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贫困县市旅游开发形式探索

2019-09-10李永秀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

李永秀

【摘要】:通过乡村旅游、森林旅游、民俗文化、创建特色旅游名县、推介、IP、企业合作等旅游开发形式对广西贫困县市的旅游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贫困县市  旅游开发  形式探索

一、发展乡村游

广西旅游发展的资源、重点、突破点都在县域的乡村地区。2016年以来元旦、春节、国庆的乡村游与市区周边游是广西旅游发展的三大峰值。特别是国庆期间,城市与乡镇人口明确的休闲出行目的,不管是在数量与规模上,都超出了县域旅游景区与从业者预期。这种暴增式的乡村游与市区周边游业态,对广西县域的乡村地区今后的旅游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以来广西火热的乡村游与市区周边业态不是一时之势,它与广西旅游发展的整体阶段与近年乡村建设密切相关。广西以乡村旅游主导的业态让各县域地区注重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旅游开发。

广西县域地区先后获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镇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中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广西特色旅游名村”等国家区市级的称号,可以说,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成效显著。

根据旅游统计抽样调查综合测算,2016年,广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1.77亿人次,比2015年增长约20.7%,占广西全区接待游客总量的43.4%;乡村旅游消费约1089.75亿元,同比增长约29.8%,约占全区旅游消费的26.0%。2017广西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3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33.0%,占我区接待游客量的45.0%;乡村旅游消费约1506.70亿元,同比增长约38.3%,约占全区旅游总消费的27.0%。2018年广西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3.08亿人次,同比增长约31.0%,约占全区接待游客总量的45.1%;乡村旅游消费约2064.17亿元,同比增长约37.0%,约占我区旅游总消费的27.1%。可见,乡村旅游已发展成为广西全区旅游产业的一大亮点、旅游消费的一大熱点和助力扶贫攻坚的有力抓手,能够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分享旅游经济红利[1],尤其对于落后的贫困县贫困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带动当地第三产业(如:民宿、交通、餐饮、采摘)的发展,使当地农民在不外出的情况下就能获得较好的收益,有助于促进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比如巴马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小镇,就带动了平林村、平安村的旅游发展,助力景区周边所有贫困村屯整体脱贫摘帽。

但是,广西旅游整体上还处于一个较低市场、低需求的阶段,这个阶段适合发展行程简短、费用低廉、性价比高是乡村游与市区周边游。因时因地,乡村游与市区周边游会是广西旅游发展的重头戏。作为广西旅游的引导者与从业者应该明白,到乡村停车吃饭与购物游玩不是广西乡村游与市区周边游的最终目的,真正的广西乡村旅游与市区周边游是乡村旅居。

二、开发森林旅游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所以生态旅游越来越成为旅游的热点,而森林旅游则是最能体现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2]。森林旅游是国家极力倡导与开拓的一种形式。2016年以来,全国新建各类森林旅游地接近9000处,年接待旅游人数12亿人次,较上年增长了15%(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在森林旅游市场需求不稳定、森林度假产品的独立开发性不足、森林度假项目的开发运营模式不完整的情况下,野营、野餐、登山、赏雪的森林休闲与探险已经急迫地进入现代人的生活。

广西的国土以“八山一水一分田加一片海”著称。据统计,广西山地、丘陵占全区约85%的面积约。根据国家林业厅数据统计,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广西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 56.51%,森林蓄积量达 50936.8 万立方米,比第七次清查的 46875.18 万立方米增长了 4061.62 万立方米 ”。[3]全区贫困县市有着相当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丰富奇特的生物景观及绚丽的人文景观,这是八桂大地的精华与山川秀美的代表,也是森林旅游的一大优势,2015年广西省森林旅游收入突破200亿,在贫困县市,尤其对于落后的贫困县贫困村,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当地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对对农民收入将有较大的影响,对脱贫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具体的森林旅游开发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推进。2016年以来,区林业厅联合相关部门共同举办“2016乐游广西·乡村旅游嘉年华”活动,以“联合捆绑营销”的模式把森林旅游与乡村游捆绑在一起,为森林旅游添加森林烧烤、森林露营等基础的乡村游内容。可见广西森林旅游,在建设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之外,具体旅游项目开发能力之缺乏 。最新的《广西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广西将加快推进森林旅游发展,至2020年,广西森林旅游景区达350处以上,把森林旅游打造为600亿元产业。广西贫困县市应充分发挥自身森林资源优势,抓紧机遇,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森林旅游,让深林资源真正起到美了地方富了民的作用。

