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合合”走向“竞合”:转型中的美欧关系

2019-09-10王智勇

大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西洋美欧欧洲

王智勇

特朗普上任以来,屡屡发表质疑甚至否认欧洲一体化的言论,在欧洲政策上更弦改辙,强烈伤害了欧洲各国盟友的政治感情和现实利益。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美国秉承本国利益至上的“美国优先”原则,实施各项单边主义方针政策,更是引发美欧之间诸多领域矛盾冲突。美欧跨大西洋的全面战略联盟关系开始呈现竞争与合作交织的态势。由“合合”转为“竞合”的跨大西洋联盟伙伴关系变化,折射出美欧各自的战略转向考量。国际秩序深层次调整变革下,美欧各自实力变化导致的结构性冲突无法避免,模糊的美欧关系处在转型的十字路口。虽然双方在制衡中俄发展、保障西方利益、维持地缘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不曾间断,但在美国整体战略重心加进东移的背景下,一旦伴随深层战略利益冲突的浅层合作难以为继,跨大西洋繁荣将面临更严峻挑战。

美国逆全球化而动,挑战欧洲多边主义政治理念

冷战两极格局下,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相同的美欧面对共同敌人带来的安全威胁,彼此之间联系紧密高度一致。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下的跨大西洋联盟的性质发生了新改变。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让欧洲各国重新拾起以本国国家经济利益为主的发展任务。东西方之间经济、社会、能源、文化、教育等非政治要素往来日益频繁,联盟内部的全面性和牢固性逐渐降低,美国逐渐失去对联盟的绝对主导权。虽然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威胁感增加,支持力度不断下降,但其对欧政策并未出现根本性转变,依然维护着跨大西洋繁荣的世界市场。特朗普上台以来,其对本国利益的狭隘理解和霸道维护,令美欧之间被两极格局掩盖许久的价值观分歧逐渐显形。欧盟以多边合作为内外部安全和繁荣的基础,高度依赖建立在国际法基础上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希望欧洲一体化建设能够为欧洲国际话语权提升做出贡献。而特朗普上台以来的不断“退群”行为,则是美国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最好注脚。美国政府为了自身绝对利益和短期利益最大化,不惜伤害欧洲盟友正当利益,拒绝承担自己对欧洲的防务义务。背信弃义退出现阶段对美国无益的TPP协议、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朗核协议、等多边机制,甚至利用单边主义行动削弱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合法性和国际效力。美国以不能享受利益最大化为由,肆无忌惮退出在建立之初符合美国利益的体制,在诸多领域积极广泛寻求“另起炉灶,推倒重来”。对于欧洲内部,美国公开对欧盟、北约的战略盟友价值表示怀疑,鼓吹德国对欧盟的控制论,支持英法脱欧,与欧洲各国国内极右势力关系暧昧等一系列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内部分裂举动,也让欧洲深感焦虑。

背弃契约精神,试图动摇乃至颠覆国际社会多边机制的任性行为显然不符合欧洲各国的心理预期。建立在现实主义和本国绝对利益基础之上的现阶段美国对外行为准则,不可避免的与欧洲多边政治制度和规则优先政治理念产生强烈冲突。长此以往,难以调和的政治理念和行为准则分歧,必将导致更加严重的信任危机,进而对跨大西洋联盟从各层次、各方面产生威胁。

美国否认欧洲盟友军事战略地位,触动欧洲国家安全红线

冷战结束以来,“老大哥”美国一直将欧洲看成共同维护西方军事安全,遏制东方战略发展的坚实盟友,为北约军事联盟的团结与强大付出了许多心血。但近年来美国对北约各成员国的不信任达到了历史高峰,北约的军事战略地位严重下滑,美欧军事联系来到冷战结束以来最惨淡的时期。特朗普对北约抱有根深蒂固的成见,对这个美国自己组建的军事联盟颇有微词,认为北约的存在不合时宜,表达出“退群”欲望。他在竞选演讲中将北约比喻为应该消亡的恐龙,G7峰会上宣称北约是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同样糟糕的协议。欧洲盟友被指责军事防务支出力度不足,要求提高军费支出至GDP的2%,否则将无法得到美国就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务条款作出的军事保护承诺。

