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北工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2019-09-10邬昶俊付宏
邬昶俊 付宏
摘要
The past 70 years of Hubei industry:
A historical review of Hubei'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摘要:本文梳理了湖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讨了其兴盛与衰落的历史动因与历史路径。近代湖北工业的发展,兴盛于轻工业的大发展,后遭战争破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湖北工业发展的动力丧失殆尽。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的工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以1957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为标志,湖北的工业发展进入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期。1957——1976年,是湖北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发展期。从1977年开始,湖北的工业建设进入到改革发展期,并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逐渐拉开差距。2006年以后,湖北的工业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时期,并开始追赶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进程,新型工业化体系逐渐成型,开始向工业高质量发展转型。
关键词:湖北工业;工业发展史;工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从形成到发展,从被外资垄断到自成体系,走过了145年的征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北工业从废墟中走来。伴随着新中国建设的步伐,不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从轻到重,从传统走向现代。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湖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以更好地展望未来。为湖北工业体系的产业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历史经验,助力湖北实现“中部崛起”。
一、近代湖北工业的发展历程(1873——1949年)
湖北地区的工业建设,始于汉口开埠后外国资本的进入,形成于张之洞主政期间,从1873年湖北出现第一座现代工厂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湖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先后经历了三次工业发展的高潮期。每次掀起工业发展的高潮后,或因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或因自然灾害的影响,湖北地区的工业发展都会进入衰退期,直到1938年抗日战争的爆发,再到1945年解放战争的爆发,湖北地区形成的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遭到严重破坏。湖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经历了“M”型路径。
(一)近代工业的起步(1873—1911年)
湖北地区的工业建设,始于汉口开埠后外国资本的进入,形成于张之洞主政期间。受张之洞兴办工业的影响,湖北兴起了第一次创办工业企业的高潮。
汉口开埠,外国资本随之进入湖北。1873年,俄商在汉口英租界设立蒸汽机制茶厂,这是湖北第一座利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在此之后,相继有英商创办的炼金厂、德商创办的蛋粉厂以及其他几家外商创办的打包厂、制革厂等。这些外资工厂依靠政治上的特权、资金及技术上的优势,利用湖北的廉价原料与劳动力进行生产并出口,在将新的生产力带到湖北的同时,也对湖北的传统产业形成了挑战[1]。
为了应对外国资本对湖北经济带来的冲击,张之洞自1889年12月接任湖广总督开始,致力于湖北经济的振兴,大量创办近代工业。其通过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方式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其中,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工矿厂共19家。具有代表性的分别为军工行业的湖北枪炮厂,钢铁行业的汉阳铁厂,纺织行业的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湖北纺纱官局、湖北制麻局、湖北毡呢厂,铸币行业的湖北银元局和湖北铜币局。这批以官办为主的工业企业的产生,打破了湖北工業由外资垄断的格局。受张之洞的影响,从19世纪90年代后半期到20世纪初,湖北出现了民办工厂的第一次高潮。例如,1897年创办的汉口燮昌火柴厂,年产火柴1亿盒,居全国之首;1908年建成的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装机容量1500千瓦,占当时全国民营电厂总容量的1/3;1907年成立的扬子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为全国第二大机器厂。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在湖北创办的民营工矿企业,规模较大的有40余家,总资本1700余万元。其中,轻纺、食品加工业近30家,资本783万元,占总资本的46%;水电业2家,资本679万元,占总资本的40%;机器制造业3家,资本57.4万元,占总资本的3%;建材业8家,资本179万元,占总资本的10%;矿业1家,资本16.8万元,占总资本的1%[2]。
此次兴办工厂的高潮,使武汉成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至1911年,武汉市规模较大的工矿企业(官办与民办)共有28家,资本额1724万元(见表1)[3]。湖北形成了以武汉为地域中心,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以官办工业为主要形式的工业体系雏形。
资料来源: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稿(第二辑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654
