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汪青川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研究策略兴趣教学小学数学

汪青川

摘 要:兴趣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关键所在,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十分有利,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在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他们数学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课堂主动性和效率的不断提升。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以三年级数学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产生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研究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不仅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还在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师在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后,开始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希望学生能够在趣味性课堂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进一步提升对数学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为以后打下坚实基础。

一、引用生活事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不管是大人还是学生都时时刻刻与生活产生着各种联系,在生活中既能够感知各种事物也能够学习到知识。新课改提出生活化教学理念以及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后,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尝试在课堂中引用生活中的趣事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化趣事中领悟和学习到数学知识,并且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理解学习数学知识对于服务生活的意义,进而激发其数学学习热情。

例如,学生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引用生活趣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上课,教师便拿出两张大小差不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说道:“同学们,上节课结束时有很多人对这两块四边形产生了兴趣,并且认为它们的面积一样大,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说明了理由,大家还记得吗?”学生点头,教师继续道:“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看似相近但实际却不同的现象,比如在给墙面涂色时一定要提前计算好所墙面的面积,这样在准备涂料时才不至于浪费。”学生点头,教师道:“那你们知道怎样计算两者的面积吗?”学生想要上节课所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由此展开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教学。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将生活中的实际事件与数学知识相关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二、组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法是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用较多的教学手段之一,既能够缓解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够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秉承兴趣性原则组织一些符合学生特点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并且在游戏进行同时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为以后放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时分秒”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组织游戏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一上课,教师问道:“同学们知道哪些与时间有关的事情呢?我们来比赛,看看谁能够在不重复前提下说出更多与时间有关的事。”一学生立即回答道:“我们每天上学、下学、上课、下课都是固定的时间点!”有的学生道:“我每天都在六点钟起床!”还有人道:“我一分钟能够跳绳100次!”在学生纷纷提出与时间关联的事情后,数学教师继续问道:“那有谁知道一分钟或者一个小时有多长吗?”学生纷纷沉默起来,不知道如何回答该问题,教师道:“我们之前已经学会了认识了钟表,接下来大家看一下前面这块表,一起数一数秒针转动多久分针随之改变。”学生立即静下心来跟着教师节奏数了起来,数学教师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一分钟等于六十秒,使之对秒、分、时之间的关系产生浓烈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游戏活动,不仅将其帶入到数学学习氛围中,还培养了他们数学学习兴趣,促进了其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编讲精彩故事,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并不能抓住数学学科的规律和体会到其中的趣味性,导致其在听课时会感到乏味与困惑,学习效率也相对较低,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适当地结合数学知识点编排精彩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到故事情境中,并且在情境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进而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小学生很容易对故事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能够在故事中快速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一)”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编讲精彩故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上课,教师便展示出一张小明家附近的地图,并且说道:“有一天小明想去家附近的博物馆参观,有的人建议他出门一直走,走到路口后连续两次右转,有的朋友建议他出门就往右转,直行一段路程后右转。小明听到两个好朋友的建议后更加不清楚该如何设计路线了,他的妈妈立即拿出一张纸帮助他画出了简单的示意图,并且标上了方向和行径路线,告诉他只要按照图中的路线走不远就能达到博物馆,小明拿起示意图看后立即明白了,你们知道他的妈妈为他在地图上标记了什么使得他能够找到了去博物馆的路吗?”学生众说纷纭,教师随之引出“位置与方向”知识点,带领他们积极此展开学习,有效提高了其主动性。

言而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趣事、游戏活动以及精彩的故事来创设趣味性较为浓烈的数学课堂,促使小学生主体性逐渐突出的同时提升其数学学习兴趣和效率,进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彭晓.编讲精彩故事,提高学习效率--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5(21:81-81).

[2]卜云会.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策略研究与探讨[J].教育:文摘版,2015(16):98-98.

猜你喜欢

研究策略兴趣教学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
试论如何使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