三、开发民俗文化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许多贫困县市有着丰富的少数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贫困县市要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开发旅游产品,带动配套旅游的发展。比如充分利用节庆,民俗节庆对于寻求独特文化体验的旅游者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广西贫困县市在打造节庆品牌时要充分凸显自我旅游的民族性、区位性,这对提升旅游形象、推进旅游持续发展都有直接的作用。 再比如利用民俗文化打造独特品牌,即民俗文化品牌经营形式,“品牌经营形式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烙有鲜明市场化特征的一种开发形式模式,.......使其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P172花山是壮族文化的根祖,是广西的文化标识, 从发展旅游的角度看,想让花山发挥出像它的历史一样的价值,需求多方面立体地开发与打造左江各县域旅游配套项目,形成以花山为主体的崇左特色旅游,那样花山才会成为一个好的旅游品牌。

四、创特

旅游是人们的一种需求与生活观,虽然有点形而上,但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能够引起多方面的联动消费。以旅游业的联动消费全面推动各种产业建设和经济能力提升是国家全域旅游设想的发展战略。广西全域旅游的实践形式是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以下称“创特”。以乡村旅游区/农家乐“创星”,景区“创A”,及企业“创优”为方法与措施完成县区“创特”,实现广西/广西县区的全域发展。

我区生态优美、山清水秀、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但是存在着旅游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全区共有111个县,近一半是贫困县,在许多边远的贫困县,许多村里的百姓还守着好风景过着穷日子。广西于2013年7月召开旅游发展大会,会上作出开展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助力旅游扶贫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明确要用5年时间创建20个特色旅游名县,助推旅游业升级发展,实现旅游强区建设”。[5]P3并且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5〕59号)、《关于加快县域特色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7〕93号),以及《关于印发广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7号)等一系列的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可以说,在我国最初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戰略之时,我区以县域特色旅游为引领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就已经基本形成。

自从2013年广西启动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以来,至2018年3月,我区共有4批共20个县通过验收并授予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第一批 :阳朔县、兴安县、东兴市;第二批:龙胜各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凭祥市:第三批;上林县、钦州市钦南区、容县、大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宜州市;第四批:贵港市桂平市、贺州市昭平县、桂林市荔浦县、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百色市靖西市、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梧州市蒙山县。如今,通过“创特”激活县域经济“一池活水”,不仅成为加快广西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力推手,也不断满足贫困县贫困村百姓通过发展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愿望。广西贫困县都有着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只要能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产品方面找准自我特色的发展路子,通过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旅游名县,定能促进县域旅游经济的提升。

五、推介:让贫困县市旅游动起来

旅游业自身存在差异与相互吸引性,不同地方的旅游有不同的发展业态与特点,为了更好的向另一个区域宣传当地的旅游,就需要旅游推介这一中间环节。

近年来云南石林旅游、内蒙古冬季旅游、长春冰雪旅游、昆明高铁旅游、南岳衡山旅游等地的旅游部门来到了广西,通过旅游推介与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向广西传播了他们的主打旅游,开拓广西的旅游客源市场。而广西旅游推介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辐射的区域越来越大,广西旅游部门与从业者去往墨西哥、纽约、泰国、马来西亚、缅甸、老挝、韩国、日本、广东、湖南、江西、浙江、香港、澳门等地推介广西独特的山水风光与风土人情,让世界认识广西旅游,了解广西旅游,走进广西旅游,为广西旅游带来新的旅客市场。2017年,仅仅是美国在广西的入境游客就达13.5万人次,可见推介对旅游市场开发的作用。

