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国企深化产权改革的新思路
2019-09-10王贤辉
王贤辉
我国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已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员,并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考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引领中国经济长期中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笫二大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在当前世界经济衰退中又成为经济复苏的新引擎。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国企仍然存在活力不足、效率低下、效益欠佳、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深化产权精准改革加以解决,使国有企业轻装上阵,继续引领中国经济保持长期中高速可持续发展,为實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我国国企产权是明确的,即国有(含国有控股,下同),但为什么还要改革呢,因为还有个致命的缺陷没有改掉,即产权没有人格化, 因而就没有人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损益和破产真正负责。私有制企业是产权人格化的,产权投资人是具有人格化的人,即产权所有人,而公有制的国企投资人是国家,没有人格化的投资人,只有投资人的代理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国有企业虽然也是和私有企业一样的治理结构,有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但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和董事都没有股权,是国家委派的产权代理人,而私有企业的董事长和董事都有股权,他们就是企业产权所有人。由于国企产权代理人不是国企产权的所有人,所以,企业盈亏,企业产权代理人没有盈亏,只是年薪多少有所影响,企业破产,董事长和董事不破产,只是国家损失。而私有企业则不同,企业盈亏就是企业产权所有人的盈亏,企业破产就是企业产权所有人破产,所以私企的董事长和董事是老板,而国企董事长和董事不是老板,国企的老板是国家。因为国有产权没有人格化,国企产权代理人与国企资产没有切身的损益关系,国有资产盈亏都是国家担当,所以就没有人对国有资产真正负责,这就是国企产权的致命缺陷,也是造成前述国企“活力不足,效率低下,效益欠佳,资源浪费” 问题的机制根源。
国企产权怎么改?
有人提出私有化,这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就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执政根基,所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动摇,而国企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之一,中国在坚持公有制为主导的同时,十分尊重市场在分配资源上的决定作用,国企的最突出优势就是能集中国家优势资源,攻克战略创新项目,能集中全民力量办大事,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高效和活力。同吋,历史也证明,今天的中国国有企业已是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壮大的顶樑柱,没有国有企业,就没有今天的強大中国。因此,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少数企业,必须是国企或国有控股。
有人又提出国企产权结构多元化或混合所有制,但仍然不能消除上述国企现存的缺陷,因为不管多元化或混合所有制,只要还是国有控股,则亦然,而且多元中的“元” 或混合产权中的产权,也多是公有股权,如果多元或混合到非国有控股,就不是国企了,是民企了,当然民企里国资也可参股,但仍然不是国企。
为此,笔者提出国企产权准人格化方案。什么叫国企产权准人格化?就是国有企业将1/3的国有产权(含国有控股的国有产权)卖给企业董事会成员和高管及员工持有,其中董事会成员和高管必须买持,员工自愿买持,股价由国资委组织国家合法的知名资深资产评估机构为企业每年评估一次,确定,个人持股比例,董事会成员和高管不得低于本人三年年薪数额,员工自主决定,但最多不得超过本人三年年薪数额,持股人如一时拿不出购买持股的全部资金,可以与企业签约分期分批用本人年薪抵还,员工也可以发明创造技术专利等量化作价持股,企业持股人所持股权不能对企业外人买卖,企业内员工可相互转让,企业持股人可长期持有企业股权并分享和承担相应的企业资产盈亏或破产的权利和责任,直至调离企业、离职、退休或死亡,由企业按当年资产评估价全额收购回归企业。
必须指出,国企产权准人格化的员工持股与现行企业的员工持股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的员工持股,是员工、特别是高管自已拿出真金白银出资而且是按当年的市场价购买的,后者的员工持股,是员工自已没有出资,是由企业划拨或奖励的,有的企业高管持有企业原始股也是以象征性的远低于市场价认购的,所以两者损益是大相径庭的,前者,企业同员工是利益共同体,一盈俱盈,一损俱损,后者不是,因为持股是无偿额外所得,而且数额有限,企业资产流失和盈亏破产都与其无大碍。
该方案的优越性是: 由于把国企变为国有权益与经营者和员工权益捆绑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损益同担,这样就从企业机制上确保有强大的自主动力,来激励企业高管及全体员工像私企老板一样自主把企业办好,因而既能保持国企股权的国有性质,又能使国有产权人格化,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落实到人,使国企资产有人真正负责。因而是一个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各自优点又排除其各自缺陷的最优化方案。
以上国企产权改革举措,如果都能落实到位,国企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将井喷而出,因此,笔者相信,举措落实到位之日,就是中国经济二次起飞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