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中的“问题导学,启迪思维”
2019-09-10刘彩燕
刘彩燕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与疑”。“疑”,即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精巧而有吸引力的提问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培养能力,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怎样才能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形成系统有效的实践操作方式和策略,对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时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导学”;“启迪思维”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启迪是启发引导,启发思维,滲透到教学各环节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习的动机,即为学生创设“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给学生指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蹊径。要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审视旧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境设疑。
一、何谓“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又称“设问教学法”,即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基本特征:
1.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中心。即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讲解过程,而是根据课本知识要求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把教学内容问题化,其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要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以发展学生运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学习能力为重点。
3.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关键。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鼓励者。
二、教学实施阶段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
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学习学习新知识时,教师首先应创设具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真正进入学习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与生活联系,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转变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生活是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的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让学生真切关注和体验生活。
例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先展示大头娃娃的新闻报道以及图片,进一步提出近期社会高度关注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通过生活情境再现让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快速击中,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渗透食品安全和道德观教育。
再如讲授《基因工程》一节内容当中,涉及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将这些内容进行加工,创设问题情境,“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基因工程技术到底好不好?如果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把艾滋病病毒和感冒病毒组合起来,那么这种新的病毒会怎样?将一种抗病虫害的基因担入棉花中,生产出抗虫棉,你认为这样做好不好?”学生接着就会思考,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及到盒装维他奶上面写着“非转基因大豆”。从而引起学生对转基因的安全性的思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二)精心设疑,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选择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双方辩论、剧情表演、动手实验等,使学生的被动的接受学习,主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更多平等、公平的机会来进行创造性思考。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并接受学生的见解,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如在学习高一年级的《DNA复制》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其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并作整理。在课堂上,教师可做如下提问:DNA分子复制的概念是什么?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时期?DNA分子复制过程怎么进行?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哪些条件?DNA分子复制过程有何特点?DNA分子复制有何生物学意义?通过创设这些问题,引导、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
(三)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假设,引发学生疑问
在学习过有丝分裂后,学生知道了有丝分裂前后子细胞与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不变的,假设精子和卵细胞的产生也是有丝分裂,那么产生的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会不断加倍,从而产生思维冲突。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节中,让学生思考在学校参加运动会消耗了大量体力时,你认为食用哪种糖后能尽快地为你补充能量?理由呢?你所知道的糖类有哪些?这些糖都是甜的吗?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在学习初中知识,以及之前的高中生物的基础上,综合得出结论。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看书,不是记住别的思想,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思疑而释疑,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运用问题导学,启迪思维的教学模式开展生物教学,在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性学习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也是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赵燕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M].教育科学,2012(4).
[2]江松青.浅谈构建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M].课改论坛,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