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及其启示

2019-09-10齐宁

大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启示意义

齐宁

摘 要:整体性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将认识对象作为整体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详细说来,这种研究方法,它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从而对整体和要素、整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和相互作用加以系统的考察,从而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整体性方法;启示;意义

我们认识事物时整体性的方法和视角,是贯穿于系统方法中的精髓。我们这里所说的整体性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以整体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而研究事物及其过程的性质、构成和发展规律的。整体性方法对我们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我们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中,运用整体性的方法和视角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整体性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

无论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的进一步具体化,还是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完整”的认识历史。甚至最早在古希腊这个时期,亚里士多德就从整体性方法作了初步的探索和解释:“凡是由若干部分组成,其综合并不是一种堆积,而整体又不同于部分的东西都是有一个原因的”[1](P263)由于受到当时现实条件的限制,他没有进一步揭开其原因所在。但那时,就已经认识整体的重要意义,我们不能只看部分而忽略整体,而应该整体地去认识事物。

在接下来的时间,到了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中,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2](P133)作为一个个体我们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认识一个人不是孤立的单看这个个体,还要关注与之交往所产生的生产关系,在交往基础上所产生的迥异的理论产物和形式。事物亦然,正如,唯物辩证法中所讲联系是普遍的,事事有联系、时时有联系。我们应运用整体的视角和方法认识、分析事物,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我们完整的去描述和探讨时,而且不能将单纯的“意识”作为出发点,而是要从直接的物质生产作为起点,同时不能这个起点上停滞不前,我们还有在这个基础上用整体全面的视角和方法,去把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概括说明--------整体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方法。

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马克思将整体性方法的实质进一步进行了阐述,他在《资本论》提到:“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内在的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才能适当的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3](P)整体不仅是要系统全面的把握的事物,同时也不能只看到表面而是透过现象抓本质,去“把握这些形式内在的联系”。不仅注重事物表象的感性认识,而更重要的是探求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将认识对象的运动过程完整表现出来,才是整体性方法的要义。

二、整体性方法意义及启示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就曾经说:“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P118)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整体性方法”。

首先,从整体出发,全局全过程的认识事物。这是我们在当今建设和改革中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我们现在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整体统一性,在这个正确道路下,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断发展。党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也应该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更深刻的认识到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包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多领域,同时在发展理念、发展战略、改革措施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思想,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它系统科学、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同样也有有着其整体统一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始终从这个整体出发,全面、全过程的认识事物,才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总之,在改革和现代化发展中,我们必须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努力的贯彻和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按照党和国家统一部署和整体规划协调有步骤的发展。

其次,正确的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他们之间的联系很明显,他们一脉相承都是都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同时另一方面,它们都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些重大的战略思想,在认识事物规律的基础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整体的进行科学揭示,又与中国实际结合,理论上才有了不断地新发展,实践上的新创造。

最后,运用好整体性方法的功能。马克思曾经说道:“人们不但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的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样的生产力本身就是集体力”[5](P362),在这里他明确指出了整体性功能的巨大力量,整体力量是部分力量的综合。邓小平曾经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问题的系统整体回答,只有将这些问题用整体的视角阐述,整体的方法论述,才能实现协调的发展,统筹不同方面,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方面发展。我们才能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行进。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63

[2]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邓小平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8

[5]卡尔·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62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启示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诗里有你
论巨型雕塑的多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