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完货鞋店如何一双不剩全卖光?
2019-09-10
各位读者大多从业多年,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入行的时候是为了谋生的,为了经济独立进入了这个行业,做不同的职业。一辈子当店长是不行的,一定想办法把自己当成一个经营者,按照老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具备老板思维,与众不同。
从一个月十几万业绩,慢慢做到七八十万,甚至一百万,做到年千万业绩店。当做到千万业绩级别门店的时候,你还会是一个普通的店长吗?你的思维模式、格局、眼光、说服力、力量感绝对是不一样的。
前面我们已经分享了五次专题,分享给大家的东西越来越深,辐射面越来越广,很多知识很深奥,很多技能很复杂,目的是什么?
因为各位店长实际上是受双重煎熬的。一方面,你们要面对一年12个月的营收问题,要把门店的业绩做好、利润做好。另一方面,要搞定一年四季货品。前面12个月每个月有压力,后面还有四季货品的压力,这是双重磨练。在做这样的工作时,我们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那么简单,还要把自己的格局想得更高一点,把自己放在经营者的位置。按照老板的标准要求自己,去体验这个社会,体验付出与回报。
我相信因果,有善因必有善果,有恶因必有恶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好的事情,一定有好的因,我做了那些事情才有好的结果。相反,如果我们的结果不好,一定是因为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到。因此,我们要把知识积累得更深,学得更透。
鞋店成功经营的五大系统作为经营型店长,要通过五个方面来打造门店。这五个方面是我们门店经营的五大系统:“人”、“店”、“客”、“货”、“场”。
赵栋梁
慧合咨询首席顾问、中国服装界资深商品管理专家顾问。赵先生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成功转化并提出了《服饰企业季度项目管理》理論,为中国服饰企业零售管理提供了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操作指引。
在“人”这个方面,作为经营型店长,要学会管理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和意愿。
意愿是心态、想不想做的问题,这是好管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励。知识和技能是需要积累的。
对于经营型店长来说,提高如何给门店的成员传达知识、传达技能的能力是有必要的。不只要自己有知识、有技能,还要团队有知识、有技能。一个好导购应该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因人而异,要因材施教。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店长要有耐心。
门店关键的就是服务、形象、特色。服务和形象对于店长来说很容易做到。但是门店是否有特色,能不能让顾客每次都想来买鞋子,是极关键也是极不容易的。
顾客层面包含三部分:客流量、顾客触达、复购。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门店的客流量少,在触达方面也出现大问题。触达就是你要顾客在各种状态下能感知到你,而不是把你忘掉。
我们现在跟顾客之间的触达,是走到你的店门口,看到了你的产品进来,然后看鞋子,跟他产生沟通,给他推荐产品。这种触达简直太单薄了。还有常见的方式是在微信上去触达,但也还是太少了。我们现在对于顾客的触达是没有设计的。这方面需要向先进的企业学习对顾客的触达设计,触达点可以多达10个到20个。
作为店长,你要管理的是什么?是触达。要想办法创新,有更多的触达方式,比如说美容培训1、亲子教育、酒会等社交活动,用这样的方式跟顾客多触达。
货品涉及到新货和老货的管理。具体会在后面详细阐述。
对于店长来说,货品管理是一个很大的空白。“人”、“店”、“客”大家都了解,但是“货”这方面大家能知道的就是畅销、滞销。
打折、促销、订货只是点上的工作,并没有把货品管理串成一条线,并且变得有标准。这也是我十来年一直在讲货品管理的一个因素,因为我发现鞋服行业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缺失。这五大系统里的“人”、“店”、“客”、“货”、“场”,以及管理,现在很多门店都没有过关。
“场”涉及到三个层面:新科技的应用、标准化、氛围营造。新科技应用是能够通过数字分析顾客的喜好,不是单纯地在卖场里添加智能设备。门店的氛围营造,作为店长你是否有一套方法,把门店每个月的氛围搞得很棒,让顾客愿意来并且愿意买东西。
作为一个店长,面对双重煎熬,要把五大系统化为五大武器去发力。我们当前的系统实际上发力点在“人”、“客”这两个层面上,并没有把五大系统完全做到位。
鞋店货品管理的秘诀是什么?
