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老兵”楼超:用“战地婚纱”记录感人军恋

2019-09-10张德强

中国军转民 2019年6期
关键词:军嫂婚纱照军旅

张德强

前不久,央视节目《开讲啦》邀请到一位90后杭州小伙,向观众分享了一些感人至深的军恋故事。他叫楼超,退伍后与战友合开了一家“战地婚纱”摄影工作室,将浪漫的婚纱摄影和阳刚的军旅元素结合起来,记录下军人和军嫂人生中的最美瞬间……不料,天南海北的军恋故事,不仅拍得楼超热泪盈眶,他还因此一不小心走红了!

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楼超今年28岁,出生在杭州市一个普通家庭。或许因为爷爷、外公、舅舅都当过兵,他从小就梦想穿上那身酷酷的橄榄绿。2011年冬天,楼超光荣地成为原陆军第31集团军一名加榴炮瞄准手。

2012年初,连队指导员李辉阳决定从楼超这批新兵中,挑选一个担任连队兼职新闻报道员。最终,楼超以优异成绩和勤奋态度当选。2013年,家人给他买了一套价格过万元的摄影装备。“不拍出几张像样的作品,怎么对得起这么贵重的相机。”

楼超捧着沉甸甸的相机,对着《解放军报》《人民前线》报上的摄影作品,研究构图技巧,揣摩拍摄主题,并如痴如醉地加以模仿。

2014年春天,结婚已3年多的指导员李辉阳,终于腾出时间和妻子拍摄婚纱照。那天正好是周末,李辉阳让楼超一同前往拍摄地学习一下摄影技巧。拍摄结束后,2岁多的孩子哭着要妈妈抱、嫂子放下婚纱的裙摆,心疼地抱起孩子,身着军礼服的李辉阳顺手托起妻子的婚纱。一年见不了几次面的一家三口相依相偎在一起,身后是茫茫大海……楼超情不自禁地抓起相机拍摄下来。回到连队后,楼超以“迟到三年的婚纱”为题,将照片投给中国军网。没想到,第二天这张照片就被刊发出來,并被多家媒体转载。

对楼超来说,最大的喜悦并不是照片的发表,而是嫂子的肯定。与摄影师拍摄的精美婚纱照相比,虽然楼超抓拍的照片没有任何后期处理,但她更喜欢:“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千篇一律,而楼超拍摄的却是独一无二的生活。”她看到楼超拍摄的照片后,内心被深深触动,以至于热泪盈眶,“眼角泛起两地分居的苦,心底却涌上短暂相聚的甜”。

“原来一张照片能给人带来那样的感动!”楼超第一次感受到照片的魅力。当然,他知道并非自己的拍摄技术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的镜头对准了一个特殊群体。很多两地分居的军人家庭,每年团聚的日子可能不到一个月。有些军嫂虽然随了军,和丈夫住在同一营区,却因为战备任务或者训练,也只是一周见一两次面。

“穿婚纱的女人是最美的,可很多军嫂却没能拥有一套梦寐以求的婚纱照。她们为军人奉献,却很少有人来为她们付出。”想到这些,楼超特别希望能用手中的相机为军嫂们补上这份浪漫和幸福,同时将军人职业特点融入进去,使得军旅版的婚纱照更有纪念意义。尽管对一个士兵来说,这个想法过于遥远,但不管怎样他都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要用他的相机,为军营里那些聚少离多的爱情故事记录下最美瞬间。

相机定格军恋故事

2016年临近春节时,某连的指导员林传清因担负战备任务,无法回家过年。妻子买不到火车票,便坐了十几个小时的汽车辗转到部队陪他,而他们约定春节前拍摄婚纱照的计划不得已再次推迟。这个消息,无意间唤醒了楼超心中的种子。于是,他主动找到林指导员说了自己的想法。

听到楼超想在军营内帮自己和妻子拍摄一组婚纱照,林指导员眼前一亮。虽然他不知道最终能拍出什么样子,但还是满口答应了。楼超连蹦带跳地跑回连队,既兴奋又忐忑地开始策划。由于是第一次尝试,也无经验可循,他从网上找来一些婚纱摄影的创意,结合军营的特点,设计出30多个创意。为了确保拍摄效果,他还一遍遍实地勘察,最终确定了20个拍摄创意。

大年初一那天,楼超请来两个战友帮忙布设场景。看到一个个司空见惯的训练装备、器械,成为婚纱照片的主要道具,大家都觉得新奇。围观的战友纷纷点赞:“把浪漫的婚纱和阳刚的军旅气息巧妙地融合起来,才是军人的婚纱照!”战友们的话,让楼超更有底气。他带着林指导员夫妇一连拍了两天。虽然设备简单,技巧不足,也没有精细的后期制作,可林指导员夫妇看到成片后,非常惊讶:“原来婚纱还可以这么拍!”

这组“特别有意义”的军旅婚纱照被东部战区陆军官方微信推送后,反响强烈。有网友留言说:“绿军装、白纱裙,吉普车、训练场,没有那么浪漫迷人的场景,却处处透露着军人的刚强。”“谁说军人没有浪漫?这样的婚纱照只有嫁给兵哥哥才会有。”

首“战”告捷后,楼超名声大振。许多战友慕名前来,想请他拍下军旅爱情的最美瞬间。楼超乐此不疲,试图把每对军旅恋人那独一无二的风格拍摄出来。尽管他因此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内心比婚纱照的主人公还甜。在大众心目中,家人的形象往往是铮铮铁骨、坚韧不拔。而在楼超的头下,他们变得柔软而立体起来——不仅仅是保家卫国的军人,更是深情的丈夫、温柔的父亲。

