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提类推能力,为思维发展添翼
2019-09-10张慧文
张慧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7-096-01
【案例主题及其内涵】
1.案例主题
本案例“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的起始内容。为了突出与“表内乘法”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笔者先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相关的算式,再观察算式,让学生探索与经历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算理的学习),最后提炼出口算乘法的方法(算法的学习)。
2.类比推理内涵的阐述
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它根据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是一种横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利用新旧知识间的某些相似之处进行类比推理,以学习新的知识。
《课标(2011年版)》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小学的数学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归纳和类比推理能力。本文以“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为例,围绕如何在本课中提高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进行探究。
【案例描述与分析】
1.案例描述
一、引入问题,联系旧知
师:植树节要到了,每个小朋友种3棵树,全组4个小朋友,一共种几棵树?
生:12棵。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个小朋友种3棵树,有4个小朋友,也就是4个3,所以3×4=12或者
4×3=12
(设计意图:为了突出旧知与新知的联系,选取联系新知的问题)
二、类推迁移,获得新知
师:那全班40个小朋友,一共种几棵树?你是怎样想的?
生:40个3,40×3=120。
师:你是怎样得到120?
生:因为40里有一个零,所以得数也要添上一个零。
师:稍等,我要把你说的记录下来。
(教师板书:4×3=12,40×3=120)
师:为什么40有一个零,得数就要添上一个零呢?
生:(不知如何作答)
师:请看40×3这道算式,你会联想到哪道算式?
生:4×3=12.
师:这里的“4”是什么意思? “4×3=12”又是什么意思?
生:“4”是4个一,“4×3=12”就是4个一乘3等于12个一。
师:那40×3呢?
生:4个十乘3等于12个十
师:12个十也就是几?
生:12个十也就是120.
师:稍等,我要把你说的记录下来。
(教师板书:4个一×3=12个一,4个十×3=12个十)
师:真了不起!哪位同学可以再完整地说一遍?
(指名数名学生分别回答。)
师:那全级400个小朋友,一共种几棵树?
生:400×3=1200棵。
师:可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现在求的是400个3是多少。列算式是:400×3,就是4个百乘3等于12个百,也就是1200.
师:说得太好了,我要把你说的记录下来。
(教师板书:4个百×3=12个百)
师:观察这三道算式,你能说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小组合作交流)
生:相同点是三道算式都可以看成是“4×3=12”,不同的是“4”,分别是4个一,4个十,4个百。
师:结果呢?
生:结果也不同,分别是12个一,12个十,12个百。
師:12个十也就是?
生:12个十也就是120。
师:跟12个一相比,怎样?
生:多了一个零。
师:那12个百呢?12个千呢?
生:。12个百是在12的末尾填上两个零,12个千是在12的末尾填上三个零。
师:这类题目我们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生: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师:为了提高口算速度,谁可以介绍一下算法?
生:看成整十数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零;看成整百数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零;看成整千数的,积的末尾添上三个零。
师:那500×7是多少?谁可以很快说出得数?
生:3500。
师:3500是怎样得到?
生:500的末尾有2个零,所以结果也要添上2个零。
(设计意图:常言:温故而知新。通过联系旧知,让学生探索与经历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算理的学习),最后提炼出口算乘法的方法(算法的学习)。旧知顺利迁移,类比推理能力提高。)
三、及时练习,形成技能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完成书本58页第1、2题,接着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及时选取针对性强的题目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知识,形成技能。)
四、归纳总结,巩固所学
师:回顾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再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既让学生巩固新知,也让他们的类比、归纳等推理能力得以提高,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
2.案例分析
一、突出联系,引导大胆猜想,培养类比推理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在学习新知识前,笔者设置相关联的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接着让这些问题与算式呈现在黑板上,这样学生更容易通过观察,大胆进行猜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二、迁移应用,总结算理算法,提高类比推理能力
在数学的知识体系里面,往往存在一根主线,它连通着所有相关联的旧知与新知。学生顺着这条主线,可以构建知识网络,不断获得新知。这节课中,相关联的旧知是:4×3=12,这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便已经学会。通过观察4×3、40×3、这两道算式,学生很容易发现当中的联系,只要教师稍作引导,学生很快能说出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从“4个一乘3等于12个一”到“4个十乘3等于12个十”,学生旧知已经顺利迁移,后面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自然水到渠成。从“表内乘法”到“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学生经历了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类比推理能力得到提高。后面的算法的学习,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方法,有效地进行了迁移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迁移学习与类比推理能力有关,类比推理能力越高,迁移学习越容易发生。
[ 参 考 文 献 ]
[1]王光明,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8-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