作为店长,都会面临的一个命题:如何把订的货卖得更快,而且折扣做得更高,剩得更少?
当然是“人”、“店”、“客”、“货”、“场”都必须要营造好。
我们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在“人”、“店”、“客”、“场”营造得非常到位之后,针对货品这个角度,该做成什么样?
你认为,管理货品就是管业绩吗?
货品管理就是卖好卖的货品,不好卖的货品进行处理吗?
真正做货品管理的思维模式不是这样的,有点像我们在大街上买早餐——油条。炸油条的师傅会不断地向锅里面去放油条的面料,把面团拉长,然后放到锅里。一边放,一边把炸熟的油条捡出来,放到旁边的篮子里卖掉。并不是同时放入油条的面料,也不是同时捡出炸熟的油条,是边放边捡。
货品管理讲究的就是“年”和“季”。一个经营型店长管货,一定要学会把门店的货品按照年份和季节拆开来管。这时候管理的重点放在2019年的新品上,但同时还会有2018年的老品。这一个“拆”字,就是管货的秘诀。
无论什么时候到门店去做巡查、做带教、做管理,收到货的时候,一定要问货品是哪年的,我们现在哪一年哪一季的货卖了多少、剩了多少。一旦我们把货品按照年和季来进行管理,整个管理就有了业务处理的时间。
以2019年夏装T恤为例,作为一个经营型店长,你的业务处理有几个时间是必须要做的,夏装到店、挂上、开始卖。我们认为业绩产出来自于挂上、有顾客摸、有人试、产生购买。这种思考方法并不对,现在的销售管理哪能这么简单。
以夏装为例,夏装的业务管理分为六个时间点:订货后、到货后、上市后、过季前、收仓后、订货前。这六个时间点必须要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不处理的话,货就不好卖。少干一件事,货品都不好卖,这是多严重的一个话题。
前几年我们做销售没有这么复杂,订货后可以不管,货品到店之后玩命推广就可以了。那为什么现在我们要把“订货之后”作为一个关键的业务处理时间点,让店长做一些工作,到货之后还要再做一些工作7这就叫竞争,越竞争火力点越靠前。
现在竞争的应该是订货的能力了,如何给顾客选择好的产品。如果等门店拿到货之后,很多的事情已经来不及了。
按照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经营型店长必须学会在订货之后就进行业务处理——订单梳理。在订单梳理中,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找到这张订单的销售重点和难点。
如果我们现在有很多工作没有处理,面临的是什么情景呢?
订完货之后回到公司,没有把订单的目标分析出来,也没有把订单的难点、重点找出来,造成到货之后,我们仓促应战,指挥团队一顿乱打,这就给我们一个提醒,订单处理有什么作用?
以下是大家货品管理的四大困惑:
1借助何种规则,才能让货更好卖?
在卖货之前必须先定目标,目标定得好,才能有好结果,这就是规则。
我们现在学会了给导购定目标,甚至学会了给VlP定目标,门店也有利润目标,目标都会定,那如何去定货的目标呢?
如果不了解这一盘货,是定不了目标的。所以,做门店管理的时候,作为经营型店长,你的过人之处在哪里?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你要精通订货,而且可以带领大家卖好一盘货,给大家定目标。
2为什么不好卖的多,好卖的货没几个?
现在的产品都一样,品质没有太大的差异,设计大体雷同。产品同质化,卖货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人,因人而异。有些人就能把货卖出去,有些人就卖不出去,你要学会看懂货、选对人,把不同的货品指定给不同的人去卖,每个人都不一样,就会有好结果。当你把一盘货看明白之后,再结合团队人员的能力差异,你就会做人员的管理了。
3为什么做了主推,但也没卖出去多少?
货品有销售的时间点,有些货着急销售,有些货不用着急。这就是为什么说你不只要会订货,也要知道怎么卖这些货。
我们现在卖货的时候,要坚守两个原则:限时、限价。有些货要在一定时间之内卖完,卖不完就过季了,明年就不流行了。有些货的价格能不调就不调,该调的一定得调,这叫限价。货品销售是有先后次序的。
4有些货剩下了,老板应该没赚钱?
