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0号选育报告

2019-09-10魏孔梅张克厚杨继忠张平珍罗健科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产优质春小麦选育

魏孔梅 张克厚 杨继忠 张平珍 罗健科

摘要: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0号(原代号SPYC8-1)为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春小麦银春8号搭载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经太空诱变,多年选育而成。2014 — 2015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7 979.7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57%。 2016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7 701.3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72%。银春10号属春性普通小麦,生育期94~103 d,株高85~96 cm,平均穗粒数38粒,平均千粒重48.6 g,容重830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5.1 g/kg,湿面筋293.0 g/kg,沉淀值31.5 mL。轻感条锈病、白粉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良。适宜在甘肃沿黄灌区、河西灌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春麦区种植。

关键词: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0号;高产优质;选育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9)07-0001-04

Abstract:Yinchun 10 (the original code of SPYC8-1) is a new spring wheat cultivar bred by Baiyi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fter years from spring wheat cultivar Yinchun 8 which was boarded on the first Chinese seed-breeding satellite, Shijian 8, and produced space mutation. In 2014 — 2015, the average yield in 2 a 10 sites (times) was 7 979.70 kg/hm2, 8.57%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Ningchun 4 in Gansu Spring Wheat Regional Test. In 2016, the average yield of 5 pilot was 7 701.30 kg/hm2, 6.72%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Ningchun 4 in Gansu Spring Wheat Production Test. Yinchun 10 is a common spring wheat cultivar, the growth period is 94~103 days, the plant height is 85~96 cm, the average grain number is 38 grains, the average thousand-grain-weight is 48.6 g, and the volume-weight is 830 g/L. The grain protein(dry base) content is 145.1 g/kg, wet gluten content is 293.0 g/kg, zeleny sedimentation value is 31.5 mL. Yinchun 10 just a slight infection stripe rust, powdery mildew, high yieid and stabie yield, wide adaptability, excellent quality.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Hexi Irrigation Area in Gansu and similar ecological areas.

Key words:Spring wheat;New cultivar;Yinchun 10;High-yield and high-quality;Breeding

小麥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33.3万hm2[1 - 3 ],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压粮扩经、压夏扩秋及玉米制种面积的增加,加之小麦种植效益较低,小麦播种面积不断压缩,已低于100万hm2[4 - 5 ],对全省主粮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小麦播种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单产是弥补小麦播种面积下降的重要途经[6 ]。甘肃小麦单产近年来基本稳定在2 775 kg/hm2左右,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的提升余地[5 ]。努力提高小麦单产,选育高产、优质高效的小麦新品种是育种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对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多年研究,选育出了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0号。 201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银春10号,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70004。

1   选育经过

银春10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春小麦银春8号搭载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 “实践八号”,经太空诱变,多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6年由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种子,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中心审查,搭载于我国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卫星在轨运行15 d(9月9日至9月24日),于2006年9月24日在四川遂宁成功返回,搭载种子顺利回收。2007年开始地面选育,在变异群体中选择变异单株,形成选种群体,以后继续进行单株选择,直至选择出稳定品系,开始参加品鉴试验、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具体选育经过如下。

2006年:银春8号种子卫星搭载。

2007年:开始地面SP1代选择。从YC8中选择变异单株形成选种群体。

2008年:开始地面SP2代选择,代号SPYC8,形成选种群体。

2009年:开始地面SP3代选择,代号SPYC8-1,表现优良,形成稳定株系。

2010年:开始地面SP4代选择,对SPYC8-1进行株系观察,表现优良,形成稳定品系。

2011 — 2012年:参加品鉴试验。

2013 — 2014年:参加品比试验。

2014 — 2015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

2016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

201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11 — 2012年在白银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场进行的品鉴试验中,银春10号2 a平均折合产量6 736.9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20.2%。其中2011年平均折合产量6 706.5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20.45%,居54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12年平均折合产量6 767.2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9.94%,居28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

