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微秀”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2019-09-10孙丽君
孙丽君
【摘要】本文立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的设立,探讨实施校本课程的目的、过程,并分析基于学科特色的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校本课程 信息技术 微信公众号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一个外来语,最早出现于英、美等国。“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白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为了贯彻这一校本课程的理念,身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笔者开始寻找与开发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校本课程。
家校联系是传播校园信息与学校宣传工作的重点所在,其方式长期以来局限于校报、宣传版面等传统手段。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下,这些传统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校园信息的传播要求,学校宣传工作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打破原有的观念和格局,而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随着智能手机日益普及,微信作为新兴的通信软件,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这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无论从经济、宣传力度,还是操作可行性方面来说,都是校园官方媒体的首选,占据当下校园宣传的首位。而在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后,谁来制作平台内容,如何制作平台内容,以及制作哪些平台内容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能把这些问题与校本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微信平台内容的制作和推送,不但体现了学校中人在学校中解决学校问题的校本理念,还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拓展知识面,并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学以致用,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树立目标,创设“指尖微秀”校本课程
学校微信公众号建立之初,随着各个板块内容的确立,学校教师成为微信内容制作的主力军。学校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日日更新,使家长们能及时看到学生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而学生也能通过这一渠道及时向家长更直观、更全面地展示了自己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了平台作为沟通桥梁的作用。微信内容从简单的图文到加入音乐、视频,图片的获取从网上下载到自己拍摄,制作排版从简单的格式到精心设计,教师们不断探索与实践,推送的内容与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或许是因为新媒体的独特魅力,又或者是教师们这种敢于创新的劲儿吸引了学生,当笔者透露出让他们参与微信内容制作的意向后,得到了许多同学的积极响应,很多人课内外都有向笔者表达想参与微信制作的诉求。于是经过跟校领导的协商与申请后,一个主要由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高年级同学参与的校本课程——“指尖微秀”社团就这么成立了。
二、选取工具,培养微信内容制作能力
解决了“谁来制作”这个问题后,“如何制作”就成了接下来解决的重点。制作微信的编辑器有很多,虽然学生都是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的高年级学生,但毕竟从未接触过这类软件,因此微信编辑器的选取首要遵循的就是易操作的原则。在综合考量了多个微信编辑器后,笔者选取了“秀米编辑器”作为制作微信内容的工具。这是当下较为流行的一款编辑器,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易操作的前提下给予了编辑者在设计版面和模板上更大的自主权。
选定编辑器后,接下来就是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了。利用每周一次的校本课程,在开始的几节课里,笔者带领学生一起熟悉和练习秀米编辑器的操作方法。意料之中的是,学生出于对自己能编辑微信内容的认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主动性,这使得校本课程设立的初衷得到了最大限度地体现。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还发现,虽然以前未曾接触过编辑器,但实际操作中用到的很多技术仍然是来源于平常信息技术课程中所教授的内容,这一发现使学生意识到了日常信技课程的实用性,也使得这批学生在平时的信技课中的学习更为认真,并通过这批学生的示范作用,激发了更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是一个意外之喜。基于兴趣之下的学习使得学生的钻研劲头十足,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部分学生对编辑器的编辑能力甚至超越笔者这个辅导老师,他们不但会利用平台现有以及定期更新的版面和模板,需要时甚至会自己制作符合自己想法的原创模板。制作能力的飞速提升使笔者决定将学生正式制作平台内容的时间提前。
三、转换角度,选择微信内容制作方向
相较于“谁来制作”和“如何制作”,“制作什么”才是微信公众号平台能否发挥作用最关键的部分。不同于教师的选材,在内容选择方面,学生们有着自己的着眼角度。他们首先从“学校安全与健康”和“家长课堂”这两块内容着手,考虑学生的健康方面应该注意什么,校园安全又应该注意什么,需要家长用怎样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更有效。换个角度来思考,让学生们自己做主来制作,教师适当辅导和把关就行。
选定内容后,学生们制作微信的积极性很高,除了主动去探索秀米编辑器如何运用,还会根据制作内容选择更合适的排版,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制作,不断精益求精。此外,每个制作微信的学生在微信内容下方都会展示个人照片,并注明班级、姓名,因此每次微信的发布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制作学生极高的肯定,除了收获荣誉,也让他们更加充满自信。
由学生亲手制作的微信内容,由于贴上了“学生制作”的标签,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度。除了相关家长有了更多的关注热情,“自家孩子制作”这份荣誉感也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动力去宣传和推广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及其内容,这也极大地扩大了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面。而基于“学生角度”的微信内容,既引发了学生更多的共鸣,也使得家长能站在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二者的沟通多了一个渠道,也多了一些理解。这让“家校联系”这一设立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功能得以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宣传工作进一步落到了实处。
四、“指尖微秀”校本课程实施的意义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课程的设立,一方面扩大了校本课程的涵盖范围,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和深入开展,同时也为学校处理具体事务提供了直接的帮助。
“指尖微秀”校本课程设立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贯彻学校中人在学校中解决学校问题的校本理念,沟通家校,宣传学校,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其示范作用,带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受限于小学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学生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知并不让人感到乐观。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兴趣。通过“指尖微秀”校本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得到了非常直观的展示,在部分学生的示范作用下,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乃至趣味性,这为日常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课堂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因此,个人以为,校本课程的实施,首先应该立足于其学科特性,但最终目的是要回归学科,服务学科,这才是校本课程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張雪梅.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范例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3]郁宏洋.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学生学习实际[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