这就是没定好目标,沒把目标转化成行动。
从这四个困惑来看,当你有了很好的导购、门店、顾客与卖场氛围,怎么卖这款货就是大问题了。店长的过人之处就在这里。
所以,卖货必须要学会通过订单梳理,给自己定目标;通过对订单的分析,找到销售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又规避订单销售中的风险,找出应对措施。
用结构化数据分析法拆解订单
订单梳理的基本方法:结构化数据分析法,是将货品明细数据(订货、销售、库存)按照不同维度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的方法。
结构化数据分析要关注的维度有:大类、中类、小类、细类、波段、批次、系列、主题、价格、货号、颜色、尺码等。
结构化数据分析法能用在三个业务处理上:
1、订货之后回来用结构化数据分析法来拆解订单,做订单梳理。
2、可以做一段时间内销售数据分析。比如,我们这个月的销售进行到当下,卖了多少钱,什么卖的多,什么卖的少,可以按照维度拆开,叫做门店的销售诊断。看销售到底哪里不好,哪里好?
3、可以做时点库存分析,把一个门店的库存拿出来,分析一下库存结构,什么多、什么少、哪个需要补充、哪个赚钱、哪个不赚钱。
这都是维度的应用,掌握了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去延展下面如何进行订单的梳理。
订单的数据分析,是在销售大战开始前,我们绘制出一张成功的路径图。比如2019年夏装订了5600双,看完订单后你要告诉我,这张订单里每一类货你想卖成什么样?
我们以前只是说我尽力卖好,“好”其实是有标准的。
订单数据一旦分析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给自己定目标了。而且在订单里,不同的产品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销售。这里涉及到销售方案的设计问题,给它们合理的销售地位,保证这些商品有足够的销售推广力度。
订单梳理,采用上文所述数字分析技术,通过专门的品类分析指标,梳理订单数据,找出重点、难点。如果没有做订单梳理,直接把货摆上就卖,就等于没定目标。
订单梳理到底要分析哪些指标?
这里给大家列出了7个指标,“三量”和“四特征”。
比如夏装5600双的订单,里面有一个品类,这个品类定成什么样,如何描述7这个品类订了多少双,叫订单数量指标;这个品类订了多少个款,叫款量指标;这个品类订了多少个款色,叫SKU量指标,总共“三量”。
“四特征”是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运算。金额占比越大,证明我们投资越高。平均单价指的是货品在消费者层面所看到的平均价格,平均单价越高,对我们来说销售的难度就越大。平均深度指的是平均一个SKU订了多少双。案例中布鞋品类,一个SKU订了17双。款色系数,指的是SKU量和款量的比值。
如何用七个指标做订单梳理,我专门做了一套口诀:
电子订单有大用,
尽早要到你手中。
看钱看数小作用,
内藏锦绣大苍穹。
逐品三量四特征,
彰显结构真重心。
品类中心看价色,
重点商品有三高。
品类主打已看透,
知己知彼制高清。
厂家的电子订单有大用,订完货之后要尽量把订单电子版要回来。后续要做订单梳理,要尽早要到你手中。
看订单的时候,看钱看数,你看多少件,充其量是想知道你花了多少钱的小作用。它内藏锦绣大苍穹,这张订单里有你成功的路线图,它能告诉你这里哪些是火力点,哪些能出钱,哪些不能。
怎样才能把这锦绣挖出来?需要逐个品类的把三个数量指标和四个特征指标做出来,这样订单的结构重心就出来了(这张订单中哪个品类数量订的最多、哪个品类款量訂的最多、哪个品类金额投入占比最高、哪个品类均价最高、哪个品类深度最深、哪个品类款色系数最高),不同的重心有不同的销售方法。
如果想干得好,一定要给品类定目标。大家没有见过的价格,没有见过的色系,不见得会好卖,所以每个品类,要把它价格体系和色系数据统计出来,看看哪些订的多、哪些没订。
品类里重点的商品是“三高”款,按照数量高、吊牌的单价高、单款订货金额高挑出来。这个时候品类的主打已经看透了,主打的颜色、主打的价格、还有主打的三高款,做到知己知彼,制高点已经非常清楚。
在做订单梳理的时候,要注意的是七个指标、三个业务过程和工作口诀。这些是我们以前经历过的,要不断地延展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的技能变得更加丰富。实际上通过订单完全可以看出来你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只是我们没有习惯开始这一步。
确定每个品类的销售管理重点经营型店长常见的业务模式是既订货,又卖货。在卖货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明明订了一盘感觉还不错的货,回来后卖散了、卖偏了。这个主要原因是在卖货之前没有给大家定过统一目标,没有卖货成功的标准,没有明确过这款货到底该怎么卖。
卖货成功的标准有三个:售罄、平均折扣、时间。
夏装订了5600双,对于店长来说,团队在进行销售的时候,你必须跟团队先确定这5600双想卖成什么样:
售罄率定标准:85%,5600双卖到85%;
平均折扣率定标准:9折,整盘货卖完平均折扣是9折;
时间标准:5个月,在5个月内达成以上两个标准。
这就是给订单确定成功的标准。
但是当真正去做销售管理的时候,这些标准必须要落地。
怎么去落地呢?
