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业新生态——面向未来的思考”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9-09-10

新阅读 2019年7期
关键词:书业书刊新闻出版

本刊讯(特约记者 尚烨 记者 宗蕾) 6月5日,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指导,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主办的“Books New+书业新生态——面向未来的思考”研讨会及中国民营书业“改革与发展”调研会在京召开。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任超,副理事长、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徐登权,副秘书长鲍黎钧,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王志刚,樊登书店创始人&CEO吴宁,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董明,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艳萍等来自全国优秀民营书企、各地出版发行单位的150人出席了上午的研讨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范军主持了下午的专题调研会,四十余家优秀民营企业代表参与调研。

魏玉山在发言中分析,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一是与技术的融合,二是与产业的融合。大力做好融合发展的原因一是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化阅读迅猛发展,出版业应顺应读者的阅读需求,加快转型发展。二是从产业自身来看,传统出版产业的增长空间与以往相比变小,发展速度变慢,不转向新技术,不找到新动能,新闻出版产业在国民经济,在文化产业当中的贡献率会逐渐下降。三是从技术与出版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来看,融合也势在必行。出版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了许多新的产品形态和服务形态,给整个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未来,出版业融合发展将朝着移动化、知识化、视频化、有声化四个趋势发展,出版与市场的结合,既要拥抱新技术,也要不被技术左右,防范新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艾立民从十个方面总结了在国家系列利好政策支持下,實体书店出现的新变化。一是书店不再是销售文化产品的场所,已经成为一个传播科学知识和文化教育的场所,正在从传统售卖者转变为知识服务商。二是互联网、物联网的出现和媒体技术的进步,使出版内容纸电同步,发行方式线上线下同步,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三是大数据的运用,特别是用户数据的运用将成为出版发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实现全媒体营销和信息的标准化,社店信息上下贯通和无缝连接将成为重点。五是内容生产和渠道建设上下游的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编印发一体化业务模式发展迅速。六是品牌的培育和持有将成为战略性资源。七是文化消费需求,需要引导和创造。八是书店定位和文化调性,决定了书店的生存方式和发展基础。九是智能化书店已显示出两个效益俱佳的探索成果。十是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书店呈现多元多媒复合业态。无论新技术怎样变化,书店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都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诚实守信,坚持以人为本,线上线下携手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为构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图书市场的良好新生态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徐登权、王志刚、吴宁、董明、蒋艳萍等先后发表演讲,内容涉及“打造以数字教材为核心服务教育新业态”“知识付费是场球赛”“5G为内容产业带来新的机遇”“未来的出版与零售”等方面。

6月5日下午,中国民营书业“改革与发展”调研会以“十三五”期间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的主要进展,遇到的现实问题及需要提供的政策支持,民营书业自身内部在改革发展中的困惑与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民营书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等为议题,听取民营企业代表的呼声与建议。

猜你喜欢

书业书刊新闻出版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书刊封面设计的重要性浅析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新闻出版报》正式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新版《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2013书业“新锐榜”
山东将推十个新闻出版基地
喜讯:郝岚峰社长荣获山东省新闻出版奖优秀人物奖
挖掘危机中的机会
书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