(二)一战期间工业发展的“黄金期”(1912—1926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后七八年间,欧美各国忙于战争和战后的恢复工作。同时,日本乘虚而入,对中国采取经济扩张政策,遭到国内人民的强烈反对与抵制。由此,湖北迎来了自张之洞督鄂后的第二次兴办工业的高潮。这次兴办工业的高潮不同于张之洞主政期的第一次,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投资规模扩大。1912—1926年,全省兴办的规模在万元以上的工厂,创办总资本1818万元左右,比1886—1911年的创办投资总额增加25%。第二,创办主体从官办工业为主导转型为以民办工业为主导。1886—1911年,私人投资占投资总额的40%左右;1912—1926年,私人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例上升到82.5%。第三,轻工业逐步成为主要产业。1886—1911年,重工业及大型工矿业的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54%;1912—1926年,轻工业及中小工厂约占该期投资总额的62%。第四,地区分布扩大。1886—1911年,湖北的工业产业主要集中在武汉。1912—1926年,除武汉外,沙市、宜昌、黄石、武穴等地的工业也有较大发展[2]。
在各类工业行业中,纺织业发展最快。到1925年,湖北已开纱锭25.7万余枚,布机2600余台,纱锭数占全国纱锭总数的13.65%,仅次于上海,武汉成为中国中部最大、全国第二大的纺织工业中心[4]。除武汉之外,湖北其他地区的纺织业同样发展迅速:江陵的民生织布厂年产各种棉布1.2万多匹,宜昌布厂年产棉布1.6万余匹,应山县棉布厂年产棉布1.2万余匹[2]。
(三)从低谷走向第一次历史高峰(1927—1937年)
1927年宁汉对峙,带来了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的互相封锁,湖北兴办工厂的热潮开始冷却,原有的华资工厂相继出现经营困难,无力偿贷的困境。随着宁汉对峙的结束,湖北地区的工业从1928年开始恢复,至1929年再次趋于兴旺。然而随之而来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和1931年的大水灾,再次给湖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给予沉重的打击。大量华资工厂不得不减产减员。1933年,在武汉有超过90%的工厂因市场萧条而减产[2]。
为了摆脱经济萧条的困境,湖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复兴经济的措施:第一,统一货币,禁止白银作为货币流通,使用法币;第二,减免各类捐税,减轻生产负担;第三,政府通过拨款、成立湖北合作事业指导委员会和兴修水利的方式复兴农村经济;第四,提倡国货,对华资工商企业提供贷款与各类奖励金,减免公私企业税收,降低运输费用,鼓励公私企业的发展;第五,改善交通与邮电通讯。通过以上恢复经济的措施,加上世界经济危机趋于缓和,湖北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从1935年下半年以后,不仅原来停产减员的工厂逐渐恢复生产,同时再次出现了兴办工厂的热潮。据1936年《湖北统计年鉴》统计,1935年和1936年,湖北兴建工厂近120家。据1936年8月调查统计,湖北按《工厂法》登记的工厂554家。其中,民营534家、国营和省营的20家,资本总额6146万元,年产值约2.03亿元。从工业的产业结构来看,纺织、食品工业的比重和规模最大,共282家,占工厂总数的50.9%;资本额共2173余万元,占总资本额的35.36%[5]。
湖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在1936年、1937年达到第一次历史高峰。其中,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的比重和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电力、机械、化学等工业也有一定的规模。
(四)从历史高峰再次走向低谷(1938—1949年)
从1938年日军侵入长江流域,到1949年11月18日湖北全境获得解放前,湖北的工业发展因为战争的因素而遭受严重破坏。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工业机械、材料损失3.4万吨,比战前减少60%。例如,机械工业方面,战前湖北共有工作母机3200多台,战后仅剩800余台,厂家由150余家减至38家;纺织工业,战前有纱锭32万枚、布机3500台,战后仅剩纱锭8万枚、布机1200台。战争造成的损失方面,省营工业损失共计3432.9亿元,其中直接损失1567.3亿元,间接损失1905.6亿元;民营工业损失共计3655亿元,其中直接损失210亿元,间接损失3445亿元[2]。
从1945年8月日军投降,到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随着一些工矿企业迁回武汉,湖北的工业产业经历了短暂的恢复与繁荣。在此期间,通过接收日伪资产,国民政府的国家资本迅速成为各个领域的主导。在工业方面,到1946年上半年,国家工业资本占全部产业资本的比重达80%。其中,除通过接收日伪资产以建立国有工业企业外,还通过将一部分民营企业指为日伪资产加以没收。在武汉有金龙云记面粉厂、达昌机器染厂、汉口义兴铁工厂、太平洋肥皂厂、震昌机器铁工厂、汉阳电气公司、福威机器碾米厂等。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湖北的经濟进入统制经济状态,一切工业生产为战争服务。湖北经济重建的工作陷入停滞。庞大的战争用度,挤压了用于经济重建的资源。湖北工业的发展陷入进一步的衰退。
到1949年,湖北工农业总产值仅21.46亿元(此处按1957年不变价计算,单位为人民币,下同),其中,农业总产值16.73亿元,占78%,工业总产值4.73亿元,占22%。工业方面,湖北共有工业企业4004个,其中,私营工业企业3997家,占99.83%,私营工厂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7%。从产业结构来看,轻工业产值4.02亿元,占总产值比重的83.8%。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产值3.12亿元,又占轻工业产值的79.9%;重工业产值0.71亿元,占总产值比重16.2%。与1936年相比,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生铁产量下降78.57%,原煤产量下降52.06%,水泥产量下降32.65%,面纱、棉布产量分别下降39.22%和58.02%,火柴产量下降61.71%,卷烟产量下降18.61%[2]。湖北工业50%以上集中在武汉[2]。
回顾近代湖北工业的发展历程,其产生来自于外国资本的进入,在湖北开设工厂以方便其使用湖北地区廉价的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在国内国外销售,攫取更多的利润。其发展之浪潮由张之洞引领,由民间资本壮大,以发展轻工业为主要内容。1873-1926年,是湖北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1927-1933年,由于国内局势的动荡与自然灾害的破坏,湖北工业的发展逐渐陷入低谷; 1934-1936年,湖北工业的发展进入到第二个高潮期,并迅速达到其第一次历史高峰;但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湖北工业一记重锤,再到解放战争的开始,湖北的工业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其发展呈“M”型。
二、湖北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设时期(1949——1976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北工业从废墟中走来。伴随着新中国建设的步伐,不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从轻到重,从传统走向现代。
(一)从工业生产恢复到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起步(1949—1957年)
