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19-09-10石颖
去年河南高考“掉包”一事,炒的沸沸扬扬,事情最后结果却是学生坑了自己父母,我们反而观之这件事的本身,说到底,折射出来的就是家庭教育问题。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又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從人成长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接触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它贯穿一个人的一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误认为教育是只需要依靠学校,依靠老师,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有些家庭出现了结构不完整的现象。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我们都无法否认一个健全的家,对孩子来说才是最温暖最踏实的港湾,完整的家庭才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保障与快乐的源泉。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遇到挫折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如果缺少父母的关心和引导,长期以往,他们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的学生脆弱敏感过分自卑,有的学生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冷漠自私,有的由于老一辈过度保护导致溺爱娇惯,缺少管束而肆意妄为,这些性格的形成都与家庭结构不完整有着较大的关系。
我班曾经有名学生,晚上查完寝偷偷溜出宿舍,彻夜未归。联系家长后,家长连夜从外地赶回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从网吧找到他。按《学校住校生管理条例》,要给学生停宿处理,孩子听后脸上竟然露出丝丝微笑。而家长百般申诉:“我和孩子他妈常年在外经商,家里没人照顾他,希望再给他一次机会。”几番讨论,最后协商暂时不停宿,给予记过处分,暂停孩子本学期零花钱。孩子强烈反对,大声怒吼道:“零花钱是爷爷奶奶给的,你凭什么没收。你们除了过年见上一面什么时候管过我。你们除了给生活费有管我吗?”孩子从小到大缺少父母的陪伴,为了博得一点父母的陪伴,竟然想到违反校规使家长回到他身边,这不禁让人感叹到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父母批评教育孩子的同时,可不知孩子为何犯错,实在可悲。
在生活中,家长们希望自己努力挣钱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否有思考过孩子需要什么。很多时候家长们因工作的忙碌忽视了孩子的心灵需求,缺少完整家庭的亲情培养,容易让他孤独的内心更加叛逆,这也就不难理解家长常说的“我孩子根本不听我管”这一现象。虽然健全的家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不良问题出现的概率会更高,家长唯有做到尽可能的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在孩子成长阶段尽可能的陪伴在他们身边,当问题发生时,能给予孩子最及时的正确疏导,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在我班主任工作生涯中,虽然看到很多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到大陪伴在孩子身边,营造一个和谐完整的家庭,但孩子的行为习惯依旧让人头疼。就拿孩子迟到来说,一般老师先了解学生迟到原因,再向家长反馈核实原因。曾经有位学生家长说“我就知道他会迟到,天天要叫,叫醒了他还跟吃了火药似的,乱吼一通,我也没办法,还是你来帮我管管吧。”难道是真没办法吗?孩子天天迟到不是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家长是否有责任和义务监管孩子在家这段时间的行为呢?如果不及时帮助孩子改正迟到的坏习惯,长此以往,懒散、恣意妄为慢慢就在他身上滋生了。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学校教育难以弥补的。
作为老师,我们有时无法游刃有余地运用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因为很多时候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父母对孩子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言行举止孩子都尽收眼底,都是孩子的表率,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态度便是家庭教育的折射。孩子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培养,其实家长更重要,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归纳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权威型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专断型教养方式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行为都加以 保护监督。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子女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缺乏控制。忽视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子女缺少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要求和控制。我们更推崇权威性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孩子教养行为总体特征的概括,它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个和谐完整的家庭,一份负责的陪伴和正确的教养方式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然而生活中有时家长似乎总是很忙,为“金钱”而忙,为“权力”而忙,每天承星履草地忙碌着,却似乎在忙中忽略了忙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对孩子的权威教育。多少年后,钱有了,权也有了,唯独孩子“丢”了。 到那时,后悔的还是家长自己。所以说,教育不是只在学校,不是只靠老师,它需要家校共育,甚至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作者简介:石颖.出生年月:1991年12月.性别:女 民族:汉.籍贯:湖南常德.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二 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