每张订单都是有不同品类的,不同品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你必须要明确每一个品类的销售管理要求:
有些品类求利润,订的不多,但是要求的折扣要控制得好,而且要卖给指定的顾客。
有些品类要求销售宽度,这些品类订的SKU量多,要一点点地把SKU量消耗下去。SKU量意味着人群的类型。SKU量越多,顾客的类型就越多。所以求宽度求的是市场的覆盖面积,覆盖不同的人群。
有些品类求深度,SKU量订的不多,但是深度大。我们要把品类的深度卖下去,所以售罄率控制的一定要好。
有些品类折扣控制的要好,因为这些产品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别人没有。
有些产品的价值要高,是求价的,不能随便打折,
而且要卖给指定的顾客。
当我们拿到了订单之后,通过品类的结构重心分析,把订单的指标做出来,逐个去找品类的销售特征、管理的特征。
在定品类销售要求时,是有一定技巧的:
对于数量订的比较多的品类,售罄率要求一定要高。
如果我们整张订单的售罄率指标是85%,有一个品类订的双数是最多的,它的售罄率一定要高于85%,定到90%或者95%,防止其他品类指标没达成会把总指标拉下来,这是定目标的技巧。
金额占比较大的品类,通常情况下折扣指标要控制好,否则赚的利润就不高了。
SKu量少的品类售罄率高,甚至是百分之百。
有些产品如果深度较深,可以做成两种用途:一种是促销款的促销品类,在有促销的时候,可以用来吸引客流;另一种是可以作为跑量的保量品类,款不多,但是宽度深度比较好。卖得好了,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补,但这些不能剩。
按照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把每一个品类的管理要求都拿出来,售罄率目标定多少,折扣率目标定多少。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张订单的目标拆成每个品类的目标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专门辅导很多公司做这些事情,带着团队每个店长拿着自己的订单做销售标准。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还需要同时分析很多其他的横向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分析,包括门店的承受能力和导购的销售能力分析,还要结合货品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但是总体来看这种方法大家是要坚持的。
如果在订单这个阶段,我们不确定目标,不把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品类,那么后面的销售管理那就没有办法管了。因为当一个事情没有办法定目标的时候,就没有办法管理。
把目标分到品类级别了,接下来如何做呢?
这就是销售管理的难点了。想让一个品类卖到我们定的目标,要找出“三高”款,也就是订单中数量高的款、单价高的款、金额高的款,判断它的销售难度。按照数量、吊牌价、金额排降序,“三高”款就找出来了。
数量多的款,需要的销售时间会比较长,一般情况下,要想办法让它早一点到店进行销售,早上市、早动销、早高峰。
货品到店时间,跟打款的速度和厂家的发货都有关系。我们需要有专门的跟踪过程,数量多的款,盯住厂家什么时候发货,询问已经发的这批货里面是否有数量多的这个款,这款先给我发。
上货之后一定要早动销,货拿到门店之后,要想办法让这货快点卖,尽快卖出第一双,而且要早高峰。动销之后,货品要开始一点点地拉高,出现销售高峰。
做零售我们有自己的规则,数量多的款,销售高峰通常在产生动销之后的第三周,这是规矩。慢慢的第五周、第六周高峰期还没来,再过一段时间就过季了。
鞋服销售的周期性现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得到很多的数据显示,鞋服的流行周期都在缩短。以前一款货持续销售三四个月,现在一款货也就十几周,有些款就三四周。如果还跟以前一样去销售就不对了。因此,一定要早上市、早动销、早高峰。
上市的第一周就要动销,动销之后的第三周就要达到销售高峰,早收尾,时间不等人。我们以后再做销售管理,要考虑“三高”款该怎么管。未来,我们要利用数据来管理“三高”款,让数据部门或者商品部门给门店做“三高款”的监控,比较方便。
单价高的产品要找对人、找对客、找对时间。找对人指的是找對导购,单价高,谁能卖这样的产品?找对客,这样的产品卖给谁?找对时间,什么时候把这个产品卖给这个客?
