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择业就业情况研究现状及意义
2019-09-10刘镜宋欣欣
刘镜 宋欣欣
摘 要:本文就高校择业就业工作情况现状进行了现状分析,经过对各类院校服务研究方式的总结分析,目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以数据模型为基础的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进行研究以及社会调查。通过总结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应建立择业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人才。
关键词:择业;就业;服务
一、研究现状
在当今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空间不断拓宽,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才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和加强。在这一经济背景下,教育倾向由“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大学生数量持续上升,这使得大量本科生出现了择业就业问题。而民办本科高校作为现代教育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的社会资源竞争强烈的时代,毕业生择业问题对我国高校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毕业生择业问题的研究,也是一个极具挑战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会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形成一个稳定的认识和评价倾向,这种心理变化过程复杂且漫长,对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影响深远,因而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方向有以下三点:
(一)建立数据模型。通过建立数据计算模型研究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客观影响因素。例如:张美[1],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以学生接收就业信息影响因素为因子模型,改方法从学生的角度,通过模型建立,利用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和用户满意理论,探究并找到了影响学生接收就业信息的关键点;张新娟[2]通过建立“云模型”的方法,引入知识挖掘决策分类技术并结合ID3算法,针对工程管理类学生择业情况,建立了该类学生择业参考的决策规则。卫宇,易名[9]针对学生择业效能感这一因素,结合人格与就业压力的关系,运用SPSS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主动性人格与择业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与择业压力呈负相关。
(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法即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来探究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心理状况。例如:李俊华[3]在研究中发现,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入手:职业前景,工作环境和社会认同感。从这可以看出,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时,自主意识较强,不易受到家长和朋友的影响;赵正宝研究的趋势就业理论中指出,大学生在择业时,应根据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规律并结合资本流向来判断择业发展。高婧[8]在研究就业信息来源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的影响。就业信息来源方面,虽然现阶段信息途径多,获取量大,但熟人介绍的方式依然是重要的信息渠道并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择业就业,且是得分最高的择业路径,学校宣传栏的招聘信息影响作用却十分有限,校外招聘会对应届毕业生的择业就业工作作用效果也并非理想,但应届毕业生对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或“专场招聘”会反映良好。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的环境下,互联网招聘途径的影响效力呈上升趋势且成为迎接毕业生择业就业的重要路径。
(三)社会调查。通过综合分析大学生毕业择业过程中的问题及发展历程,针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困境,提出意见。朱丽丽,韩静[7]以改革开放为起点,研究了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情况并以此展开思考。其中指出,高校应围绕以下三点展开大学生择业就业教育:一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摆脱自我优越感带来的心理障碍,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择业;二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自身价值和职业价值观;三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区分理想和现实的差别和问题,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始终保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研究意义
当代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时,已经不仅仅以薪资为导向,而是更加关注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认同感,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更加强烈,择业就业自主性更强。本人认为,影响大学生择业就业因素并非统一,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和社会环境,毕业生的择业就业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影响大学生择业就业因素的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学生就业需求和择业意向,将帮助高校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择业就业服务体系。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情况将影响未来人才流动,影响人才储备、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因此,针对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择业现状分析,将有利于高校结合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构建适合时代发展和经济走向的民办本科毕业生这一群体的择业就业指导体系。为民办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方向,迎合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为导向,促进民办高校本科生教育方向的延伸发展,为民办高校本科毕业生择业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和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不仅对现阶段民办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系统、科学的统计分析,其结果将为民办本科高校提供毕业生择业观的趋势变化,帮助学校掌握学生择业方向和现状,并可依据统计结果对本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及时调整,从而进一步改善和引导毕业生择业观念和就业质量。帮助同类院校积极调整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并加强服务力度,增加服务方式,将有效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准确有效地为社会输送人才,提高人才利用率,为提高优质人力资源输送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张美,赵英.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2.
[2]张新娟,许倩楠.基于知识挖掘的决策树规则对于工程管理学生个性化择业决策的支持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李俊华.大学生择业的层次模糊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徐扬,云梦妍等.大学生择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
[5]李晓庆,影响毕业生择业因素的统计分析[J].热点透视,2016.
[6]朱丽丽,韩静,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点的嬗变与思考[J].热点透视,2019.
[7]高婧,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的优化实证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
[8]卫宇,易名,高職生择业效能感、人格与就业压力的关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作者简介:
作者信息:刘镜,女(1988.7.29—),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宋欣欣,女(1991.6.6—),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认知神经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