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2019-09-10黄卫华
黄卫华
摘 要:教育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促进教学质量,培育优秀下一代也变得极为重要。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最本重的就是从课堂的有效性抓起。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在备课环节积极与文本对话,从而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在课堂中把握课堂生成,让学生有感而发,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重视朗读指导,学生由读书中领悟自己对文本的思想;课后注重延伸,升华效果,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极对话;把握生成;重导朗读
一、文本对话,设计有效
要想在课堂上有所效率,这与课前的备课熟不可分,“备课”两个字很简单,其实在课前所作的工作是无计可数的, 就如王崧舟老师为了教好《长相思》,就读了整本《纳兰词》, 了解了纳兰性德的生平,阅读了一万多字的鉴赏文字,然后写下了一千五百字的文本细读感受,王老师在如此细读文本之后,魔术般地将短短三十六个字的《长相思》化成了饱满充实的人生箴言,也正是在做过如此多的课前准备之后,王老师才把经典名作演绎成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大师尤如此, 吾亦何然?可见课前与文本的对话是多么重要,这将直接取决于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只有把书读厚了,读多了,读得有底气了,读到已于无形中钻于作者的气场之中了,才能说明此时自己已与作者、与文本进行了一次次对话了。
二、把握生成,有感而育
课堂因预设而完美,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教学环节需要设计,教学生成需捕捉,捕捉到有效的生成会比设计的千千万万环节来的更为弥足珍贵。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和提倡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与适时评价。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对话,成功的教师正是因为对这些因素的正确把握才得以把课堂推向高潮。
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如果有了充分地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会更加容易地成为教学资源,成为一堂课的精髓,同样,如果文本是与学生有着密切关联的事或物,也一样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在这种有互动与同样心情背景下的教学,再加上适时的评价,怎么会不成功呢?有时我会在课前组织生活引趣、设疑引趣,有时会是谜语引趣、故事引趣等, 用这些学生爱说爱参与的小游戏引入文本。记得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时,在之前我没有让学生预习,课堂一开始, 我这样引入,“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们的生日吗?”学生不约而同地说“知道!”“知道!”“生日那天,他们庆祝你的生日吗?”“有,有!!”一大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我爸爸带我去神采飞扬!”“我妈妈给我买了个大蛋糕!”……孩子们的兴奋劲溢于言表。见到此,我接着问, “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生日的,请举手!”此时,虽然没有如文中所描述的只有两个孩子举起了手,但我看到部分学生确实是安静了下来,大概有十六七个学生的手举得高高的,显然他们在为知道父母的生日而骄傲。“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此时有五六只手还举在空中,而大部分学生都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于是我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了课题中, 看看文中的孩子是怎么做的。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此时的感受有了共同体会,缩短了课文与生活的距离,学生有了感受, 自然有了体会。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端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 辉煌的成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重导朗读,由读而悟
新课程教育中明确指出: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引导学生熟读背诵经典的课文或段落,注重诵读积累。明确地提出朗读的要求,显然朗读对学生的帮助是无穷的,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如何高效地朗读也是一堂课效率高否的重要指标,尤其是低段的学生,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形式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各方面的技能,还能培养语言能力。如在教学《和时间赛跑时》,刚开始学生对文本只有粗枝大叶的了解,也无法自己发现含义深刻的词句,于是在我的范读,学生的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有感情读等不同形式朗读之后,我发现学生脸上的表情渐渐由茫然无知到深有所悟,整堂课下来也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重新的理解。读,是教学的一大重点, 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之后,也就意味着对文本渐渐有了感情, 一切的朗读都将在蕴藏感情的足迹下引发出来,将自己的感情融合进去而产生的感悟将是极具有意义的,那是课堂上学生们自己真正的领悟,而不是纯粹为了问而说。由读铺垫的课堂必将是属于学生的课堂,由读而感,由感而论,由论而悟, 学生乐学的课堂就是快乐的课堂。
四、注重延升,升华效果
“课堂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如果仅仅是为了学课文而教课文,那我们的学生将变成与社会脱节的人,也会成为学而无以至用的人,这样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教学。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这是以小组为项目而展开的活动,不仅锻炼着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同時也培养着团结精神,每人在小组内有自己的任务,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共同合作中完成任务,在综合性学习中最后都会展示小队成果, 可以编小报,办展览,展示研究报告等。在展示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可以如此,当然,在许多课文的衬托下也都应该有课外的延伸,如《她是我的朋友》, 可以让学生找找身边让你感动的伙伴,呵护孩子们心底那颗友爱的心……世界上并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课外延伸擦亮了学生的眼睛,更点燃了学生心底的明灯。
时间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新时代下的课堂效率犹如教学的灵魂,而课堂效率囊括着方方面面的因素,只有在课前、课中与课后都在课堂教学中统筹兼顾,只有将文本上实,上真了,那么这离高效课堂也就不远了。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本着孩子的角度而思考,思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爱,真正为了学生而教,为了学生的将来而着眼,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而设计,这样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下一代 !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 . 教育新理念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郑金洲 . 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 宋平沙 .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J]. 福州:教育评论,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