金额高的产品,首先看政策,厂家有没有退换。第二看平衡点,假设花1万块钱本钱买了一款货,如果你要按照5000元做销售的话,卖两件就1万了,那么两件就平衡点。销售过程中要快一点把货卖到平衡点。
我们现在做销售的思维模式开始升维了。以前我们会觉得货品管理不是我们的职责,是商品部的事。现在一季货的销售变成我们的管理对象,因为一季货的销售管理想做细的话,业务过程太多,商品部是无法处理的,需要店长进行处理。
小结:
订货之后的订单梳理,第一件事就是定销售目标,定售罄率、折扣率、销售时间要求;然后进行目标拆解,产生每个品类销售目标。
再通过“三量”、“四特征”去拆解订单,把这盘货看透,最关键的是要确定想卖成什么样。一个品类的销售时间可长可短,我们是经营型店长,我们是老板思维,我们要自己定销售时间。
把目标拆到品类后,要分析品类中的“三高”款。“三高”款找到之后,迅速地确定主打款,然后锁定这些款是分布在哪个波段、哪个系列、哪个主题,怎么给它做搭配、这个搭配能卖给谁……
如果店长自己订货、自己卖货,就有优势了,相对好操作一点。
如果你是经营型店长,但货不是你订的,就相对有点麻烦。有两种方式可以采用:一种是让订货的人收集全资料,包括照片、电子订单,发给你,你自己分析;第二种就是到货的时候,跟订货的人一块去分析如何销售“三高”款。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自己既订货又卖货,头脑里有印象,订完货之后回来马上做这项工作,时间长感觉就没了。
看懂品类主打产品的销售难点“三高”款有风险,品类也有风险,根据这么多年的经验,笔者总结出了订单九大失误和门店九大难关。
关于订货,大家都很努力,但也难免会有失误的。先看“已识别风险”,也就是订单九种失误,是怎么产生的?
通常是在订货之前没有相关的分析。
订货前要干什么呢?
订货前应该要做订货分析的。通常是订货的分析不到位,所以产生了失误,把价订散了,款订少了,有些品类金额订偏了,有些订低了,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一些失误。订单一旦形成,风险就存在了,有失误是正常的,没有人能保证百分之百没有失误,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应对风险。门店是个销售单元,订单已经形成了,没有办法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货卖出去。
也有人认为,我们现在还有一些配合制、铺货制。不用考虑这些,我要告诉你时代是会变的,厂家有一天会突然告诉你,我们开始订货了,这时候你什么都不会,怎么订货?怎么卖货?所以,要学会订货制的管理方式。
这九种失误,我们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通过数字找出来,然后要确定相应的销售方案,我们把这个叫营销布局。
比如某一类货价格订散了,像我们的连衣裙,高、中、低价格都有,而且没有拉开差距,比较散,没有中心,有的价格好卖,一卖就断货,一旦有的价格不好卖,就剩下了,该怎么办呢?
