能
1、外语技能:能够使用外语进行外贸业务磋商,不仅能与外贸客商进行口语交流,且能熟练运用外贸函电与外商进行沟通。外语能力是外贸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常用工作语言为英语,目前大部分外贸公司的招聘基础要求为英语四级水平。
2、计算机技能:能够使用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熟练地完成业务操作。若从事跨境电商类岗位,基础的美工软件操作技能、各平台操作技能也是必不可少。
3、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能够拓展和建议外贸业务关系,提供准确的报价和核算,获取进出口订单;能够跟踪并解决货物采购、生产流程,保证按时、按质地交货;能委托货代公司或自行办理货物的运输、报关报检以及保险手续;能熟练掌握各种国际结算方式下的操作,制作全套单据,并完成结汇、退税等操作。
4、商务通识:能够熟悉各国的商务礼仪并在商务往来中举止得当;在进出口贸易业务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保、伦理道德等因素;熟悉相关的法律与惯例等。
(二)思维能力
1、信息收集:信息收集能力强者,开发外贸客户的效率更高。绩优者常常能不局限于现有的资料,在例行职责的范围以外,会主动通过各类方法收集相关信息,主动获取有用信息、发掘潜在的贸易机会。这一能力体现在面临工作困境时,会自主地多方面收集信息、汇集资料来解决问题,如有疑问时,尽可能地挖掘核心和真相。
2、学习领悟:绩优者的学习不止步,也善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基至提炼升华,能够利用各种途径、多样资源创造学习机会;看到他人的闪光点并学习,将他人的好经验好办法直接或加以加工地运用到工作中。
3、分析式思维:拥有分析式思维的个体会对问题进行层层推进式的分析,探究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并对事件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从而起到预测问题、分步解决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选择的作用,即未雨绸缪。
(三)个人特质
1、关注细节:外贸工作尤其是单证员、跟单员、报关报检员的工作日常琐碎复杂,需要工作人员有对工作进行反复核查的意识。在行事规范上,应在心态上对自身工作要求严格,按照既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检,在向他人提供资料信息前,也能够主动对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核查。
2、积极主动:绩优者常常在工作中自愿付出了超出其岗位或工作预期的努力,在无他人的鼓励的前提下,也能创造和发现新机会或提前预计到困难,并提前采取行动避免问题发生。
3、 人际交往:与可能有利于工作的相关人如供应商、第三方服务商、同事等建立与保起和谐友善的关系对于外贸工作也大有裨益。
4、 沟通能力:外贸领域中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沟通不仅仅意味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也需善于通过倾听理解他人的需求。即有沟通意愿,且能准确表达、积极回应、高效沟通。
5、 成就动机:有强烈的追求事业成功的愿望,能不断设定挑战性目标并关注职业生涯的持续性发展,追求卓越和成功的人即是具有强烈事业心的人,在工作中通常也能精益求精。在此动机的影响下,个体会自主自发地对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加以改进,从而改善绩效。
(四)专业素质
1、客户导向:无论从事外贸行业哪一细分岗位,都要能够以外贸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竭力服务和帮助好客户,与客保有效沟通,重视长期合作,为客户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取信于客户。
2、专业性:应当把自己锻造成国际贸易专家,不仅熟悉产品,且熟悉国际贸易的操作全流程,当别人有疑问时,能够提供额外的帮助。
(五)态度与品质
1、诚信正直:遵守制度、信守承诺、实事求是是最基本的商业道德,
2、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认可自身岗位的工作职职责,尽心尽力地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工作中能够按期交付符合工作标准的工作成果,在工作中以高标准要求自我且不计较得失。
3、团队合作:现代企业不单兵作战,必须利用好团队,愿意与他人共同合作,如信息共享、尊重他人的意见、在团队有困难时勇于站出来解决问题。
4、责任心:主要体现在知晓自身工作职责,并能承担相应后果,在出现问题时不推诿,而是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三、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培养“达标者”还是“绩优者”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是建立在区分一般表现员工和高绩效员工基础上得出的,究竟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达标者”还是“绩优者”呢?这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限于实际情况所限例如实务经验很难在学校培养,我们很难看到有毕业生一进企业就什么都会做,所以在知识技能与经验层面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能够 “达标”,但在深藏的态度、价值观、自我认知、动机等方面要树立培养“绩优者”的目标。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在学校与老师的正确引导之下,用三年或更多的时间,这些冰山之下的能力素质可以潜移默化,而步入社会后,这些深层次的要素就会被进一步固化,很难有所改变,而知识技能却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培养获得。
(二)从重知识技能培养向重“胜任力”培养转变
我们在知识技能上可以追求“达标”,但在態度、价值观、自我认知等方面却要追求“绩优“,这其实也是德育重于智育的深层次体现。如有些学生坚持认为自己选错了专业,以后必不会成为“外贸人”,在专业学习采取自暴自弃的态度,其实就是没有匹配于专业的自我认知,一旦深藏的认识被扭正,那么培养效果将事半功倍。
(三)课堂模式的转变
要激发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良好的态度与品质以及挖掘其个人物质,仅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足的,要转变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创设启发性的情境,以小组合作形式来促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以展现实例多讲故事的手段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以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培养关注细节、敬业精神以及责任感。
(四)学生工作任重道远
上述能力素质的培养离仅靠课堂改革仍然不够,还需结合学生工作,如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学生会工作,在小团体中得到初步锻炼,培养各种在专业教学中难以涉及的能力。另外,在毕业实习期配备指导老师,导师应切实地跟踪好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动态,通过日常的交流鼓励帮助学生实现卓越。
作者简介:傅潇(1987.03-),女,汉族,浙江义乌人,研究生学历,助教职称,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本文系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的成果(编号:2018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