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住宅设计中的“匹配”

2019-09-10方明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起居室匹配卫生间

方明

摘要:住宅设计中,除了需要满足规范要求,还需要将各种设计要素统筹协调考虑,让每个要素的各种指标与住宅功能及消费档次相匹配,使住宅具有最佳性价比

关键词:住宅设计;匹配

最好的商品不是最贵的,而是性价比最高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木桶,什么是最好的木桶?应该是所有的木板都一样长。让木桶的每块板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这就是匹配。

在所有的建筑品种中,最强调匹配的就是住宅,因为住宅是每个人都必需的,而且是自己花钱消费的,如何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最值”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有一种感觉,某个住宅设计虽然没有违反规范,但看起来很“别扭”,这个通常是因为没有做好匹配。本文就从理论上对匹配做一些探讨。

一、住宅设计规范首次出现匹配的意义

在以往的住宅设计规范中,所有条款都是规定性的,所以无论国标还是江苏省标准都只规定了限制性指标,最典型的就是各使用空间的面积指标。这种规定最大的缺点就是死板,缺乏可操作性。因为住宅是最复杂的建筑类商品,受到地域、经济条件、气候、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要一刀切地包容所有可能性,势必将标准定得很低,从某种意义上等于不规定。所以,旧版的江苏省标准尝试了根据套型限制面积的做法,但这样又带来另一种一刀切,因为有些住宅虽然是大套型,但标准相对较低,各个空间面积都很小,强调某个空间的面积又显得很牵强。

在这个情况下,新版的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做了新的尝试,取消了根据套型规定面积的做法,而采用规定最小面积、同时在部分面积标准增加“匹配”用词的方式。虽然只针对起居室(厅)和厨房,但我认为这个说法意义重大。首先,它使得规范不仅具有规定性,而且有了指导性,通过规范的指导,让设计人更多的去研究住宅的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死抠规范;其次,规范也有了更多的包容性,让住宅套型有更多灵活性。

当然,仅仅有规范的规定或指导,我们离好的住宅产品还有很远。因为实际项目中,设计条件差别很大,产品的种类众多,规范只能规定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具体设计中如何做好匹配工作,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住宅设计的内在规律,用来指导我们的设计。

二、住宅套内各空间面积的匹配

(一)日常生活习惯与空间面积的关系

不同的居住空间,因其容纳的家具、使用人数、日常活动性质等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面积。比如,卫生间通常为1人使用,活动基本静止在洁具附近;厨房通常为1~2人使用,活动主要是围绕家具,有一定动作幅度;餐厅和起居室通常都有3~6人,但餐厅家具较少,且人员活动范围不大,起居室则家具较多,人员活动范围大。因此,从通常使用情况来说,空间面积上,起居室>餐厅>厨房>卫生间。而卧室情况则比较特殊,一般使用人数不多,但家具多且尺寸大(尤其是床),人员活动情况差别也较大,从简单的就寝到穿衣、化妆甚至部分起居、读书等,一般认为,卧室面积介于起居室和餐厅之间,功能齐全的主卧室接近起居室面积,而功能单一的次卧室则接近餐厅面积。

(二)居住人口与空间面积的关系

居住人口对空间面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起居室、厨房、餐厅的面积及卫生间的数量上。以起居室为例,人们比较多的行为是看电视,人数的增加会导致沙发座位的增加、电视尺寸的加大,并增加人与电视之间的距离,从而加大起居室面积。同理,人数增加会导致餐位的增加、餐桌的加大和厨房设备的增加,从而加大各个空间的面积。一般来说,每增加1名居住者,起居室会增加1~2㎡,餐厅会增加约1㎡,厨房会增加约0.5㎡。另外,人数增加2~3人,会需要多一个卫生间。

(三)消费档次与空间面积的关系

消费档次对空间面积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家具的尺寸上。例如,同样的沙发,简单的布艺沙发和豪华的真皮沙发占地会相差30%以上;双人床,1350X2000和1800X2200相比,面积同样相差30%以上;高消费所需要的衣柜、储藏柜比普通消费大了许多,而高档的卫生洁具也比中低档大了很多,高消费对卫生间的数量也有更多要求。

