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

2019-09-10荷志勇

大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

荷志勇

摘 要: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生活及学习,班主任管理到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为此,现如今,家长、学校等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并不理想,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本文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希望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

1.前言

小学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重要时期,教师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意味着学生这些行为习惯的形成,而且此阶段的孩子喜欢模仿教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不断对管理模式进行完善,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观念落后

虽然很多班主任已经在不断学习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学习为中心,重点抓住学生的成绩,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常常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工作当中,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等均花费在教学上。班主任存在陈旧的管理理念不但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行,同时,对学生的发展也不利。教师在班级管理上,若是一如既往的采用成年人的世界观进行管理,没有从学生的教学去思考问题,时间一长,学生将会演变成为学习的机器,这也造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传统的管理方式为压制性、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严重影响学生个性化及创新能力的开发。

2.2管理模式单一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关的班级管理一直保持在一种模式,即运用监督管理模式督促学生学习。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形象往往是严重的。班主任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内在思想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而是采取整体的管理模式,使每个学生的人格特征不发展。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使小学班主任感到任务复杂,而且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的主观意识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

3.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3.1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在班级工作的管理上,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做学生工作的管理者,还要做学生关系的协调者,协调的作用不容忽视,只有统一和协调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减少矛盾的发生,解决矛盾,真正关心学生的生活,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例如,在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中,经常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不满,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关爱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然而,与学生的过度亲密会失去班主任的尊严,会对班级的管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与学生的关系必须适度。另外,当班主任发现学生的成绩落后时,不知道原因就不要轻易的批评,而应该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在小学这个阶段,孩子们非常信任老师,遵守班主任制定的规则,班主任应根据这一点制定规则,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得以依据,改变学生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建立。

3.2班主任以身作则

班级管理必然要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遵守这些规则,保持良好的秩序,并给所有学生一个更和谐稳定的课堂生活氛围。必要的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冷静下来学习,才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朝着更高、更长远的目标前进。班级管理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就是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管理规则。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自觉性,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教师自身的素质、言行、无形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班主任应注意仪表,保持整洁,和蔼祥和,特别是在班级管理规定方面。例如,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自觉地把废纸扔掉,这会使课堂环境看起来很混乱。班主任可以把学生扔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这似乎是一个很小的动作,但是可以让学生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它,在他们的心里记住它,在他们的动作中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与相互提醒,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环境。

3.3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法

因为小学生的年纪小,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他们都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学生的学习不是质的,很难做到长期服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应能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身心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班级管理方案,确保各项班级管理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和针对性,满足小学生发展的需要,被小學生接受。在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制度的合规性,不断改进和修改计划,确保学生能因材施教,促进班级管理的发展。此外,教师应能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鼓励学生修改和完善班级管理计划,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管理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管理主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3.4加强与家长合作

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重班会和家长会的工作。定期召开班会和家长会,丰富课堂活动,发现学生的思想状态。同时,通过与家长的结合,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的指导工作。班级会议可以多种形式组织。如有重大事项需要宣布,有关管理决定需要宣布,班主任可自行组织班会。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班主任可以让班干部组织班会。课堂会议的内容也要丰富多彩。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解决课堂问题,解决部分学生的思想问题,还可以设置一些娱乐活动,使学生广泛参与活动,使学生身心愉悦,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课堂凝聚力。班主任还需要定期举办家长研讨会,与家长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积极交流学生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有效地指导和教育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面。

4.结束语

班主任管理质量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教师应自我不断提高,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并更新管理方法,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韩梅.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42.

[2]李莹.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93.

[3]谢艳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30+32.

[4]薛兴国.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23):42.

[5]宋晓辉.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8,5(47):395-396.

(作者单位:田东县作登瑶该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管理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