这需要提前做预案,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高价格,厂家补不上货,就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库存可以做补充。如果我们有些价格订多了,比如高价位订的多,要找到匹配客群,做VIP开发;比如低价格订多了,要想办法做促销。所以,风险可以存在,关键是看到实物之后我们如何去应对。
投资过低或者投资过高,都可以通过补货和库存来进行补充,SKU量过少也可以通过补货进行补充。但是你在做这样的应对时,要处理好一件事情,就是售罄率问题。对于门店来说,我们还有四季货的问题,售罄率要做得高,折扣不能拉得太低,而且销售的时间有限,一季货销售一般也就是3个月,3个月之后销售就开始一点点衰退,所以要控制好。
“待观察风险”,是门店九大难关。这是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作为门店的经营型店长,对货品采购有自己的主动权,可以通过对市场的判断来进行订货方案的调整。但这种变化在没有成功之前,只能说是风险,我们冒着风险做了调整,销售过程中就需要重点关注。
举个例子,比如订销均价差异较大,去年我们的销售数据显示,夏装销售的均价是1500元,今年的夏装,订货均价是2500元,均价差异太大了。这是不是风险?如果经过分析,我们就是这么订的,因为我们对市场有一种判断。那这种判断要变成后面缜密的、果断的行动方案。要把货卖给谁?要把“三高”款找出来。
所以,订单的销售难点来自于订货失误和我们对未来的判断。我们把每一个品类的失误、难关都找出来。在货品到店前,先从数据上进行分析,到店之后,还要逐个品类逐款过货,看风险系数有多大。如果提前发现,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进行营销布局和缜密方案的制定,关键要大胆、果断。
这种思维大家要习惯,要习惯通过数据去找这18个风险。
订单风险应对措施
未来在进行销售的时候,订货后、到货前,将订单“三高”款找出来,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到货之后要对款进行审版。表4是审版会相关的分工和审版内容。
当看完货之后,要把四件事做好。
1实施精细的上市管理
上市管理指的是货品什么时候上,什么时候要管它的动销,什么时候要管它的销售高峰,什么时候要管它的销售收尾。有些企业是多店运作的,上市管理还涉及到货品的铺店率管理、齐码率管理,以及折扣率管理,这是对一款货的销售管理流程。
前面我们分享的七步因果销售法、新品畅销18招,都是上市管理。我们今天要理解,你现在做的所有的应对措施,必须通过上市管理来实现。
2明确商品的销售要求
对于“三高”款,我们要把上市时间、高峰时间、过季时间、销量要求和搭配方案都做出来。“三高”款是订单中能出钱的。对待“三高”款要严阵以待,要把这五项工作都做好。
3制定有效的促销方案
货不是摆在那里就能卖出去的,要有促销方案,要考虑到导购的心态和顾客的心态,要制定有效的促销方案。顾客试了一遍又一遍,没有形成购买,过几天之后再也不来了,即使来了也不试了。其实,来的那两次如果促销方案合适是可以购买的。
4与品牌公司协商调单
有些产品如果真是订偏了、订错了,可以跟公司协调一下,看能不能调整一下数量,这叫协商调单。
我们把整个的订单梳理介绍了一遍,但有些知识点还需要大家翻阅一下我的书《低库存高盈利的销售路线图》,书中有详细的讲解。
围绕着“人”、“店”、“客”、“货”、“场”,我们构建门店的精细化管理系统,但是精细化到底从哪里入手呢?精细化无非就是把很多事列出来,把这些事都干好。
在货品管理方面,平常是按照一大堆货来管理的,并没有按照年/季这样的一盘货一盘货来管。一季货的业务处理有六大时间点:订货前、订货后、到货后、上市后、过季前、收仓后,每个时间点该做什么都是有规范、有标准的。
我们通过其中的一个点,订货后的业务处理——订单梳理,找重点、难点,就拆出了这么多的内容。其他的五个时间点也是一样。
我们需要拿出时间,全神贯注地专注于鞋服这个行业,要付出时间的代价、付出心血去想这个事情。所以,当你觉得鞋子不好卖的時候,就需要提升你的技能了。
面对当前的销售,到底该怎么做?
我们要深耕,在技术上要提高,延伸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的专业技术做到独一无二,与众不同!要有目标、沉住气、踏实干!
沉住气靠什么?
靠的是你的专业技能。
什么叫踏实干?
人生有三大阶段,刚开始为了谋生做店长,后来是为了创造做专业店长,再后来要社会地位或体验人生,要做一个经营者,做店老板。所以,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职业店长变成专业店长,变成一个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