从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到1949年11月18日,湖北全境获得解放。湖北的工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这段时期湖北地区的工业从一片废墟中开始重建,经过3年的恢复,即达到甚至超过1936、1937年的历史高峰。随着湖北经济包括工业生产的恢复,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方针指导下,湖北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体系迈进。
1950—1952年,湖北地区工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恢复生产,包括接收的国民政府的国营工业要恢复生产,也包括因战争而歇业的私营工业的生产恢复。在这期间,虽然经历了两次工商业的调整,使得整个恢复的过程产生波動。但总体而言,经过3年时间,湖北地区的工业生产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到1952年底,湖北工农业从产值达到32.36亿元,比1949年增长50.79%。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9.73亿元,增长105.71%。大部分工业产品产量比抗日战争前的1936年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例如,生铁产量增长86.43%,水泥产量增长6.35倍,棉纱产量增长45.09%,棉布产量增长18.58%[2](见表2)。
资料来源: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志 经济综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125
1954年9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中国共产党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这条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私有制,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实现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展重工业。
围绕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湖北地区的工业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体系迈进。其中,国家对于武汉的建设目标是以冶金、机械、纺织工业为主体的南方工业基地。因此,“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工业重点工程项目中的3项安排在武汉。它们分别是武汉钢铁公司一期工程、武汉重型机床厂和青山热电厂一期工程。随后,又增加了武汉长江大桥、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武汉造船厂、武汉锅炉厂,以及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和部分矿山工程建设。为了加强内地轻纺工业,又从上海迁建了武汉印染厂、沙市热水瓶厂等。
到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时,湖北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6.38亿元,比1952年增长74.22%。其中,工业总产值24.31亿元,增长149.84%。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30.1%提高到43.12%。湖北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的增长:钢14.75万吨,比1952年增长232.21%。生铁5.23万吨,增长100.38%。原煤73.88万吨,增长78.15%。水泥53.89万吨,增长115.56%。棉纱4.48万吨,增长96.49%。棉布137.8万米,增长157.28%[2](见表3)。
资料来源: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 经济综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137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开展时期(1958—1976年)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构想中,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所有制是公有制,行业组成以重工业为核心。这段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8—1965年,社会主义工业的全面建设期;1966—1976年,以“三线”为重点的建设期。
1958—1965年,湖北地区的工业建设最初的目标是实现“钢帅升帐”,由此掀起全民大办钢铁的高潮。1968-1960年,重工业迅速发展,比重快速上升。到1960年,湖北重工业部门总产值达31.65亿元,比1957年增长292.68%。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7年的33.2%,上升到1960年的57.2%;同年,轻工业部门产值是23.64亿元,比1957年增长45.48%,占湖北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57年的66.8%,下降到1960年的42.8%。在工业职工人数方面,1960年达到61.3万人,比1957年增加39.12万人,增长176.38%[2]。
1961年进行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2年开始实行全面调整。到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9.21亿元,比1960年增长6.68%,比1957年增长58.23%;国民收入64.88亿元,比1960年增长17.26%,比1957年增长47.85%;财政收入11.26亿元,比1960年下降16.4%,比1957年增长79.58%。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得到改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产值比重为46.7∶30.3∶23.0[2]。在这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湖北经济虽然遭受过严重挫折,还是取得了长足发展,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湖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期,全国工业交通建设的重点在“三线”,根本内容是为战争做准备。湖北的西部地区属于“三线”的范围。1970年前后,湖北先后在鄂西地区安排了电力、铁路、汽车制造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建设。在国家规定的“三线”外,湖北又划分了“小三线”,目标是建设“小而全”的工业体系。