在国际安全热点问题上,基于当前国际态势变化和自身实力相对衰落的主观认识,执着于“丛林法则”的美国为维持其对国际旧秩序的主导霸权一意孤行采取单边政策。在乌克兰问题上不断激化矛盾,将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入耶路撒冷,退出伊核协议,扬言废除中导条约,种种忽略欧洲盟友安全利益的行为已使得美欧之间产生了难以愈合的关系裂痕。欧洲逐渐意识到防务安全过于依赖美国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开始寻求摆脱对美国的依仗,将自身安全前途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在一战终战百年纪念活动上,法国总统马克龙批驳“美国优先”政策并提出建立一支欧洲军队用以防范俄罗斯与美国。德国总理默克尔不顾特朗普的“推特反諷”,力挺马克龙倡议并表达对国际社会单边主义抬头的担忧。

英国脱欧后,新欧盟“政治领头羊”和“经济领头羊”发现无法再以外交独立和经济利益上的损失为代价,安享冷战后的“和平红利”,开始寻求的欧洲独立建军道路。法德携手独立防务合作,表明欧洲开始领悟没有独立防务安全就没有独立外交和经济利益的简单道理。虽然面对内部政治共识不足、美国借助北约牵制、俄罗斯潜在威胁等现实因素,欧洲独立防务短时间内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但若美国继续进一步削弱欧洲、将欧洲暴露在导弹威胁下、锱铢必较加收军事保护费,组建欧洲军队或将顺理成章地成为欧洲整体国家安全立场。

美欧经贸方面摩擦不断,零和博弈思维威胁共同繁荣

特朗普上台以来,秉持零和博弈思维进行国家利益权衡,国家经贸政策为“美国优先”服务。挑战原有的世界经贸规则和秩序,摒弃公平自由贸易的信念,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贸环境和国际社会贸易自由往来构成严重冲击。美欧在奥巴马政府期间积极推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试图进一步巩固跨大西洋联盟经贸关系,加深彼此贸易往来。然而“精诚合作维护跨大西洋经贸市场繁荣,互惠互利维持世界贸易西方主导秩序”的经贸目标已经成为历史。美国高举“本国利益至上”大旗,挥舞关税大棒,将贸易保护主义以国家政策形式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年3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义对进口欧盟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给欧洲出口的汽车等工业品带来极大压力。此举引起欧洲各国强烈反对,像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甚至正面与美国“互怼”,采取加征相应的惩罚性关税等措施以期望美国“回心转意”。但特朗普依旧坚持并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力度,意图把更多欧洲盟友的“蛋糕”放进美国口袋。为控制欧洲贸易和对外政策,美国还将对欧洲各国的经济制裁作为向别国发难的手段之一。美国退出伊核协定后,以国际和平为由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制裁对象包括与伊朗进行贸易往来的欧洲企业。在对伊朗石油出口禁运彻底生效后,美国在11月1日表示将有八个国家获得豁免权可以继续进口伊朗的石油,而作为伊朗原油第二大出口对象的欧盟各国并不在豁免名单之中。抛弃伊核协议本就已经严重危害欧洲各国国家安全,进一步在经济和外交上实施霸凌主义,无疑更让美欧经贸关系雪上加霜。

比起美欧双边贸易摩擦,美国大打全球贸易战,扬言退出世界贸易组织等对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一系列冲击更令欧洲恐慌和不安。作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欧盟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本就依赖多边贸易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开放。世界贸易组织推行的多边贸易秩序是欧盟实现经济利益的根本机制性保障。美国明显与多边贸易秩序相悖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显然严重危害了保障欧盟经济利益的制度性基础,直接给欧洲现实经济利益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给世界经贸秩序添加了强烈不稳定因素。

