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9-09-10杨阁
杨阁
摘 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来说,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发展的较低阶段,可塑性较强,便于教师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为3-4岁,3-4岁是人在幼儿阶段发展的关键期,许多能力,诸如言语能力等都是在此阶段迅速发展的,同样,此阶段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不可忽视
关键词: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 良好的行为习 惯使人终身受益,幼儿园是幼儿由家庭生活迈向社会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刚入园的幼儿是进行生活教育的最佳时期。
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来说,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发展的较低阶段,可塑性较强,便于教师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为3-4岁,3-4岁是人在幼儿阶段发展的关键期,许多能力,诸如言语能力等都是在此阶段迅速发展的,同样,此阶段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不可忽视。其次,进入幼儿园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幼儿园生活环境的制度化、集体化,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非常容易。但是,现在绝大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些小孩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受尽万般宠爱,特别是爸爸妈妈工作忙,需要家里的老人照顾的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孩子疼爱得不得了,老辈人教育孩子都是一些传统观念,他们认为照顾孩子主要的就是保证身体健康,能吃能喝,忽视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他们认为对孩子好,就是承包孩子的一切生活,这样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养成挑剔、蛮横、任性等习惯。刚入园的幼儿在集体生活中不能适应。所以,学习一些生活规则是非常需要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班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机,因为到了中大班后幼儿自主性萌发后就难管教和培养了,因此需在小班阶段把幼儿入园前的不良习惯纠正过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我们要了解幼儿需要培养哪些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为幼儿行为培养把握方向。
良好行为习惯包括:对于文明的行为习惯来讲,主要包括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生活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礼貌行为 习惯,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礼貌交往、文明举止等等。对于小班幼儿来讲,生活自理的培养很重要。 主要包括: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依赖、自己吃飯、刷牙、洗脸,自己走路、穿脱衣裤、鞋子。卫生习惯 包括:早晚刷牙、洗脸、漱口、饭前便后洗手、学习使用毛巾、手帕、纸巾,保持仪表整洁、手脸干净、 勤洗澡洗头、剪指甲等,不乱扔垃圾。礼貌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如:谢谢,请,对不 起等,学习礼貌做客,不打人骂人,不争抢玩具,乐意把自己爱吃好玩的东西与别人分享,乐意和人交往, 喜欢集体生活。举止行为习惯包括正确的坐、站、走的姿势,不挖鼻孔,不乱咬手指等,爱护玩具,爱护 幼儿的物品等。
其次,就是在掌握幼儿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发展方向,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与途径
利用故事、儿歌等孩子喜欢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模仿,所以我们老师可利用故事、儿歌等教育幼儿。例如: 《我是一个大苹果》, 通过儿歌教育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玩具送回家》则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要把物品归放好,除了儿歌、故 事,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教育幼儿,如:在厕所张贴洗手的过程图片,供幼儿模仿、练习,激发洗手的兴 趣,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儿歌、图片等,幼儿酒会非常乐意学习,不知不觉中就会形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抓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把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在一日活动的各项活动中,(如孩子们的进餐、午睡、游戏等)每个环节都可以贯穿着行为习惯教育。 饭菜掉满桌,争抢玩具,便后不洗手,不遵守游戏规则等,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利情况。例如:饭前 洗手,随机性较强,老师可以亲自示范,和幼儿一起洗手,边洗手边念儿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等, 小朋友就会很自然的跟着做了。慢慢的,就会养成洗手的好习惯。又如在区角活动中,各个游戏中又蕴含 着不同的行为习惯培养,如:游戏开始时搬小椅子,老师可提醒轻拿轻放,还可以以拟人化的口吻“抱小 椅子”等。游戏进行中,既有交往习惯的培养(娃娃家等),又有卫生习惯的培养(美工区等),游戏结 束后,还可以教育幼儿把玩具送回家等,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总之,老师一定要抓住有效的时机,机 智、灵活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 家园联系,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幼儿生活经验的源地,又有大家共同沟通,家 园双方教育保持同步,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可以向家长 宣传有关科学知识与方法,让家长明白其中的意义,放手让孩子去动手操作,愿意配合老师,在家也创设 环境,老师还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儿歌、故事,为家长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到我们的教育中来,同时,还 可以把家庭、社区资源引进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为趋早 性。人的良好行为习惯萌发于幼儿期,从小开始培养,易形成好习惯。 二为渐进性。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三为反复性。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常出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 不稳定。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而是贯穿于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 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要做的。我们老师(特别是新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积极创设环境,抓住一切时机, 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包括:“入园离园、进餐、睡眠、盤洗、穿脱衣服等环节。”“幼儿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是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一开始采用错误的教导方式,孩子就会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反之,会形成良好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会对孩子一生造成影响。作为幼教 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 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