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民族大融合对敦煌莫高窟艺术风格的影响

2019-09-10郭巍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莫高窟艺术风格壁画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前秦苻坚建元2年(公元336年)。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经过历代的兴建形成了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与民族文化的艺术地。而南北朝时期与隋唐时期是莫高窟艺术风格转变较为鲜明的时期,从时间上看可以说是莫高窟建造的早期与中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北方少数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南北朝时期的石窟,由于受到民族融合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受到了西域和汉族文化影响,云冈佛像受西域造像艺术影响。保留较多的印度佛教艺术风格,佛面方圆.两肩齐平.深目高鼻.衣纹厚重凸起,线条简洁,是典型的胡人形象。龙门石窟,无论佛像造型,还是龛饰壁雕,都具有中原文化特征。

敦煌是一座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光明之城”。敦煌从西汉起即为西域重镇,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标。丝绸之路的通畅使得中西和中亚及西方诸国的商业,文化交流得以发展。佛教和佛教艺术既是循此路线,经敦煌传入中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和交流造就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殿堂——敦煌石窟。既包括中原汉族文化,也蕴含了鲜卑,吐蕃,回鹘,羌,蒙古,吐谷浑等各民族文化;它涉及宗教,历史,艺术等多方面知识。记录了当时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信仰,保存了丰富的中外艺术形象。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就这样凝固在石窟内的雕塑,壁画,塑像中,并通过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创作,不断演绎着历史的变迁,书写了艺术史的不朽传奇。面对着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他们将佛国空灵与人间真实糅为一体,用线条和色彩与来访者对话数千年民族审美的转变。

十六国晚期(北凉)的洞窟,继承和发展了河西走廊汉晋文化的传统,同时由于敦煌与西域各国交流频繁,显现出明显的西域艺术风格。西魏洞窟开始出现中原艺术新风。以中国神话为内容,以秀骨清像为造型特征,注重神韵气度表现。隋代是敦煌艺术发展史上体现变革精神的活跃时期,在敦煌艺术的發展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到了唐代,则是敦煌艺术的黄金时代,彩塑千姿百态,壁画题材繁多,隋至唐前期经变画种类较少,后期种类变多,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敦煌莫高窟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艺术风格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政治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审美的转变。

南北朝时期的莫高窟造像、壁画并不多,以描述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佛本生故事画、宣传释迦牟尼平生事迹的佛传故事画以及说法图为主,如《尸毗罗王本生故事图》《萨那太子本生故事图》以及家喻户晓的《鹿王本生故事图》等等。主要在于宣传佛教思想。人物大多是菩萨、飞天、伎乐天、和药叉。形象偏向西域少数民族,人物清癯瘦削。供养人身着厚重多褶的高冠博服。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不追求色彩,以土红、蓝、墨绿、粉为主。偏冷调,用凹凸法渲染,外深内浅。线条勾画挺拔遒劲,整体给人一种充满了寂静神秘的色彩厚重有力又带有西域佛教的意境的风格。随着时间的流逝,莫高窟的艺术风格开始偏向文雅转变。

到了隋唐时期,莫高窟的艺术风格与之前有了很大的区别。首先是壁画上的佛本生故事减少,更多的是以经变和供养人为题材的壁画。开始画一些盛大的场面。如《法华经变》《弥勒经变》《西方净土经变》《宝雨经变》等等100多幅。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开始增加。供养人的画像增加并在整个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增大,佛教的画像面积缩小。隋唐的用色比南北朝时期更加绚丽、灿烂。通过新的晕染方法使画像更加立体和谐。人物线条也由铁线描变为兰叶描。线条更加圆滑流畅。壁画中的人物体态由清瘦变得丰腴。男性宽衣博带,气象雍容;女性体态丰满、艳丽多姿。连菩萨也是端庄文静,光彩照人。整体以暖色为主,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感觉。

