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刍议

2019-09-10金晶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金晶

【摘要】:新课改要求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从新课改的要求来看,朗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可以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文章的认识,还可以达到陶冶情操,激发想象力等教学目的,应该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本文就小学朗读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 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情感特点等决定了开展朗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内的各题材文章产生一定理解和领悟。【1】尽管朗读教学对于培养语感增强对文章的领悟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可是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很少有教师以朗读为主题,开展专门性的教学活动,大多教师把朗读融入阅读教学中,为了达到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随机性的安排朗读,读是为了理解,读是为了文章而服务,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并没有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它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被应用于語文教学中,这种片面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朗读教学的质量,无法让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理念,让朗读回归本身,充分发挥朗读教学应有的价值。

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朗读时间极为有限

小学语文课堂的时间为45分钟,其中分配给朗读教学的时间很难达到5分钟以上,多数时间都用于教师讲解知识内容。朗读教学仅占课堂教学的11%,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朗读技巧,难度可想而知,教师只能“蜻蜓点水”,让知识“略微带过”。在课堂教学中,关于朗读的教学策略通常是略读、齐读和精读,教师分配朗读任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理解文章,朗读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性的辅助手段而存在,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要求学生一起朗读文章,学生读过一遍,已经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并且一些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他们被文章中父亲的语言、动作所感动,一旦学生的情感被带入,再朗读文章时就可以称之为“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是教师在此时“浅尝则止”直接进入课文的内容学习中,丢掉了朗读训练的最佳时机。

2.朗读训练的目的不明确

在朗读学习时,学生只是奉行“唯命是从论”,即教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让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不会主动思考“为什么”和“怎么读”,所以他们的朗读目标并不明确。从教师的角度看,多数教师认为朗读只是教育的一个途径,语文考试并不会涉及到朗读,因此朗读并不是重点的教育内容,所以教师不会专门的制定朗读训练目标,在教学中需要配合朗读教学时,随机安排朗读,因此朗读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教师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师生之间对于朗读都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这将直接影响到朗读训练的实际效果。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方法

1.提高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时长

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难达到5分钟以上,仅占单节课程的11%,为此教师要适当的提高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时长,确保学生都可以得到朗读锻炼。教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朗读机会,用自由读、小组读、角色扮演读等各类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学生朗读时,要求学生融入真情实感,读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随意的读。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父亲的语言应该表现出坚毅、坚强、“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因此在朗读时就应该采取肯定的语气,读的果断坚决,而不能声音低、节奏慢、语句不连贯,否则将会给人产生情绪低落的效果,这样将违背于作者的写作意图,让文章中父亲的形象大打折扣。把感情融入朗读之中,需要教师提供充足的朗读时间,因为人的情感是调动起来的,而不是拿起课文就马上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时长。

2.丰富朗读形式、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朗读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充满感情的朗读可以把听众带入自己的情感世界中,让听众跟着自己的语调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给听众带来艺术性的视听享受。为了让朗读充满艺术性,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积极的创新教学策略。在朗读时,教师可以配合背景音乐,音乐本身就可以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根据朗读内容灵活的选择背景音乐,比如在朗读《题西林壁》时,教师就可以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背景,营造出古典意境,把学生朗读的内容搭配背景音乐,可以呈现出画面感,增强朗读的震撼效果 还可以运用情境导入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即将朗读的文章充满兴趣,迫不及待的朗读。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三国时期,诸葛亮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收集到曹操的上万支箭,在学生看来,这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如何做到充满兴趣,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朗读文章,学生会带着疑问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锻炼了朗读水平,还进一步加深了文章的理解。

3.及时的进行点评

朗读也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的重视朗读教学,认真的倾听学生的朗读内容,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的纠正,学生朗读完毕之后,要及时的进行点评。某些学生朗读时不能融入自己的情感,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设身处地的去思考文章的内容,自己不再是文章的旁观者,而是见证者,甚至是参与者,从这个角度进行朗读,就可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某些学生由于基本功不扎实,在朗读时出现读音错误,教师要第一时间纠正,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朗读 某些同学在朗读时读不出节奏感、找不到抑扬顿挫的感觉,教师就应该直接指出学生的问题,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品味作者的情感,注意标点符号,在逗号、句号时要有所停留,在问号出现时要读出疑问的语气等。

三、总结

小学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缩小朗读的适用范围,不能把朗读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性手段,而要尊重朗读本身的应用价值,让朗读教学回归本位,为此教师要积极的研究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淑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开展与教学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4):220-221.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