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2019-09-10覃胜

大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精准扶贫

覃胜

摘 要:发展教育是使我国脱离贫困的基础政策,在近些年来,在我国推行的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教育扶贫不光要加大乡村教育的投资,更要完善对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采用健全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培养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同感,有效的解决各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推进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发展教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精准扶贫

前言

在我国精准扶贫背景下,教育扶贫是指对我国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和教育服务的资助,目的是让偏远地区的贫困人群了解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教育扶贫的百年大计,才能使当地贫困人民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以便更高的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使我国偏远地区达到脱离贫困的一种基本政策。我国的教育扶贫政策不仅仅可以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和劳动职业技术水平,还可以提高当地人民掌握脱贫致富的能力与其思想。在这种情况下,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在我国精准扶贫背景下教育扶贫的关键环节,就目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现状而言,需要对我国乡村队伍的建设工作进行多元化激励体系的改革,建立完善健全的乡村教师队伍的体系,提高我国乡村教师对自身的社会认同感,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就为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简单的探讨,为乡村教师的队伍建设的实际实施提供相应的经验借鉴作用。

一、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教育扶贫的政策

我国教育部门不断补助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资金,改善贫困地区的教学环境,通过免除学杂费等政策来资助经济上贫困的学生,在部分地区还实行了免费营养午餐计划。我国在乡村队伍的建设中出台了各种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提高了乡村教师的待遇及其教师的职业素质。我国通过特岗培训的政策,指派在培训中的优秀教育人才到贫困偏远地区进行支教,注重培养优秀的乡村教师,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困扰因素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需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然而在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第一,我国乡村教师队伍整体人数不足,并且优秀教师流失问题特别严重,我国教育部实施的特岗教师计划与其师范生免费培养等政策,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进行工作,有效的解决了我国乡村教师队伍人数不足的问题。然而受到我国偏远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及其传统教育理念等原因的影响,致使我国乡村教师的数量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流失性,归其原意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自愿扎根于我国乡村的优秀教师人数比较少,另一方面是一部分乡村教师为了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一般都寻求与待遇更高的城镇学校,或者脱离教师这个岗位去从事与其他的工作,从而使我国乡村教师的人员急剧减少,进而使我国乡村教师的队伍结构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第二,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职业素质水平不高,自从我国造2004年制定了教师资格证的考核政策之后,符合报考条件的社会人士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以至于许多新入职的教师的教学理念、任教能力、及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不过关等。还有许多工作时间较长的民办老师通过参加国家的学历补偿教育及其相关的培训,才达到国家教师资格要求,虽然使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是与我国教育部门近期要求的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第三,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大多数乡村学生的规模比較小,学生的数量也比较少,师生之间的比例配置标准不合理,普遍存在一个教师同时教授两门获两门以上的课程,甚至出现一个教师包班上课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学科结构之间的矛盾关系造成的,在我国乡村学校在美术、体育、音乐等课程的授课老师相对比较稀少,数理化专职教师人数也严重不足,导致相应的课程无法按时按质完成,只能由别的学科的老师兼职代理,以至于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另一方面,我国乡村教师在年龄结构上出现严重的失衡,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只占乡村教师队伍的百分之十左右,教师老龄化问题相当严重,同时文化课教师人员数量居多,艺术类和理科类专职教师人员稀少,又得不到新教师人员的补充,使我国乡村教师人员结构及学科结构失调。第四,我国乡村教师缺乏健全的培训制度,在对乡村教师的管理培训中,没有把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管理当中,我国最基层的教师培训单位并没有有效的发挥出自身应起到的作用,在对教师的培训过程中,仅仅是走走过场,存在着严重的弄虚作假行为,同时培训人员的培训能力不达标,没有指定相关的教师培训激励政策,这些因素严重的制约着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后,我国乡村教师的自身幸福感不足,国家教育部门虽然提高了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因为乡村教师工作压力比较大,在空闲时间生活相对比较单调,社会的地位不高等问题,使我国乡村教师缺乏幸福感。

三、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对策探究

针对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需要作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顺利进行。

健全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是建设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关键所在,我国基层教育部门在招聘教师时,必修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把控好用人标准,除注重教师的师德外,不仅要确保入职的教师人员职业素养过硬,还要建立教师在岗动态流动机制,解决乡村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对于一些师资力量相对较薄弱的地区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健全乡村学校的教师培训制度,在职学历和培训是老师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深入培养老师终身学历的思想。加强基层教研中心培训机制的建设,采取相关的培训进职等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提高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确保乡村教师基本的社会保障,使乡村教师享有相应的住房公积金,令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以便令可以安心教学,其次需要改善乡村教育的现状,确保教师保障制度的法律效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完善健全乡村教师的薪资体系,乡村教师的工资标准不应低于当地的国家公务员的标准,并且需要按时发放,确保我国乡村教师可以正常生活,对于一些偏远贫困的地区,需要采取相应的补偿政策,以便提高教师对乡村任教的认可性。同时需要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政府、社会、学校三方面需要互相合作,构建价值引导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社会营造尊师重道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其职业认同感。培养我国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我国乡村学校需要加大自身乡土文化及其地域特色的宣传,注重开发利用乡土文化和教师文化的结合,因为乡土情怀的培养可以使教师对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乡村教育产生浓厚的感情,激发教师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四、结束语

我国的教育扶贫政策不仅需要对乡村学校投入大量的教育资金,更要重视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针对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要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出发点展开对教育扶贫政策的推动,通过教育扶贫推动我国落后地区的发展,本文就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教育扶贫的政策、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对策探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可以为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初探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马永全.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农牧区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体系研究[J].中国教师,2017(24):65-67.

[2]王秀阁,蔡明建.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初探——以河北为个案[J].教育导刊,2017(09):20-23.

[3]王延妮.教育均衡视域下陕北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D].延安大学,2016.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上林县西燕镇寨鹿小学)

猜你喜欢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精准扶贫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20世纪乡村教师在文化历史沿革中与乡村生活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