广西贫困县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许多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未能真正地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需利用推介开发旅游市场,让贫困县市的旅游能真的动起来。建议多利用网络与新媒体的软文推介,省人力物力。

六、IP: 旅游发展新引擎

旅游IP被广泛关注起源于景域集团的“IP战略”,2016年被景域集团定为“IP元年”。[6]驴妈妈旅游网创始人洪清华提出,IP从2016 年起就是中国旅游业的一大热词,旅游业也将是“得 IP 者得天下”。[7] 2017年11月,第二届中国旅游 IP 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更是引起了旅游业界对“旅游 IP”的热议, 在旅游 IP的探索中,迪士尼无疑是成功典范,方特集团因打造“熊出没”这个“超级IP ” 名扬全国,使方特集团在短短的时间内进入了行业的顶端,而中国国际马戏节不仅仅成为了长隆集团的一个 IP,还成为了珠海的一张旅游名片。如今,IP 的开发与挖掘被行业越来越重视,因为随着成功例子的不断出现,人们看到了好的 IP 为旅游带来的巨大红利与美好景象。

对广西旅游业态来说,区别于三月三听山歌、端午节看龙舟赛及美食节吃美食的常态化旅游玩法是IP玩法。2016年以来,体育IP是广西旅游业的一个新玩法和重要突破,先是广西华奥体育策划执行的首届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马山站),为广西首次引入山地马拉松赛事,并与自身多年来黑山羊美食节相结合,让马山县成功地完成了一个“体育+旅游”的旅游转身。接着,桂林波菜体育牵头的首届环大瑶山全国自行车挑战赛,为金秀全域旅游补充了一个“体育+”蓝本。紧接着,万达体育与格力电器也联手把全球最高级别公路自行车赛事之一——“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打造成世界水平的体育赛事。这让各种形式的自行车赛是广西未来几年体育旅游的主导活动。除了体育IP,由企业主推的旅游VR体验技术、房车营地、冰雪IP、户外IP也让广西山水文化旅游的朴素性质发生一些丰富变化。

广西的贫困县市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且各具特色,一定要为其开发与打造一个独特的、唯一的、显眼的旅游IP,让其成为地方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七、企业:旅游的合作伙伴

出于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旅游企业对旅游开发与建设抱以极大的热情。在旅游的内容、形式及具体的执行上,旅游企业积极关注旅游发展的动态,不断探索旅游的新玩法,大力活化旅游市场,尽各种所能为现有的旅游业态推陈出新。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旅游执行是国家旅游发展的策略,是国家希望建构的旅游良性发展局势。2016年以来,广西范围内的旅游企业积极地为广西带来了房车自驾车营地、山地马拉松、恐龙谷乐园、攀岩大师、自行车世界巡回等新的旅游IP,提升了广西旅游的影响力与旅游文化,可见企业在旅游中发挥的作用。

“十三五”期间,广西贫困县市旅游想取得更多的旅游发展成果,政府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需要有更加密切与紧实的合作关联,以让企业真正的在旅游当中做旅游,促进贫困县市的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琳.广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N].中国产经新闻,2019-2-16(1)

[2]( 美 )R. 道格拉斯(Douglas.R),张建列译 .森林旅游 [M]. 哈尔滨 :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8.

[3]李雪岩,蔡青文.面向东南亚市场广西森林旅游服务品牌塑造研究[J].品牌研究,2018.

[4]黄举凡.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形式探讨[J].艺术文化交,2012.

[5]刘民坤等.全域旅游大时代: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升级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

[6]张位中,胡北明.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IP认知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7.

[7] 徐蔚冰. 旅游 IP 将打造中国旅游新纪元[N]. 中国经济时报,2016-8-18.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
红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浅谈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
白沙古镇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探讨
探析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
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