其次,出于使用舒适和视觉感受的要求,高档家具的摆设也会比普通家具更宽松,一般来说,空地增加的面积和家具增加的面积是相当的。

三、住宅套内各空间尺寸的匹配

那么,有了使用空间面积的匹配,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呢?显然是不够的。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起居室面积足够大,但开间很窄、进深很大,感觉很不舒适。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空间尺寸和面积不匹配。

住宅设计中,最重要的尺寸是开间,其次是进深。受生活习惯和土地资源的制约,我们习惯于将进深做得稍大于开间,这样既节约土地,又不至于使采光通风太差。但如果尺寸比例失调,又会让居住者产生压迫等不舒适感。所以,通常设计中空间的进深是开间的1.2倍左右,最多不宜超过1.5倍(厨房、卫生间可放宽)。各使用空间的开间尺寸基本和面积成正比。一般来说,住宅各使用空间开间的尺寸上,起居室>主卧室>次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具体设计中,餐厅及厨房在设计中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采用横向布置,这个不影响关于匹配的结论。

四、住宅套内各空间环境的匹配

有了开间尺寸的匹配,我们离“好的住宅”有近了一步,但是还不够。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宽敞的起居室被别的房间挤压,只能在角上开一个小窗,或者一个主卧室被迫朝向西侧开窗,这就是空间环境不匹配。

住宅通常面临的环境,首先是采光,原则上,越大的空间需要越大的采光面积,其中起居室因为日间使用时间最长,应该尽量增加采光,卧室和厨房需要保证一定的采光度,餐厅是一个特例,根据平面布置需求可以间接采光,但面积较大的餐厅最好直接对外采光,卫生间则对采光要求较低。

朝向(日照)也是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和采光稍有不同,对朝向要求最高的空间通常是主卧室,其余空间基本上以面积大小决定朝向的取舍。需要注意的是,位于凹槽内的窗,其朝向价值不能等同于直接对外的窗,具体应根据凹槽的朝向、宽度、深度等综合判断其朝向价值。

住宅环境的另一个因素是噪声。住宅设计中考虑最多的噪声源是电梯,当户内空间必须紧邻电梯时,应考虑优先让哪个空间做出牺牲。这里和前面又有不同,由于睡眠需要安静,卧室应优先远离噪声源,其次是起居室→餐厅→卫生间→厨房。

五、住宅公共部位设施的匹配

当一套住宅在面积、尺寸和环境上都做到匹配,它基本上是一套好的住宅了,但如果没有公共设施的匹配,它还算不上一套真正的好住宅。公共设施的匹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住宅的所有公共设施中,电梯的数量是最重要的,它直接決定的住宅交通的方便程度,对住宅品质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对于每单元只有一部电梯(包括有两部电梯,但每户只能选择使用一台)的住宅,每台电梯服务不超过30户时很方便,服务30~60户时会稍紧张,超过60户会很不方便。对于每单元有两台并联电梯的住宅,这个数值可以放宽30%~50%,所以,根据住宅消费品质决定电梯数量是公共设施匹配的首要方面

其次,公共交通空间(包括大堂、候梯厅等)的面积也是公共设施的一个方面,对于面积较小、品质相对较低的住宅,较小的公共交通面积可以有效提高得房率,而面积较大、品质较高的住宅则希望有较宽敞的公共空间来匹配舒适的生活,有条件的豪宅还可以考虑电梯直接入户。综合考虑公共设施、平衡舒适性和经济性的关系,对于设计一个好的住宅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六、结语:

住宅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匹配”的住宅好比一个比例协调、长相端正的人,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不坏的。除了规范,多研究住宅设计的内在规律、提高住宅设计的合理性,是建筑师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2]《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17.

猜你喜欢

起居室匹配卫生间
一家公司的卫生间能有多惊艳
我帮你上卫生间
创新学生公寓:可持续设计的新方向
低碳达人
住宅起居室设计新发展研究
中职学生职业性向测评维度与就业岗位匹配研究
基于新型双频匹配电路的双频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适老化起居室空间设计研究
工程车辆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功率匹配及优化分析
气质类型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