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表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策略探讨

2019-09-10刘琨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戏剧表演策略探讨

刘琨

摘 要:戏剧是西方传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演员的基本功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一种西方的高雅艺术代表,传入我国之后,始终受到一定的欢迎和喜爱。但是由于戏剧并非我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所以我国的演员和学者对于戏剧的研究还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对人物的刻画和塑造不尽人意。本文主要围绕戏剧表演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策略和技巧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能够给戏剧表演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戏剧表演;人物形象塑造;策略探讨

前言:

戏剧表演是一种传统的西方艺术表现形式,广为人知的莎士比亚,就在戏剧一途有着较深的造诣,戏剧不同于影视作品,其服化道相对简单,主要通过台词和表演来交代內容,而戏剧的情节常常紧凑跌宕,对演员的临场发挥要求比较高,而不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演员的临场表演,实际上都需要演员平素对戏剧的剧本、人物的充分理解,并掌握一定的人物形象塑造策略和技巧。

一、戏剧表演与人物形象素材的联系

(一)在戏剧表演中展现人物特征

戏剧作为一个以语言和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法的艺术表现形式,人物是整个戏剧表演中的基础和重点。在一部戏剧作品中,可以只有一个人的独角戏,也可以是有几个几十个人的情节,但是不论怎样,这些人物都在剧本中有着自己的设定,戏剧的剧本创作多源自于生活,短暂的戏剧情节难以表现一个人物的全部特征,这就需要演员对剧中的人物形象充分理解和揣摩,站在人物的角度考虑剧情,甚至去了解剧情之外人物的成长和生活曲线,只有这样,人物才能从平面的剧本中跳脱出来,变得有血有肉,才能拥有自己的特点和生命。

(二)人物形象塑造需要借助戏剧表演手法实现

艺术源于生活,却有高于生活,在对戏剧中的任务形象进行刻画和塑造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来考虑,还必须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特定的戏剧表现手法,从而将人物的特点进一步的扩大化,让人物变得更加具有特色,才能让戏剧整体更加的深入人心。

(三)人物形象塑造传递剧情内容

对于戏剧的整体来讲,其中所有的背景、道具、服装、台词和表演,都是为了剧本服务的,是剧情整体的一个分支,在这样的角度来看,人物形象的塑造,其本质目的同样也是为了推进剧情发展,传递剧情内容,好的人物形象刻画和塑造,能够让人物在戏剧中的所有行动变得理所当然,在满足逻辑性的前提下,还能激发出矛盾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否则就会导致剧情浮夸、不实,让人生出抽离之感。

二、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对策

舞台作为戏剧表演的基础环境,承载着所有的舞台表演内容,表演者也是通过舞台这个环境将戏剧内容传递给观众的,在这个过程中,舞台的布局、背景、灯光、道具和音效,都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让人物变得更加的丰满,例如反派出场的时候,自带诡异的音乐,例如英雄登台的时候,背后充满圣光等等,表演者应当合理的对舞台上进行运用,达到相辅相成的程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舞台的设施布置也有了显著的发展,一些智能化的、机械化的设备出现在了戏剧表演中,给戏剧表演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增添了很多的色彩,这也就给表演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只有了解和熟悉舞台的功能和布局,才能更好的将人物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另外,表演者也需要利用自己更加饱满的情绪来让角色人物形象更加的立体,也能给观众带来更深刻的感染力。但是,表演者的情绪也要建立在对人物的理解和刻画之上,陈凯歌导演曾说过:“眼泪不是演员唯一的武器。”,虽然想哭就哭的演员比起那些必须借助眼药水才能哭出来的演员厉害的多,但是有些剧情,克制比嚎啕大哭更能让观众心有戚戚,因此,演员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情绪。

三、人物形象塑造中戏剧表演技巧

我们都知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戏剧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基本上也是符合这样的定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戏剧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是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人物原型的,对于角色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就是要考虑与人物原型的关系。既要避免被人物原型束缚,也不能完全脱离生活实际,这就需要表演者不断的在现实和剧情之间来回切换,合理的把握自己的表演尺度,这也就是表演老师们常常提到的表演技巧,在戏剧中也同样适用,既要防止表演不到位,还要避免表演时用力过猛。

四、以戏剧表演为例分析戏剧角色人物

语言,是戏剧表演中传达剧情内容、人物情绪,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媒介之一,所谓的戏剧语言,一般指的并不是狭义上的说话,在戏剧中的语言,是广义上的语言,包括台词、潜台词、肢体语言、表情等,演员在对人物进行塑造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些语言,如果只是干巴巴的对台词,那么肯定难以表现出人物当时的情绪和想法,就很难达成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

例如《雷雨》中,鲁侍萍见周朴园那段,两个人几乎没有任何肢体语言的展示,但是光凭借语言和情绪,就能够将整个剧情中人物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周朴园看见鲁侍萍的时候,先是淡淡的低声说:“侍萍,是你?”随即略带愠怒的说:“你怎么来了?”这句话是诘问的语气说出来的,听了周朴园的生硬的问话,鲁侍萍悲从中来,回答说不是我要来的,她的话说完了之后,周朴园更是精神紧张,马上逼问:“是谁派你来的?”这个时候的周朴园的情绪已经从愤怒中渐渐转变,变成一种更加微妙的情绪,听了这话,鲁侍萍更显悲伤,回答说:“命,不公的命指使我来的!”这里面的一问一答,就很好的诠释了两个人的关系和人物性格,一个强硬生冷,一个忧郁悲戚。

从《雷雨》中的这个案例我们能够简单的了解,戏剧中的语言,往往承载着人物的情绪,并有推动剧情发展的功能,是演员首先需要抓住的,而戏剧中往往还有一些潜台词和肢体语言,这些都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演员不断的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结束语:

总之,戏剧作为一种西方的传统艺术变现形式,人物塑造是其中的重点工作,相当考验演员的功力,我国对戏剧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体系尚不完善,而由于文化环境和语言习惯的差异,一味的照搬西方的理论是不可以的,因此要演员和研究工作者好好研究其中的各种理论知识,强化表演技能和人物塑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乙嫱. 探讨戏剧表演艺术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J]. 艺术教育,2018,(13):92-93.

[2] 和建元. 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研究[J]. 戏剧之家,2019,(04):29-30.

[3] 王丽娟.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之形体动作的重要性分析[J]. 大众文艺,2016,(13):272.

[4] 李蓓蓓,杨莉芳. 潜台词在戏剧表演中对塑造人物的作用探讨[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12):185-186.

猜你喜欢

戏剧表演策略探讨
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实施探讨
探讨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策略
融入戏剧声乐中的奥尔夫教学法
浅析戏剧表演中的感觉艺术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微表情在戏剧表演中对艺术真实塑造的作用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