1966—1975年,围绕“三线”的建设,湖北地区的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五”期间湖北全省基本建设投资51.93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四五”期间湖北全省基本建设投资102.44亿元,居全国第三位[2]。湖北成为全国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经过十年的建设,湖北形成了以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纺织等基础原料工业和机械与汽车、电力设备、通讯等基础装备工业为支柱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在工业布局上,改变了以往70%工业集中于武汉的格局。建立起以武汉、黄石为中心的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煤炭、轻纺工业为主体的鄂东工业带;以十堰、襄樊为中心的汽车制造、电子、轻纺工业为主体的鄂西工业带;以宜昌、沙市、荆门为中心的电力、石油、化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鄂中、鄂西南工业带。
三、湖北工业建设的改革发展时期(1977—2005年)
虽然经过了十年的迅猛发展,湖北地区的工业建设存在着基建规模过大、重复建设、投资效益低、浪费严重、经济结构及工业构成不平衡等问题。湖北地区的工业从1977年开始进入到调整时期。
从工业结构来看,这段时期经历了“重—轻—重”的转变。1979年到80年代末是由重转轻的调整,调整的动力在于对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重工业比例过大的工业结构的纠正。1991—2005年是由轻再度转重的转型,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加工工业发展过快、过乱的现象,为进一步理顺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关系,国家在三年治理整顿工作完成后,又加强了以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生产。
围绕“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湖北地区的调整,在产业结构上以农业为重点,在工业内部是对轻工业实行“六优先”政策(能源、原材料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增加对轻工业的投资。轻工业投资在湖北总投资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3.35%上升到1981年的12.17%。经过此次调整,轻工业产值从1978年的74.12亿元增长到1981年的127.96亿元,年平均增长20%。轻重工业结构例由45.76:54.24变为52.15:47.85①。到1985年,湖北共有工业企业2.5万个,工业固定资产额373亿元。其中,国营工业325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工业总产值457.6亿元,居全国第十位。在中南五省(区)中仅次于广东,居第二位。在全国62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湖北居前十位的约有40种,其中居前五的有16种:水电发电量和磷矿石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生铁和汽车居全国第二位,钢、钢材及针棉织品居全国第三位,棉布、棉纱、拖拉机居全国第四位②。
从1985年开始,湖北工业的发展,在增长速度上与东部各省的差距逐渐拉大,工业发展开始出现落伍的现象。因此,湖北省委在1987年5月第一次提出了中部崛起的口号。在经历1989-1991年的治理整顿之后,湖北工业结构的调整再度进入到由轻转重的阶段。这次转变中,重工业更多地以资产重组、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有助于提升重工业部门的生产效率。2004年八大行业实施战略性调整,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湖北工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全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加25.8%。到2005年,湖北工业增加值2468.66亿元,增长24.7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9%。其中,轻工业增加值541.89亿元,增长13.7%;重工业增加值1466亿元,增长21.6%;轻重工业结构由2004年的26∶74变为27∶73①。
虽然这段时期,湖北工业建设有所发展,但在全国的位置呈现出下滑趋势: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4.6%下降到2005年的3.31%,工业总产值排名从1985年的第十位下降到2005年的第十二位,与东部沿海各省市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见图1)。
四、湖北工业建设的转型发展时期(2006年至今)
2004年12月,“中部崛起”被列为中央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之一。2006年4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定位,标志着这一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正式启动。湖北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以此为契机进入到由传统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向新型工业体系的转变期。此次调整的内容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目标是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具体而言,这一阶段湖北工业建设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点内容:
第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推进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重点打造汽车、电子信息、石化、装备制造、食品、纺织、钢铁和建材八大产业,作为全省工业建设的基础与支柱。经过“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的建设,截至“十二五”期末,湖北拥有14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成两百多个各类产业集群,全年工业总产值达4.53万亿元,工业总量从全国第十一位提升到第七位[6]。
