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康类新闻报道分寸的探索
2019-09-10李思敏
李思敏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了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对健康类新闻的报道力度,但是由于健康类新闻涉及医学界,而医学界的专业知识和用语往往太过高深,此时,把握健康类新闻报道的分寸就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健康类新闻报道分寸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健康类新闻;科学性;分寸
一、注重健康类新闻报道的科学性
医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医药卫生新闻也是如此。医疗行业与老百姓之间存在着高深的知识壁垒,专业术语的使用往往使得医疗文件、病例及出院小结变得晦涩难懂。而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逐渐老龄化,也使得老百姓对健康知识的获取愈加渴望。此时,健康类新闻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书写的报道将“高高在上”的医疗术语化作“平易近人”的故事,直接关系着公众的健康。
因此,媒体记者在报道健康类新闻时更应该注意方向性和科学性——在任何情况下,科学性都是健康类新闻报道的核心和生命。否则,失实的健康类新闻报道反倒会成为“假新闻”。
2016年5月5日,《新安晚报》刊发失实报道《我的右肾去哪儿了》。报道称,一男子在某地做胸腔手术,出院第二天发现右肾“失踪”,涉事医院和当地卫生部门迟迟未有调查结果。经查,该报道表述不准确,解释医学术语“右肾缺如”为右肾“失踪”,对“右肾缺如”原因追究不彻底,展现医患关系各方观点不对等,引发社会误读为“切肾”“盗肾”,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不注重科学性的健康类新闻报道伤害的不仅是读者,更是屡受虚假报道所害的中国医护人员。冰释尖锐对立的医患关系,媒体至关重要。新闻媒体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恪守职业道德,倡导文明、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客观、全面、如实报道医疗纠纷,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严守报道的分寸
由于公众普遍缺乏医疗领域专业知识,报道时严格掌握分寸就变得格外重要,不能为了引起关注和点击率而耸人听闻。
某网站曾经使用过“医生将新生儿冻至‘死亡’,他要做什么?”这样的标题,“标新立异”的标题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点击率,不少读者认为这是一则反映“黑心医生”的报道,实际情况如何呢?实际上,这则新闻所涉及的医生为了抢救出生2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婴,选择在深低温停循环脑灌注下手术,成功挽救了女婴的生命。
这则带有明显“标题党”特性的新闻,结合片面性、选择性内容进行报道,不知情的网友成功地被煽动,一个个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医护人员谩骂、谴责。在关注度、点击量爆增的背后,最终受伤的还是医患双方。罔顾事实的“标题党”比夸大其词的报道杀伤力更大,更能激起民愤。
失了分寸,只为夺人眼球的健康类新闻报道,其伤害的不仅仅是处于事件中心的医护人员,还有媒体人本身,严守报道的分寸,实际上也是守住媒体人的良心,守住读者的信任。
三、注意提问技巧
在做健康类新闻报道时,所采访的对象大多为医务人员,记者往往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采访时间过短,二是采访对象的用语过于专业。
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要做足功课,避免采访时无题可问的尴尬。此外,医护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用语过于专业化时,记者要做好引导。比如医生描述“心脏搭桥”手术时,记者可以适当用比喻提问:“心脏搭桥,是否就像路堵了,用工具疏通?”将医生口中专业的描述,化作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再通过医生的认可,或者对稿件的审核之后,化作笔下的文章。这样的报道,才是既符合新闻的真实性、科学性,又受读者欢迎的报道。
医疗专业知识普及任重道远,从事健康类新闻报道的采编人员要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才不会在工作中犯下常识性的错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健康类新闻报道中,记者要具备较高的新闻素养,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同时,严守报道的分寸和底线。
首先,记者在采访前要做足功课,认真学习采访对象从事工作的相关内容。其次,要注意提問技巧,确保被采访者更好地回答问题。再次,在书写新闻时,要查阅资料,确保报道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