2.2   品比试验

2013 — 2014年在白银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场进行的品比试验中,银春10号2 a平均折合产量6 872.4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67%。其中2013年平均折合产量6 789.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9.24%,居12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14年平均折合产量6 955.6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14%,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

2.3   区域试验

2014 — 2015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银春10号2 a 10点(次)有9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增产点率为90%;平均折合产量7 979.7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57%。其中2014年平均折合产量8 263.9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0.90%,居13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2015年平均折合产量7 695.4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18%,居11个参试品种(系)第5位。

2.4   生产试验

2016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银春10号5试点折合产量5 370.15~ 9 049.5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3.70%~10.55%;平均折合产量7 701.3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72%,居5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银春10号属普通春小麦,幼苗直立,叶色深绿,生育期94~103 d,株高85~96 cm。长芒、白穗、长方穗形,穗长8.5~9.6 cm,穗粒数35~42粒,平均为38粒。籽粒椭圆形,白色、角质,千粒重42.60~55.26 g,平均48.60 g。熟性适中,株型紧凑,穗层整齐,成熟期落黄好,综合性状优良。

3.2   抗病性

2015年經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兰州温室进行苗期混合菌接种鉴定和甘谷小种圃成株期分小种鉴定,银春10号苗期对混合菌表现感病,成株期除对贵22-14免疫,总体抗病性表现感病,但严重度均在20%以下,病情相对较低。

3.3   品质

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银春10号容重830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5.1 g/kg、湿面筋293.0 g/kg,沉降值31.5 mL。经粉质仪分析,吸水量61.9%,形成时间7.9 min,稳定时间7.0 min,弱化度121 F.U,粉质质量指数118 mm,评价值66,最大拉伸阻力425 E.U,延伸性167 mm,能量92.6 cm2。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中强筋小麦质量标准,适宜加工面条、饺子、馒头等食品。

4   适种区域

适宜在甘肃沿黄灌区、河西灌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春麦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平衡施肥, 施足底肥

播前施足底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配合。一般施N 225~270 kg/hm2、P2O5 90~135 kg/hm2、K2O 60~75 kg/hm2,同时配施优质农家肥30 000~45 000 kg/hm2做基肥。

5.2   适期早播, 控制播量

早播早发芽,有利于幼苗根系生长。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4 °C左右时可顶凌播种,沿黄灌区3月上中旬播种,河西灌区3月中下旬播种,播后及时镇压保墒。适宜播量为634.5万~702.0万粒/hm2,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播种时每种植8~10行小麦留1宽行,有利于光合作用和通风透光,也便于后期田间管理。

5.3   节水灌溉, 合理灌水

适当控制灌水,实施节水灌溉,可降低生产成本,又有利于防止倒伏,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育期灌水3~4次,分别在3叶1心期、拔节期、抽穗灌浆期和乳熟期。灌苗期水时(3叶1心)视苗情追施N 48~70 kg/hm2。适时灌好麦黄水(乳熟期),确保千粒重的提高。

5.4   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杂草和病虫害,并且注意用药剂量,以防对小麦产生药害。蚜虫用10%吡虫啉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黑穗病播前用种子量的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拌种防治。

5.5   适期收获

蜡熟后期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防止霉变。

参考文献:

[1] 杨文雄,杨长刚,王世红,等.  甘肃省小麦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J].  中国种业,2017(10):14-18.

[2] 杨文雄.  中国西北春小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3] 杨祁峰,柴宗文,李   福,等.  甘肃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2008(7):45-47.

[4] 化青春,杨文雄,袁俊秀.  甘肃省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16(5):64-66.

[5] 刘效华,虎梦霞,王世红.  甘肃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甘肃农业科技,2010(7):48-49.

[6] 马小乐,李葆春,孟亚雄,等.  春小麦新品种甘春26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9(2):1-3.

(本文责编:杨    杰)

猜你喜欢

高产优质春小麦选育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春小麦播种发育期、理论产量与气象要素关系
绿色农产品春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慢慢生长
克什克腾旗旱地优质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葡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浅谈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