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也可以“读”起来

2019-09-10张新霞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段小数语感

张新霞

朗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大声朗读对于学习记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语文和英语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但是你知道吗,朗读对数学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长久以来,人们都一直传统地认为数学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做练习题而已,数学课堂就应该保持严肃与安静,殊不知都忽略了朗读对于数学的重要性。朗读是公认的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数学也有自己的语感,所以适当地朗读可以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一、逐字逐句读,读懂概念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 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并且针对不同学段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与内容。在第一学段(1~3年级)中,就有流传了千百年的“九九乘法口诀表”。100个数学老师会有100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无一例外地都要求学生会熟练背诵此表。怎么能又快又好地把口诀背诵出来呢?在一些小窍门的基础上,大声朗读的作用就出来了。

同样地,在第三学段(7~9年级)中,关于同类项这种字数比较多,且比较绕口的定义,一定要让学生大声地读出来。读一遍后大多数学生可能还是懵的,那读两遍三遍后,再配合老师的讲解,绝大多数学生就能接受了。原来判断两个单项式是不是同类项,除了需要看它们的字母是否完全相同,还需要看相同的字母的指数是否也相同,重点在相同的字母的指数相同。如a2b3与a3b2虽然字母相同,但是相同的字母所含的指数却是相反的,所以这两个单项式就不是同类项。经过大声地朗读两三遍之后,老师再简单点拨一下,学生就能理解了。

二、带着问题,读懂题目

第一学段(1~3年级)时,学生刚识字,对题目特别是应用题的字面意义不是很理解,这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大声地把题目读出来。如: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一共还有几只羊?这种类型的题目出现的名词、数字比较多,一开始是羊,跑的是白山羊,来的是黑山羊,问题是还剩几只羊?对于刚进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点绕口,这时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大声地把题目读一遍、两遍。老师只需再点拨一下:白山羊黑山羊都属于羊,这道题即可迎刃而解了。

又如第三学段(7~9年级)中,学生已经是初中生,对于字面意义都能认识,但仍有许多同学失分在绕口的应用题上面。如:暑假期间,小明和父母一起开车到距家200千米的景点旅游。出发前,汽车油箱内储油45升 当行驶150千米时,发现油箱剩余油量为30升。

(1)已知油箱内剩余油量y(升)是行驶路程x(千米)的一次函数,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油箱中剩余油量少于3升,汽车将自动报警。如果往返途中不加油,他们能否在汽车报警前回家?请说明理由。

对于这种题目数字较多,符号较好,问题较多的应用题,很多学生第一感觉是“怯”。往往这时,如果要求学生把题目大声地读出来,多读两遍,学生对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就很熟悉了。解(1)略,如(2)问中,“往返不加油”,可以知道往返就是200*2=400千米,得x=400,由此可得y=-110 x 400+45=5。题目已知“油量少于3升将自动报警”,而此时y=5,要大于3,所以汽车不会报警。将题目读懂,读透,其义自见,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带着思考,读出语感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将“理解定义并掌握”作为重点,对于数学语感的培养却很少提及。什么是数学语感?它不同于语文和英语的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数学语言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能力,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综合能力。数学语感需要对数学语言进行理解、分析和体会。它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准确理解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之间的互相转化 由数学语言产生联想。

首先教师要意识到数学语言所具有的特征和作用,然后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看上去简单而又能引领数学本质的、受学生欢迎的习题,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和发现数学语言的特征和规律。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两两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数学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数学语言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许多学生在做数学题时,理解不了题意,或者理解题意发生了偏差,最后解决不了问题,这都是因为学生的数学语感不够。因此我建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多让学生大声朗读,读定义、读题意,注重朗读能力训练,突出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逻辑性,不断引领学生,使学生形成敏锐的数学语感,从而学好数学。

四、带着感悟,读出乐趣

与语文和英语需要大篇幅朗读不同的是,把数学概念和定义作为朗读重点主线推进,不是让学生死读傻读,而是着眼于三维目标和数学教学的诸多任务,实行“横向联动”,在朗读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整体关照,将内容理解、认识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等一一渗透落实。例如,第二学段(4~6年级)时,《小数化为分数》的教学中,前期教学铺垫后,不妨让学生来熟读一下小数化为分数的定义: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先让学生大声朗读两遍,再举例:怎样把0.25化为分数?可以让学生对照定义:分母是100,分子25,这个分数就是25100,再約分就是错误。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小数化为分数的算法了。

古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数学课上如果由老师一味地讲,不讲究授课形式的多样化,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很枯燥的事情。所以,“读起来、活起来”的数学课堂必将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也可以由老师提出要求来读。当然,我们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而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朗读的层次性。这样也能激发学生朗读数学的兴趣。

总之,数学教学中语感的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让课堂活起来的数学课是失败的课。读定义、读概念、甚至读题目,必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正是强调读的重要性。因此,给朗读以时间上的保证,使朗读成为数学课堂的“新亮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

猜你喜欢

学段小数语感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失踪的小数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语言与言语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
小数精灵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