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一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张敬忠

学习与科普 2019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数学

张敬忠

摘 要:数学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三大科目之一,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在面对高一的数学教学工作时往往感到非常迷茫,学生也学的一头雾水,教学与学习效率都非常低下。到底怎样开展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学的更加轻松。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一数学;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的教学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高一数学的教学正是真个巨大工程的奠基。因此,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身的教学,使学生在面对逐渐提升难度的高中数学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找到正确的高一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势在必行。

一、高一数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教师想要更好的开展高一数学的教学工作,首先要对当前教育环境中高一数学的教学现状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并能够从中得出自身的思考,才能总结归纳出适合本班级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一)学生的畏难心理严重

初中的数学知识相较于高中数学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学生在刚刚升入高一时对高中数学的难度没有明确的认识,往往会带着“轻敌”的态度进行学习,在逐渐深入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初中时教师传授的学习、解题等方面的方法已经完全不适用,而自身又很难得出新的学习方法,畏难的心理逐渐产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严重。与此同时,由于高一数学知识量激增,教师很少能够抽出大把时间辅导学生,学生会对高一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感到非常不适应。

(二)教育、学习观念错误

教育、学习观念错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年龄的认识滞后,现如今,1999年出生的最后一批“九零后”也已经二十岁,走入了大学的校园,脱离了高中学生的年龄阶段,而正在上高一的学生普遍出生于2002年到2004年之间,“零零后”的生活经验、认知程度与“九零后”之间有着很大的區别,但很多教师仍然用应对“九零后”的教育方法应对“零零后”,此为教育观念错误;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时,初一初二没有认真学习,初三临阵磨枪,也能取得差强人意的成绩,但在高中完全不同,高中数学的学习可以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来形容,因此,学生仍抱着这种心态面对高一数学的学习显然是不行的,此为学习观念错误。

二、教师终身学习,提升专业水准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就要抱着强烈的终身学习观念,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教学水准等方面,从而能够随时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一)反复研究教材,掌握教学内容

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非常高的熟练度,才能在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时游刃有余的解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抱着强烈的终身学习意识,站在与学生相同的高度,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与学生共同进步,了解学生对于教材的掌握程度与认知水平,从而使教师心中有明确的指向性,应该对那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加强学习,同时也能够在了解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二)参加校级培训,向优秀教师取经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学校一般会定期为教师举办培训活动或公开课竞赛等活动,教师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要多多参加这些活动,不能因为给自身增加工作量与工作压力而产生怕麻烦的心理,向优秀教师取经,将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本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科素养

兴趣是学生面对任何科目与技能学习的基础动力来源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因此,教师想要教好高一数学,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是非常正确且非常重要的。

(一)多媒体教学法,辅助学生学习

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各界对于教学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转变,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也为当代的数学课堂教学手段带来了诸多变化。伴随着科技与经济条件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走进了每一间教室之中,但很多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利用不够到位,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教师不能仅仅将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作学生休息时的“播放器”,更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声、光、形、色”四位一体与不受时间空间约束的优势,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构建合适的教学、学习情境,用多媒体课件中能够呈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学习。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会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与趣味性,从而更加专注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

四、优化课堂模式,高效利用时间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多为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能够吸收多少,理解多少,全凭学生自己,师生之间没有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因此,改变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高效整合

信息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互相整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相整合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都知道,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处于高度发达与成熟的状态,在此基础上,信息技术仍在飞速发展,足以说明信息技术的生命力,因此,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课堂相互整合能够达到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的目的。首先,传统课堂模式为“粉笔加黑板”,教师在讲授知识时,需要使用大量时间在黑板上写公式、绘图,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渗透,能够节省大量课堂时间,将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填得更满,让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

(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前文提到,教师由于受到错误的“应试教育”与“功利主义思想”,非常容易出现“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赶进度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的课堂模式显然是错误的。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因此,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的改变当前数学课堂模式所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实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促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由于教学实践活动拥有极强的参与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获得极强的参与感。因此,教师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到实验中,如此一来,课堂的时间也被更加高效的利用起来。

五、重视情感教育,关注身心健康

教育工作的本质即是师生之间真情实感的交流活动,但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盲目的将知识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育是病态的,对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没有任何有益之处。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师生授受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会不由自主的以“权威者”的身份自居,要求学生无条件信服教师,无视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现实处境,导致应当充满爱的教育活动变得机械化、没有生气、枯燥而刻板。这种毫无情感交流的教育方式很显然是错误的。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平等”的字眼,常见于各种书刊杂志中,并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议题,由于学校环境的特殊性,师生平等更多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过程并非教师“居高临下”,学生被动接受的活动,而是一种真实情感交往的过程。教师想要营造一种师生平等的氛围,就要放弃以往“在高位者”的姿态,用一种与朋友相处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教育。

总而言之,高一数学教学任务若教师能够灵活运用以上方法,定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为学生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奠基。

参考文献:

[1]王宏平. 高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2]林桂礼. 高一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秦圣懿. 高一学生数列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教学策略[D].重庆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