2016年9月,原陆军第31集团军某部班长李留杨的妻子带着9个月大的孩子,从河南老家来部队探亲,9月15日凌晨3点,闽南地区遭受当年最强台风“莫兰蒂”的侵袭,多地受灾严重。灾情就是命令!李留杨虽是第二次见到儿子,可还是狠心丢下妻儿,和战友一起投入到抗灾抢险工作。当他风尘仆仆地归来时,妻子的探亲假只剩下几天。孩子还没有消除对李留杨的陌生感,一抱就哭个不停。一家人下次团聚又是来年,说不定那时孩子会走路了。李留杨觉得愧对妻儿,唯一的弥补办法就是美美地拍摄几张全家福。

“如果说军旅婚纱照,见证了爱情的浪漫,那么军旅亲子照则多了一份挥之不去的绕指柔情。”楼超知道李留杨的故事后,不仅为他们策划了一组创意婚照,还策划了一组军旅亲子照。李留杨的妻子对绿色迷彩情有独钟,在她的请求下,楼超为她借了一身彩服,替换了婚纱。

持续两天的拍摄完成后,李留杨让妻子歇歇,自己抱起孩子。他刚接手,孩子又哇一声哭了起来。孩子的小嘴正好碰到李留杨的臂章,肉嘟嘟的小手捏着父亲的臂章,嘴巴咬着臂章一角不放。此情此景,臂章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几个大字,呼应着孩子眼角的泪,楼超觉得这个画面特别震撼。本已收拾好摄影器材的他又抓拍下这一幕,然后以“军人父亲和孩子的第一次合影”为题,将这组照片发表在东部战区陆军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令楼超意外的是,这张照片刷爆了朋友圈,国内主流媒体广泛采用,央视还作了专门报道,全网累计点击量高达亿次,还被新浪微博评选为年度最感动的十张照片之一。

“战地婚纱”悄然绽放

2016年12月,楼超依依不舍地脱下军装。回到杭州后,凭借5年军旅生涯的磨练,以及在各大媒体发表的50多篇文字和摄影作品,楼超被当地一家媒体公司破格录取。在新单位,他的能力很快突显出来,加上工作认真负责,深受上司赏识,收入非常可观。

“可以帮我们补拍一组婚纱照吗?“我老婆下个月来队,你有没有时间?”……退伍之后的楼超,每回接到战友诸如此类的消息,都会在心底激起阵阵涟漪,他真想从杭州飞回部队,为战友拍摄婚纱照,可现实情况并不允许。楼超发现,全国那么多家影楼,都没有一家专门为军人服务。于是,他决定攒够积蓄后,开个“全国第一家专门为军人拍摄婚纱照的影楼”。

2017年12月底,楼超的战友赵志勇退伍后来到杭州,楼超为他接风。赵志勇服役期间,从事过军队新媒体运营工作。酒过三巡,楼超如数家珍地讲起曾拍过的军人军嫂故事,不知不觉红了眼睛,赵志勇也湿了眼眶。受楼超的情怀所感染,赵志勇觉得应该以实际行动支持他。两个热血老兵一拍即合,饮干一杯啤酒后,便决定合伙创设一家摄影工作室,首要目標就是为军人军嫂服务。赵志勇还灵光一现,为工作室取了个名字叫“战地婚纱”。

说干就干!他们很快租好房子,设计、装修、布置、制作,全部自己动手。当兵的人,有的是力气。工人下班后,他们自己扛沙子、搬水泥。2018年1月,“战地婚纱”摄影工作室正式开业。初时,尽管开支较大,但他们依然给军人打八五折优惠。此外,他们还会根据对方的时间安排拍摄,即使拍摄对象反复推迟、更改,也没有问题,不仅不会多收取任何费用,还会“像朋友一样对待,拍完照还会请他们吃饭,再开车带他们去玩”。因为都是军人,军人知道军人的难处。

2018年3月,有个女生前来拍摄私人写真:“我也是当兵的,军装没带,能不能借用你们的迷彩服再加拍一套?”这个女生的要求被楼超婉拒了,她提出加钱,“多少钱都能接受”,楼超只同意用户外拓展服装为她拍摄,拒绝用真正的迷彩服。在采访中,记者问及原因,他说:“通过和她聊天,我感觉她不是当兵的。军装是神圣的,真正的军装只给真正的军人使用。钱可以买来照片,但买不了军人为部队付出的热血青春记忆。”记者追问:“你们拍摄时还要检查证件?”楼超笑了笑说:“不用。当过兵的人,几句话就能聊出兵味来。”

2018年12月1日,央视节目《开讲啦》邀请楼超作为青年代表参与录制。在提问环节,楼超亮出一幅男女互换角色的婚纱摄影作品,男上穿上了婚纱,女士穿了军装,在一片善意的笑声中,主持人撒贝宁深情说道:“再铁血的人,内心也有对家庭柔软的一面;再柔软的女子,当她成为军嫂后。也会变成一个坚强的人。”这番话,说出了楼超设计这幅作品的初衷,让楼超为那些天南海北的军恋故事而热泪盈眶……

工作室刚开业时,为勉励大家能更好地为军人军嫂服务,楼超计划在2019年8月1日前,为81对现役或退役军人拍摄婚纱照。没想到,2019年3月7日,楼超就拍够了。为方便全国的战友,2019年3月,他们将工作室搬到中部城市武汉。

如今,工作室又增加了4名成员——两名退伍老兵、两名资深军迷。“地方变了,人员多了,但初衷永远不变。”楼超说完,挂断电话,踏上为第82对军人夫妇拍摄婚纱照的征途。

猜你喜欢

军嫂婚纱照军旅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一位军旅书法家的慈善情怀
歌中军嫂分外美
军嫂
本期主题:军旅
婚纱照
婚纱照
GowN Abroad
军嫂,强军背后的靓丽风景
SKAP秋冬军酷系列新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