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凝血四项合并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9-09-10张小萍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糖尿病

摘要:目的: 探究凝血四项合并血脂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组,另自同期健康体检无异常的体检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凝血四项合并血脂检测,分组计算并对比各项指标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血脂检查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比较低,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血脂检查中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脂以及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与健康人员相比均有明显的差别,临床诊断中对其进行针对性检查对于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凝血四项检测;血脂检测

糖尿病是慢性系统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集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所致,患者患病后的临床特征主要为血糖升高,且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均存在合并血脂升高情况。且随着患者疾病的不断发展会对其心血管系统、眼部、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等造成刺激,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肾衰竭等危险情况。完善对糖尿病患者诊断的完善性对于诊断及治疗效果的提升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自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组,另自同期健康体检无异常的体检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对照组,探究凝血四项合并血脂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3.6±1.2)岁;患病时间2-10年,平均患病时间(5.3±2.1)年;患者均无高血脂情况;患者均无精神异常情况且无任何家族遗传病史;患者进行检查当天未服用过任何血糖水平调节药物;另自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无异常的体检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4.6±1.4)岁;患者均无任何系统性疾病;未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未参与同期其他临床研究;能够按照要求配合完成各项检查;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参与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均完全知晓,且自愿配合;80例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凝血四项合并血脂检测,均使用相同的生化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查,患者实施检查晨起均需要保持空腹12小时,共计抽取两管,其中一个样本管里需要包含2毫升枸橼酸钠抗凝,抽血后需要将其与血液充分颠倒摇匀,之后进行凝血四项检查,另外一个试管内血液样本需要进行血脂检测,此试管内含肝素锂抗凝剂抗凝。所有血液样本均需要在3000r/分钟状态下进行连续10分钟的离心处理,确保血浆充分分离后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凝血四项以及血脂指标检测。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80例患者凝血四项检查中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另统计80例患者血脂指标检查结果中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组计算各项检查结果均值后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对数据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t检测),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x²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组对比80例患者凝血四项检查结果

研究组患者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分组对比80例患者血脂指标检查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脂检查中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慢性代谢系统疾病中的一种,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需要终身服药治疗,众多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时间升高会导致患者肾脏、眼部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就当前临床研究来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主要的目的为血糖的控制,避免血糖水平升高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障碍会导致其末梢血管处于高凝状态,加上血管中血液循环速度的减缓,局部组织缺氧环境的影响会降低患者凝血功能的减退以及抗凝功能的增加,且会受到外源性凝血因子的含量以及活性的影响,导致其各项凝血指标出现异常情况。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以及血脂指標的检查能够发现,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的凝血四项以及血脂指标异常情况的检测并不显著,随着患者患病时间的不断延长,以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血脂以及凝血四项检查结果异常情况会逐渐明显。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以及血脂指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凝血四项检查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对比来看,研究组均较低,而纤维蛋白原水平则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糖尿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以及凝血酶时间明显高于健康人,可见,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程度更高,处于高凝的状态,且其高凝状态的存在会对患者肾脏、眼睛以及心脑血管甚至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且糖尿病凝血四项检查可见,患者患病的时间越长,抗凝四项检查的异常情况越严重。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检测中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比较大的差别,其中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健康人相比有明显升高情况,而高血脂情况的发生会加强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速度,进而加强对患者肾脏系统的刺激,增加肾脏负荷压力,患者脂代谢异常情况中,最明显的是甘油三酯过高,此类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抵抗情况的存在,胰岛素缺乏以及胰岛素抵抗持续过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点,此类情况直接影响着其高脂血症的发生,导致患者患病初起血脂水平无异常,但是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该水平异常情况的发展情况越严重。

综上可知,糖尿病患者血脂以及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与健康人员相比均有明显的差别,临床诊断中对其进行针对性检查对于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伟洪, 赵秋彦, 陈笑娟,等.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对评估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 32(4):105-106.

[2] 梁酩珩,李世葵.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对评估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 8(1):49-50.

[3] 姜铭.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合并血脂检测临床意义探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20):2561-2562.

[4] 李涛. 浅论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意义[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3):153-154.

[5] 侯小霞, 刘坦, 杜世杰. 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3):733-734.

[6] 刘峰, 于宏亮, 任红玲.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9):106-107.

[7] 陈泽光.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作用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 6(2):330-331.

[8] 黄光联, 何雪环, 浦荣. 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分析的意义[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10):65-66.

[9] 陈泽光.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作用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 6(2):330-331.

[10] 马晓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6项检验的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8):11-11.

作者简介:张小萍,1987年1月,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广东罗定;职称: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猜你喜欢

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抽烟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跟踪导练(一)(5)
抽烟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糖尿病患者患癌几率高
Ending teen smoking
11月微博活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