美欧联盟关系发生微妙变化,战略博弈呈现全新态势

美欧之间深层冲突呈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是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不能用“特朗普现象”为由简单概括。当前的国际政治体系的承载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全球性经济体系的运行需求,需要新的国际力量对国际秩序进行新的国际安排,使更新和调整后的全球治理体系满足现阶段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美国拒绝承认国际格局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深刻变化,依然妄想维护既往权势。美国国内民粹主义盛行,高喊“利益至上”、“美国优先”,面对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如过去一样向欧洲盟友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这个既成事实,选择摒弃西方传统“原则”、“道义”,利用破坏现行的国际契约关系来固守本国国家利益,自然激化了跨大西洋组织间的分歧甚至结构性矛盾。

尽管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西方整体实力相对衰落已成既定事实,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欧洲自然不会放弃西方的传统主导地位,任由美国肆意破坏西方“模式”。欧洲对美国现行欧洲政策的态度,从法德领导人的讲话可见一斑。马克龙不顾“兄弟情面”,在一战终战百年纪念活动凯旋门致辞里驳斥“美国优先论”,当着多国元首的面指责美国政府正在抹灭国家道德价值。默克尔在巴黎和平论坛开幕词中明确对孤立主义这个“错误答案”提出严厉批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巴黎和平论坛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当前国际社会面临诸多与二战前夕十分相似的问题:民族主义、集权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冲击国际市场,极端政治势力造成政局动荡等等。新型的重大国际挑战也急需人类社会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如气候变化、移民、网络安全等全球或区域性问题。而在特朗普做出因下雨取消前往一战美军公墓行程以及缺席巴黎和平论坛的决定后,美国对国际组织和多边主义的态度已经一目了然。在旧世界秩序领导者对多边主义失去兴趣后,欧洲不再甘心扮演“马前卒”的角色,而是寻求充当国际社会多边主义“擎旗手”。欧洲各国希望通过增强多边主义国际秩序以保障自身外交自主性,构建丰富的国家间沟通、联系渠道,在多边对话中高效化解信任危机,解决国际问题,追求国家利益。

在非传统安全问题频发、全球和区域性治理问题突出的新国际环境下,美欧之间的国家分歧、矛盾已经升级到了无法掩蓋的地步。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由于跨大西洋联盟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仍然享有优势地位,欧洲内部对美国恶化跨大西洋关系的国家行为尚未形成明确战略共识,双方依然存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合作需求。欧洲依然在努力维护联盟关系,尝试让联盟重回正轨,将美国拉回多边主义的怀抱。在中美贸易战正如火如荼进行时,美欧却在G7峰会上签署了一项“三零”自由贸易协定(零关税、零贸易壁垒、零政府补贴),这也意味着欧盟此前被美国征收的钢铝关税被即刻豁免。俄罗斯“东方—2018”战略演习中俄军新“钢铁洪流”余热未散,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北约“三叉戟接点-2018”联合军演便接踵而至,毫不掩饰与俄罗斯正面叫板。不可否认这些基于共同利益关切的合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欧之间日益凸显的离心背德趋势,但跨大西洋联盟的共享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已经衰落的不争事实在联盟内部已经引起不小动荡。俗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帐;好邻居,勤筑墙。在美国对跨大西洋联盟保护伞和领导者角色兴趣与日下降,持续推进“印太”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欧洲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已经退居次要地位,重塑对美角色认知势在必行。倘若无法有效化解联盟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冲突态势逐渐压倒合作需求过程中,跨大西洋联盟的“合力”指向性将愈加模糊,对世界事务的“做功”能力也将尽显疲态。

(作者单位:文理学院  18010014)

猜你喜欢

大西洋美欧欧洲
本期导读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大西洋海雀,你真倔
欧盟发布贸易统计,中欧贸易增长迅速,逼近美欧贸易
飞越大西洋
畅游于大西洋彼岸
美欧新能源模式之争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大西洋底来的人·第二集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