第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2008年,在现代制造业集聚区的建设上,形成围绕富士康综合制造基地和集成电路、多晶硅、显示器等三大产业的配套企业群。到2009年,形成了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信息产业在此期间得到高速发展,保持年均30%以上增速。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6653亿元,较上年增长12.8%;国家高新区达到12家,省级高新区达到2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65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突破20000家[7]。到2018年,湖北新型工业化体系基本成型。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培育以信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食品、冶金、石化、建材等传统支柱工业开始改造升级,向优质制造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则重点推动集成电路、数字、生物、新能源与新材料等行业的发展;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升,工业企业在R&D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科技活动对工业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见图2)。
三、总结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北的工业发展,增长速度经历了“快—减缓—进一步减缓”的过程;工业内部结构经历了“轻—重—轻—重”的过程。
首先,从增长速度来看(见图3),1949—1977年,增长速度较快,在正常年份平均增速25.38%。但波动很大,先后形成5个“波峰”和4个“波谷”。“波峰”分别为1958年的69.89%、1964年的37.95%、1971年的31.74%、1975年的41.90%、1977年的43.13%;“波谷”分別是1961年的-56.82%、1968年的-20。55%、1974年的-25.57%、1976年的-24.19%。最大振幅125.69%,最小振幅58.50%①。波动周期最长的为14年,最短的为3年。
1978—2005年,工业增长速度速度开始放缓,平均增长速度为16.09%,除2005年出现负增长外,其他年份增长速度均为正数。这段时期虽然增长的波动情况较上一阶段有所减轻,但整体上仍处于波动上升的过程。增长速度由1978年的29.10%逐渐下降到1981年的1.29%,1984年又上升到28.17%,之后经历1985—1986年、1988—1989年两次震荡下跌后,在1990年又下降到4.31%;从1990年开始,工业增长速度逐渐提升,并在1999年达到57.45%;之后又迅速下降,并在2005年下降到-6.17%。
2006—2018年,湖北工业的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时期,增长的平均速度为15.19%,进一步放缓。整体波动幅度不大,从2006到2010年,增长速度由19.75%,上升到28.64%;之后再次增长速度放缓,从2013年开始增长速度下降到10%以下,一直持续到2017年。从2018年开始,增长速度再次超过10%,达到10.67%。截至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15.9%和34.3%。
其次,从工业内部结构看,湖北工业的发展经历了“轻—重—轻—重”的过程。1949—1957年,轻工业的发展要快于重工业,全省轻重工业比例在1957年时为56.53∶43.47。随着工业部门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围绕社会主义工业体系重工业优先的战略,湖北从1958年开始进入到重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到1978年,轻重工业比例为45.76∶54.24。从1978年开始,工业结构再次进入到“重—轻”的转变。1981年,轻工业所占比重再次超过重工业,轻重工业比为52.15∶47.85。1987年以来,是湖北工业结构再此“轻—重”的过程,到2005年,轻重工业结构为27∶73。
整体而言,经过70年的发展,作为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的湖北,逐步完成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设,形成了门类齐全、以重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但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波动大、速度逐渐放缓、工业结构多次偏重、生产效率较低等情况。因此湖北自2006年开始对传统工业体系进行转型升级,在保留并继续发展优势工业门类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型高新技术工业的建设。在工业能源消耗方面,从2006年开始,湖北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开始快于能源消耗增长速度。在新型工业化的建设过程中,湖北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提出武汉在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发挥核心作用。2018年,習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进行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以此为契机,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的湖北工业,将充分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指导,以“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为主要内容,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注释:
①根据历年《湖北统计年鉴》整理而来。
②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整理而来。
参考文献
[1]赵德馨,周秀鸾. 张之洞与湖北经济的崛起[J].江汉论坛,1998,(1):30-35.
[2]湖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志 经济综述[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3]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M].科学出版社,1957:654.
[4]戴鞍钢,阎建宁.中国近代工业地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139-161.
[5] 中国统计学社湖北分社.湖北统计提要[M].1937.
[6] 陶良虎.装备制造业.湖北中部崛起的产业支点[J].湖北社会科学, 2005,(11):57-59.
[7] 湖北省科技厅.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6653亿元[EB/OL]http://mini.eastday.com/a/190320074211622.html,2019-03-20.
来稿日期:2019-09-24
作者简介:邬昶俊(1989- ),男,湖北宜昌人,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付宏(1979- ),男,湖北大悟人,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联系方式:wu-changjun@foxmail.com 15072393713
湖北工业70年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