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水影
2019-09-10张小瑞
张小瑞
出生于1980年12月,籍贯四川成都。曾先后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四川大学美术学院。现于四川师范大学工作,并为成都金水墨工作室创作人员。
2014年7月于《上层》发表专访《和世界一起装欢》;
2015年1月至7月于《中国百脑汇》发表油画连载《一起游泳的我们》系列;
2017年作品《光中的鸟儿9》《光中的鸟儿12》《光中的鸟儿16》参加台北松山慈惠堂国际书画联展;
2018年作品《纸连山色》入选北京国际设计周《第二届当代国际水墨设计展》;
2019年作品《民间小调》入选文轩美术馆高新区首届书画展。
(一)
面对山水,我有如下心得:
如果山代表哲学里的存在,那么山上的树就仿佛是我感官触角的延伸。存在和感官相依共存,正如山与树的关系。
如果水代表着宗教里的寂灭,那么包围着水的天空就仿佛是道。寂灭与道相生统一,正如水天一色的景象。
而存在感知与寂灭悟道之间相互交织,犹如水里有摇曳的山光,山光也正是聚集成形的水影,洞察一方都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另一方。
这样一来,山和水的界限便开始从恍惚中回归,恰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最终所指——色就是色,空就是空。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此时我唯一需要做的,只是纵轻舟穿过山水之间。
(二)
有了上述心得,我开始找方法将其运用到作品当中。
因为其中的元素多来自于传统,所以我选择了传统中国画的形式作为基础。为了直接准确地对其进行传递,我选择了简约的构图;为了更好的引导视觉,我加入了一些简单几何形体进行构成;同时为了表达与传递过程不被视觉效果所影响,我选了种类很少,造型也不复杂的山、树、舟、人。
最初画的山有三到五匹,后来考虑到禅师棒呵,诸法归有,于是减至一匹。当时画人在弄舟,后来考虑到君子不如自然而然,顺时势而为,于是改为随波放舟。
在技法上,我对传统皴法进行了转化:通过浓淡分层强调光影的同时,采用能感觉到光影摇动的笔触,并在后期逐渐将此类笔触演变为中侧峰短弧线皴与散峰长轮廓曲线的结合,成为自己所需。
(三)
后来,我开始不满足仅用水墨表现山水,于是在我的山水里有了红色——代表激越,生生不息的激越。也有了兰色——代表寂静,亘古不变的寂静。
这两个单纯的颜色应该是艺术之魂的两个极端吧。我想通过这激越与寂静,形成画面里的一个平衡,籍由山水的轮廓将其传递出来。
红与兰还不经意交叠形成了紫。紫有一种不真实感:中国的山水究竟是存在于我的面前,还是我的心中呢?我应该是借着眼前的山水画着自己的心吧。
这样就打开了一扇窗,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对山水进行变换,使其处于客观和幻化之间,處于共性和个性之间,处于真实和我的情感之间。
这便是属于我的山光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