同时,艺术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南北朝时期的敦煌莫高窟艺术风格到隋唐时间的艺术风格的转变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民族政治方面来看。南北朝时期,多个国家并立存在,相互之间争斗不断,并且各国内部也是十分不稳定。北方被少数民族占领。在异族的统治下人民精神不安,虽然有“北魏孝文帝改革”施行了一些汉化措施,但这并不能消除百姓心中的惶恐。而南方内斗不断,篡权夺位屡见不鲜,加上北魏少数民族入侵的阴影笼罩。人们急需心灵慰藉。而佛教故事让人信因果轮回,求来世,有利于安抚人心。在社会压力下,那些壁画、佛像一个个庄严肃穆,又略显慈悲,令人信服。土红蓝绿的冷淡色调不仅反映人们的内心,也符合人们心中对于神佛不食人间烟火,游离于世俗之外的想象。而隋唐时期则与之截然不同。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安定。政治上隋文帝“开皇之治”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中间没有经历过像南北朝那样的大波折动乱时期。社会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安定的状态。百姓心中对于佛教的心里诉求不多。所以佛本生故事减少,中国传统神话和供养人的画像增加。

在经济上,南北朝时期战争频发,国家动荡,民生凋敝,反映在壁画上就是人物穿戴相对朴素,供养人少,画像场面小,画风带有佛教的异域风情,风格厚重,不追求色彩的绚丽。而隋唐时期则不同。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又开凿了京杭大运河。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现实的美好,不再求来世。因此供养人壁画多了起来,人物的衣着打扮也由朴素到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壁画更多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菩萨也变得窈窕可爱温柔可亲,有几分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之美。人们开始追求绚丽的色彩。受经济对外交流的影响,西域的晕染的色彩手法传入,使壁画色彩更加绚丽立体、和谐。一些讲经,飞天的宏大场面出现反应出当时人们心中歌舞升平的盛世之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民族大融合使不同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交流得更加密切。 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为隋唐时期的繁荣统一准备了条件。正因融合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优秀文化,使得莫高窟文化从南北朝到隋唐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直至隋唐繁荣鼎盛时期,莫高窟文化发展到了顶峰。

最后是民族艺术在文化上的转变南北朝时期受顾恺之等东晋画家的影响,人物刻画是秀骨清像。衣褶以铁线描为主,人物肢体用圆润的线条刻画。整体显得刚硬有力又不失柔和。色彩技法上用凹凸渲染,外深内浅不追求色彩过渡不够自然。而隋唐时期,人们追求富裕的生活,现实的美好。绘画风格偏向吴道子,不论是衣褶还是肢体都一改之前的铁线描。改为用兰叶描,整体更加圆滑细腻有吴带当风的感觉。同时,也更加的偏向对现实生活的刻画和想象。因此隋唐壁画上的供养人多了起来,大多锦衣华服排场宏大。菩萨,佛像也与现实生活里的人有了更多的相似点。

敦煌是一个地理概念,文化概念,也是一个思想概念,更是一种文明象征。想一想,一千多年前,来自古希腊,古印度,古波斯等世界文明和中原文化在敦煌碰撞,交锋。从汉,南北朝一直到隋唐五代,宋辽西夏,终于被相互宽容,相互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文化现象。在敦煌的壁画上,我们可以看到,同一面墙上有来自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符号和思想。他们巧妙的被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比如,来自爱琴海的太阳神和东方的西王母竟神奇的出现在同一片天空里。而当时生活在敦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而能和睦友好的生活在一起,跟民族與文化的融合背景有着民不可分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是民族社会生活的反射,一定时期的艺术风格反应出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由此反推,艺术受当时社会历史的影响。整体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造像从深受印度犍陀罗风格和笈多艺术的影响逐渐向汉地风格转变,从而对后数百年来北方少数民族的审美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的云冈模式逐渐过渡到后来的“秀骨清像”风格。明显是分别受印度与汉族地区陆探微画风的不同影响。云冈模式时期,造像粗犷,气势雄浑,风格古朴,神态安静内敛,到后期的秀骨清像时期,则面相较瘦,削肩体长,形象俊秀,风格飘逸。这与北魏后期的社会风气与大环境有直接关系。从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这段历史期间,人们所经历的从战火连天到和平安定;从民生凋敝到生活富足;从佛教盛行到三教合流到最后独尊儒术;从审美观念由以瘦为美到以胖为美;从老一代画家画风的没落到新一代画家画风的崛起,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西域等外来文化传入。人们从南北朝到隋唐在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所经历的一切变化,共同推动了从南北朝时期的敦煌莫高窟艺术风格到隋唐五代时间的风格和整个北方民族大融合时代审美的转变。

作者简介:郭巍 男 大学教师 硕士研究生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莫高窟艺术风格壁画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三观壁画
莫高窟的诞生(上)
“反美”壁画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探访莫高窟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飞蛾”修复壁画忙
莫高窟里看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