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初探

2019-09-10钟凤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9期
关键词:阿拉伯数字历法毅力

钟凤仪

在小学的各学科中,如果问学生哪一门学科最有“文化”,相信毫无疑问答案是:语文。当然这里的“文化”指的是历史文化。从唐诗宋词,到各派文学大家,学生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在学生心中,语文学科就代表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读着、诵着、背着。反之,数学似乎是最无感情色彩的学科。无可否认,这是学科自身特性造成的差异性。可是想想这些条条框框的数学知识背后,难道就没有产生的历史吗?没有值得传颂的精神涵养吗?我想,还是毫无疑问答案是:有。

在数学简史上,众多数学大家为了深究数学的真理耗尽一生精力,倘若把他们的事迹传递给学生,一定是能启迪心灵。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不能留给后人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因此在兵临城下生死危难之际他仍沉浸在数学研究之中;欧拉在年轻时右眼失明,晚年视力逐渐衰弱最终视力尽失,可是他还是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研究,使得在去世后的10年里最具权威的报刊里依然持续刊登着他的论文。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毅力不足,稍微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的学生而言,介绍这样一些大数学家在挫折面前不折不挠最终做出突出贡献的故事,有助于他们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感知新事物,形成价值取向特征的初期,让他们在这阶段感受数学文化,爱上数学,对今后的学习有着长足作用。找到一个适合小孩子的心理的方式适时地渗透数学文化,就能尝试推开封闭着数学灿烂瑰丽的世界的大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透过故事学习道理,基于学生这一特征在中、低年级的课堂上巧妙借助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年级的数学起始课,介绍小故事“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同学们,马上就要开始小学阶段精彩的数学之旅,你们知道数字“0、1、2、3、4、5……”它们叫什么名字吗?是的,他们的名称是“阿拉伯数字”。可是啊,这是个美丽的误会!其实他们起源于印度,只是后来人们把它传到了阿拉伯,就被误叫做阿拉伯数字了。有没有可能以后有一个了不起的数字知识是由你的名字命名呢?那同学们就要认真学习了。以阿拉伯数字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三年级学习《年、月、日》一课时,引入历法由来的故事,通过讲述古罗马修改历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具体情节中更好地记忆历法的排列规律。首次引入这个故事的那一节,还别誉为“最优美的数学课堂”。这样的一个小故事,让历法更具有人文色彩。

在小学高年级则能借助励志故事,激发学习动力。例如,在六年级下册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时,讲述祖冲之发现圆周率的艰苦卓绝潜心刻苦的过程,以此让学生体会到举世闻名的发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凭着苦行僧版的毅力才能得到的;在五年级上册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讲述目前在世界上被推行的“七巧板”實则是基于我国宋代数学家黄思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演变而成的,体会中华民族的数学成果在世界上的巨大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我国现当代数学家陈省身的故事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状况,以此勉励学生“年轻人做学问应该像潜水,憋一口就深入知识的海洋,直到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才探出头”。通过古今中外的数学家艰苦在数学领域艰苦探索的故事,增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化被动为主动。

数学小故事还有许多,曹冲称象、陈景润的故事、高斯8岁的发现、鬼谷算……借助数学小故事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改善数学课堂单一地学习概念、反复计算的枯燥状况,使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体验,进而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文化不仅可以启迪心灵,更能推进思维的发展,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作用,借助文化的渗透,弥补当前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的缺失,丰富史料的运用,推进学生数学文化素养与数学知识的全面发展。别说数学没“文化”,还要再渗透。

猜你喜欢

阿拉伯数字历法毅力
Physically Challenged Teen Is Virtual Superman
毅力号来了
How to Get Slim?
发明新历法
找影子
浅谈师兑簋
历史上最长的一年
捋顺绳子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