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2019-09-10陈庆颖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国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庆颖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要在全社会转化成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需要萃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汲取中华文明思想成果,唤醒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归属感与价值认同,从而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汇成中国精神,创造中国话语,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成为现实。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与民族需要某种核心价值来凝神聚气,以期达成社会共识,成为其共同的时代追求与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时代之需落地生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勇力擎起时代精神的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一、萃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广义的说,就是人化,是人类创造、经验、成果积累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各族群文字、语言、习俗、观念等不断交流碰撞,从而繁衍形成一以贯之、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华文化则滋养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萃取传统文化精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路径。

(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被描述为“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礼记·礼运》)天下为公,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这既是先民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最初设想,也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终极愿景。

(二)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经历了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从重民轻天到民贵君轻这样的发展历程。《尚书·五子之歌》里记载“民惟国本,本固国宁”,老子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至明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荀子·哀公》记录了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将君臣关系以舟与水作喻,意在强调重视人民的力量,尊重人民的意愿。诚然,在古代社会,这一思想囿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维护百姓利益,但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这种朴素的民本思想、人本思想哺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民有、民治、民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成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权力,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内容,推动了我国民主化发展的进程。

(三)传统文化中的仁者之心

“仁”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是数千来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礼记·经解》认为“上下相亲谓之仁。”,主张“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中国古代思想家更多是从道德层面阐释“仁”的内涵。孔子认为“仁”是人的信念,“克己复礼为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的“仁”是自爱、爱人、自尊、正义、忠诚、宽容等道德风范的结合体。

二、用中国精神之力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更为宽广更具有时代风范的共同价值追求,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理念和个人价值规范来实现国家精神、社会精神和个人精神的有机统一,从而构筑了民族、社会、人民三者有机结合的价值设定所内生的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一)中国精神之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脊梁。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始终贯穿着恒久长存的爱国主义奋斗精神。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前仆后继、顽强奋斗,“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先后取得了人民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二)中国精神之改革创新

中国自古即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改革创新意识等思维智慧。在这样一种变通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历史上出现了商鞅变法、贞观之治、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或成或败的变革。这些变革极大推进了时代的发展。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再到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383亿元、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短短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14—10-28.

【2】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王蒙.王蒙谈文化自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

【5】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Z].北京: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6】走向文化强国的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