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尝试

2019-09-10黎转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9期
关键词:匹马将士铜钱

黎转仪

将故事融入数学知识中,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在欢松愉悦的情境下,在体会数学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内化,使学生的智慧散发光芒。

一、课前巧设故事,投机激趣”化难为易”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亦然。故事引入的课,带有趣味性的数学文化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满兴趣和热情开始数学的学习。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借用熟悉的《西游记》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有一天,孙悟空化缘到一个大饼。唐僧说:“徒弟们,我们把这个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吧。”八戒一听,急忙说:“不行,不行!师傅,我吃得多,1 份太少了,就多分我一份吧。”孙悟空灵机一动说:“好好好!师傅,那我们就把大饼平均分成 8 份,给八戒 2 份吧!”“这还差不多”猪八戒一手拿着饼一手扛起耙子,心满意足地笑了。唐僧敲了一下悟空的头,会心地笑了笑说:“你这个猴头呀……”聪明的小朋友,第二次这样分,八戒分得真比第一次多吗?为什么唐僧也会心笑呢?通过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新课前,巧设故事,进一步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激学生探索兴趣,当在突破重难点时,便可以把数学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二、课中渗透故事,设疑质问“变深为浅”

数学的学习是学生经历猜想、质疑、验证的过程,是在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形成能力。在课中故事的引入,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故事挖现蕴含数学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并解决。比如,在“比和按比例分配”一课中,与学生分享《遗嘱》故事:有一位养马商人,他有17匹马和三个儿子。他在临终前对儿子说:”我死后把马留给你们,但你们一定要按照我的遗嘱去分。”老人不久便去世,三兄弟打开遗嘱,上面写着:“17匹马全都分给三个儿子。长子分得一半,次子分得三分之一,幼子分给九分之一。不许杀马,不许流血。”三兄弟顿时迷惑不解。虽然他们数学成绩都不错,可是他们还是想不明白:在不杀死马的前提下,怎样用17除以2、17除以3、17除以9,分别计出一个整数。(暂停片刻,让学生首先自己思考,教师关注他们有怎样的想法和疑惑)于是他们去请教一位智者。智者看了遗嘱后说:“这也不难啊!我先借给你们一匹马,加入你们的马中,然后再按你们父亲的遗愿分吧!”答案:先借一匹马, 马的数量是17+1=18;18乘以1/2等于9匹,18乘以1/3等于6匹,18乘以1/9等于2匹,加起来是17匹,再将借的那匹马还给智者。在借一匹马解决分马问题之后,老师更深入的挖掘,设问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是否合理?故事中的题目有没有解?是否有其他办法解决分马?通过不断的挖掘,引导学生体会故事背后的数学思维方法。同时进一步提出新问题“如果老人有 15 匹马,老大、老二、老三分别分得1/2;1/4;1/8呢?”按借一匹马的方法还可行吗?通过一系列的疑问质问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化静为动,在亲自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解决的动态发展过程,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课尾引申故事,串联拓展 “变阻为通”

接近下课时段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教师要及时对教学内容加以整理、提炼,使学生理清内容的整体脉络,对知识又一次升华。此时,教师可根据实际,补充与相应单元有着密切联系的拓展故事,将有益于深化知识理解、拓宽学生视野。例如,在学习了“概率”知识后,笔者适时引申《狄青打胜仗》的故事。宋朝名将狄青,想必各位有所耳闻吧,他因脸上有刺字,每次征战时,就会戴上面具,故称为面具将军,又因屡立战功,被称为常胜将军。在一次征讨少数民族动乱时,他率领的兵力非常少,面对着少数民族的大军,狄青的部下显得非常颓废,他们心里明白,想要战胜这群少数民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狄青心中明白,要打赢这场仗首先要清除将士们心里害怕的情绪。于是,他冥想了一个晚上,想到一个好办法。他在沙场中间摆了一个神坛,当着所有将士向上天祈祷:“请上天保佑我军打胜仗!如果这场仗能打胜的话,就让我手中这 100 枚铜钱洒在地上时,所有铜钱的正面全部朝上。”说完,他默默念了几句话,当着众人把 100 枚铜钱全部洒下,结果奇迹出现了,这 100枚铜钱竟然全部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欢声雷动,士气空前高涨。将士们认为有神灵保佑,在战斗中以一当十,奋勇争先,最后打了大胜仗。小朋友,真是上天保佑他们吗?肯定不是。只由于狄青过人的才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大家都清楚,要让100 枚铜钱全部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幾乎为0,是不可能的。这种可能性的计算数学上就称“概率”。但这种不可能发生的事出现了,又是怎么解释呢?真相原是这样的:这钱是狄青特制的,当时使用的100枚铜钱两面都铸成正面,所以无论怎样洒铜钱都是正面朝上的。狄青正是巧妙运用了概率的知识和利用将士敬畏上天的迷信心理,机智地提升将士战斗力,取得了大胜利。从上述的故事中,学生不仅对“可能性”概率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且更好激发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品质,可谓“一石多鸟”。

总之,利用故事数学进行数学教学,在当下小学也可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此法百试百灵,事半功倍,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匹马将士铜钱
花喜鹊的铜钱
连一连
铜钱为什么中间有方孔
铜钱草
将士出征
马运石头
赛马
马匹喝水
那些功勋卓著的动物“将士”们
铜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