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家庭教育形态研究
2019-09-10付淑娟
付淑娟
摘要:在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下,面对知识与日俱增的小学生,家长必须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结合子女小学时期的成长变化特征与需求,不断调整有效的教育形式和采取适当的教育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我成长健康、有序发展,并能正确构建出与之年龄相对应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以此为引导,使全体小学生均能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形态研究
一、自我控制能力与家庭教育形态
家庭教育对自我意识发展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简单来讲,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人对自身行为意识的控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尤为关注孩子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可以从小加强学生自我控制意识,并在长期坚持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如果家长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也可以由此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反,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总为孩子做决定,不仅会限制他们自我思考能力的形成,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自主独立性。因此,在小学阶段,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要加大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力度,注重结合小学生成长需求,提出具有针对I生的教育措施。
案例1:现如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祖辈、亲戚、叔叔阿姨等家人的宠爱,事事过于依赖父母,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家长进行“能力培养”会议沟通,一方面向他们传递培育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可以选择的教育方式,如早睡早起、生活自理、爱护环境等,这些习惯都可以在一定意义上锻炼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长此以往,势必可以为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让小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自我评价能力与家庭教育形态
小学生评价能力不仅包含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也指学生的自我评价。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家长在评价小学生时,一定要客观且公正地去说,决不能为了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失去评价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不能过高标准地批评孩子。通过公平公正地评价小学生,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而且可以在认可与批评中解决不足,以此在学习与成长中不断完善自我,并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结合近年来小学生成长情况分析,家长在评价的同时,要掌握好尺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展现评价优势的基础上,为未来小学生正确评价自我提供有效依据。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以此在构建自我评价意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三、自我信心建立与家庭教育形态
自信心既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同时也是一个人重要品质、个性和自主精神的基础组成部分。一个拥有自信心的小学生,他会相信自己可以在不断努力中达到预期结果。因此,培养自信心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而言至关重要。从家庭教育形态分析,家长对小学生自信心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在刚接受启蒙教育阶段的小学阶段,家长对他的孩子每事每时都能进行不问断的鼓励性教育,都能在各方面非常注重调动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那么这个小学生所拥有的自信心将远远超过其他孩子,此时不管是参与活动还是解答问题,都可以取得优异成绩。由此可知,家庭教育及所选形态对小学生自信心培养及学习品质形成都大有裨益。
案例2:正在上三年级的明明是一个心思细腻的男孩,平时在课堂中很少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班主任在了解这一现象后多次与明明的父母沟通,希望可以在家庭教育方面培养他的自信心。因此,周末父母带着明明来到了菜市场购买苹果,爸爸妈妈鼓励他自己去和果商沟通。明明一开始不愿意去,但受到父母的鼓舞,不仅买到了喜欢的苹果,而且他还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帮助果商解决了找零钱的“难题”。回到家中父母纷纷称赞:“明明真棒!你是怎么做到的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只要有机会父母就会让明明参与其中,并鼓励他自主交流、自我决断;再加之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激励配合,长此以往,明明逐渐找回了自信心,并开始在课堂问答中崭露头角。所以,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形态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做^做事的自信心,而目还可以为小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自我教育方式与家庭教育形态
對于刚步入校园的小学生而言,随着基础知识的与日俱增,他们的思维意识也越发完善,并由此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想法。因此,家长在与小学生沟通交流时,要将他们看作独立的个体,正确掌控他们的思维变化,并在他们遇到问题或产生错误观点时进行及时指导。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父母在教育指导时必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及时发现他们身上潜藏的不良隐患,并向他们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保障他们可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教育意识,从而厚积薄发、受益终生。
五、结语
综述概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缺一不可。因此,在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下,面对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小学生而言,家长必须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结合子女小学时期的成长变化特征与需求,不断调整有效的教育形式和采取适当的教育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我成长健康、有序发展,并能正确构建出与之年龄相对应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以此为引导,使全体小学生均能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责编: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