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李小玉
李小玉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运算、推理能力等,而其中运算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口算和估算能力便是其中的重要项。本文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内容切入,对口算教学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口算
对于初接触小学学习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能够得到较为系统的口算技巧传授,对其整体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水平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从低年级小学生实际认知出发,为其量身定制一套口算学习方案,从而获得长足提高。
一、注重算理,培养技巧
小学生除了自身心智特点和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等内因,还存在小学生不重视口算训练,缺乏坚持的学习精神等非智力因素,除此外还有教师在口算教学中的不足等外在因素,这都是低年级小学生口算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因此,改善低年级口算教学现状,提升起口算能力,需要教师全面地思考和看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引导学生注重对算理的认识,还要让学生明确归纳总结口算技巧的重要意义,使得学生在口算时能够游刃有余。具体地,教师需要丰富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在课堂上结合多种直观、通俗的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口算及数字的理解,或借助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也可以通过类比分化的方式来为学生整理口算技巧,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实践操作,丰富感知
作为数学教师应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一自身优势来促进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强化对抽象数字计算的感知能力,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往往会使印象更加深刻。低年级小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理解和记忆都处在初级阶段,不具备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所以教师更要让小学生明确和理解算理,从而提高口算能力。
例如,在“10以内加减法”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一起数小棒,然后通过摆一摆的方式来学习简单的整数加减法知识,并初步感知口算的含义。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以物代数的形式,让学生用小棒来代表某事物,然后根据教师问题的引导进行实际操作。如,动物园内有8只熊和4只猴子,他们一共有多少只?学生用8根黑色小棒代表熊,4只黄色小棒代表猴子,将其放在一起数出总数,接着教师还可以借题发挥,让学生再动一动脑筋,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同样的结果,进而引申出“凑10法”来更快地得出计算结果,学生在书面计算中会逐渐发现先凑出整十,然后再计算加上剩下单数,这样的算法更快捷。
三、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仍处于表面现象的认知层面,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渡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算理,才能够有效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也要全面认识和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认知能力,逐步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的过渡。例如,在“100以内加减法”教学中,让学生再用数小棒的方式进行学习显然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繁为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较为简单的整数加减法开始学习,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总结口算计算的经验,再由简单的口算到复杂的口算,提升和强化学生的口算计算能力。如,教师创设情境:班内有男生21人,女生18人,班内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快速计算,并得出结果,有方法1:通过两捆每捆10根的小棒,再加一根来代表21个男生;然后再用两捆小棒,从中抽出2根来代表18个女生,加起来一共是39。方法2:通过书面列竖式計算,各位1+8=9,十位2+1=3,得结果39人。方法3:通过心算得出2+1=3,1+8=9,故39。按照顺序,由简单的直观算法逐渐过渡到抽象口算,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乐趣并形成技能。
四、类比分化,形成系统
在口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清楚和掌握算理,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还应引导学生注重对口算技巧和知识点进行类比分化和总结归纳,使知识逐渐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将教学中的核心知识点与其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讲解,引导学生思维进行发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算理也就自然地内化成为了技能。重视算理教学,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由一个知识点拓展到其他知识点进行分析,使学生找到速算的规律。例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后,教师可以采用类比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速算练习,如11-9=?……一直到18-9=?;11-8?……直到18-8=?;11-7=?……17-7=?以此类推,教师可事先告诉学生做此类题的关键是寻找规律,学生在引导和启发下,展开思考,得出这几组题的规律在于被减数的逐个增加,但减数不变,所以差只要进行逐个增加即可,只要算出第一个等式的结果,就可以类推得出后面的等式结果,计算速度大幅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算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计算学习善于寻找规律和总结经验。
综上所述,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教师除了要注重算理,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之外,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年龄特点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在循序渐进中反复巩固,逐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吕磊. 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李梅. 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