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2019-09-10原海霞
原海霞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前心理学这门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而将学生带入极限状态,提升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是本专业教师追求的最佳境界。本文从养眼、重研、促演、激衍、巧验和督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从实际上提升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让我们的学前心理学课堂提质高效。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策略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理论必修课,学前心理学使许多学生内心对它又爱又怕。所以,如何提升学前心理学的课堂效果、努力将学生带入一种极限状态,始终是所有学前心理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相应的课堂教学措施方面进行探讨,以求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
(一) 生源渠道多样,水平参差不齐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生源复杂,有来自普通高中的,也有来自各技校的,这些学生一入学水平就参差不齐,个别差异特别明显。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好,理解能力较强,性格方面比较内敛和循规蹈矩,但后劲足;来自技校的学生多才多艺,性格活泼,有很强的表现欲;教师专业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专业知识的积累,使许多课程学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但同时也使他们学习兴趣大减。
(二)女生比例占明显优势,形象思维突出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大亮点就是女多男少,数量上女生占绝对优势。心理学研究表明,女生具有许多突出的思维特点:喜欢用直觉进行思考,形象化思维表现突出。她们的思维形象、简单而宽广,她们喜欢靠直觉获得灵感,然后再通过理性思维使之条理化和深刻化。这些特点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她们喜欢把深奥艰涩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和形象化。
二、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基于以上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的分析,要想全方位提升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因材施教,具体策略如下:
(一)养“眼”,丰富学生视觉经验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研究表明,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人类所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就有80%是来自视觉。利用这一规律,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眼睛去看、去观察和比较。比如学前心理学中涉及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感知觉的特点、思维的特点以及言语的特点等,都可通过提前选录的多媒体视频课件进行展示。
比如言语发展方面,儿童从牙牙学语的简单发音到单词句、双词句,再到后来的完整句,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儿童从出生到五六岁的言语发展过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心理实验方面,“顿悟实验”“三山实验”“点红实验”及“恒河猴实验”等的图片或视频令人身临其境、茅塞顿开。这样书本上晦涩难懂的文字顷刻间变为直观形象的视频片段,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学前儿童的视觉经验,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学前儿童各种心理特点的理解。
养双慧眼不仅靠教室这一方课堂,比起视频中的幼儿,生活中真实的孩子更为触手可及、活灵活现。所以,教师应组织和鼓励学生定期去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并写出观察记录。
许多学前教育类大学都有自己的附属幼儿园,这里既是学生近距离观察幼儿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阵地。如果充分合理科学地利用,必定能够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幼儿教育经验。学生再回心理学课堂时就有感可言,课堂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二)重“研”,引导学生深入交流
对学生来说,看而不研则肤浅。幼儿的各种行为正是其心理特点的外在表现,所以,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看到的各种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对于比较浅显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进行个别提问和发言,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问题相对复杂,则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例如:看过不同依恋类型儿童的表现后,对于不安全——抵抗型依恋和没有定向型依恋,学生产生了意见分歧,这种情况下则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晰,在争执和辩论中说服对方,从而得出答案。
(三)促“演”,增加学生共情体验
蒙台梭利曾说过:我看过了,我就忘记了。我听过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针对学生活泼、爱表现的特点,学前心理学课堂上尽可能找机会让学生进行情境再现或表演,增加学生的共情体验。对于女生占多数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大多数女生的具体形象思維占优势,在亲自参演的过程中,所做所感都会以形象的方式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中,激发她们乐学好学。
例如,对于幼儿四种气质类型表现的判断,就可以通过创编故事“玩具被抢了”等情境表演的方式增强趣味性;又如,通过自我控制力实验“诱人的糖果”的情境表演,判断幼儿所属年龄阶段并说明理由等等。只要是涉及幼儿心理年龄典型特点的内容,都可以巧妙地设计情境进行表演,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在集体面前发言和表演的信心,锻炼学生的胆量,为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做好准备,真正提升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激“衍”,鼓励学生举一反三
《论语》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个好的教师要学会用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不能轻易地告知学生答案,而是从提问或游戏开始巧妙引导,这样既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疑问,从而调动自己的思维,最后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例如,学前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幼儿掌握概念的特点,即内涵不精确,外延不恰当。可举一例说明:幼儿认为“家具就是用的东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可以举出类似实例:幼儿认为“儿子一定是小孩”“兔子就是小白兔”等。
(五)巧“验”,精心设计当堂检测
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检查测验往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对刚刚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新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暴露学生某些知识理解的不足,便于教师及时做出补充和调整。
但检测的设计应少而精,要紧扣当堂知识点;检测问题要拉开难易程度,有基础知识的训练,也有综合能力的提高;另外,检测的手段要多角度和多样化。
例如,学完学前儿童思维这一知识点,就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检验,基础层面:“说出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中等层面:“举例说明大、中、小班幼儿各自的思维特点”;拔高层面:“除了课上提到的三种思维,你知道人类还有哪些思维方式?”“幼儿出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原来的思维方式还存在吗?为什么?”等。一石激起千层浪,精心设计的课堂检测能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六)督“延”,督促学生及时巩固
教师要围绕学前心理学课堂内容对课后作业进行巧妙的延伸拓展,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学前心理学知识和经验,进行多种能力的训练。如记忆这章的课后延伸作业:教幼儿唱一首儿歌,记录幼儿在学儿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又如,和幼儿尝试做“延迟满足”的实验,分析不同幼儿的控制力表现。从中可以检验学生是否有科学的实验计划和具体操作过程,学生的实验分析是否能结合相关理论进行,以及是否对幼儿的控制力的表现有比较深入的分析。
通过这类作业,学生能够及时巩固学前心理学基础知识,并学习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学前儿童教育教学实践中,一步步增强他们学习学前心理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学前心理学的课堂能科学地做到养眼、重研、促演、巧验和督延,多方位多手段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培养,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灵动的和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效果必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解飞.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J].魅力中国,2018(51).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