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如诗

2019-09-10杨光伟

现代艺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景冷暖画画

杨光伟

画家尧琳在近年画了大量的作品,每隔一段时期,她都会邀请我去欣赏。尧琳喜欢把她的作品发在网络上,及时与网友沟通,这种沟通的结果也反映在她的作品中。从近半年的作品来看,我觉得她的作品有以下特征:

首先,作品的題材来源于她的周边环境。尧琳属于感受型画家,她每天要上班,单位要打卡,所以画画的时间对她来说比较宝贵,也比较零碎。但她坚持每天都画画,这种时间安排决定了她不可以像其他明星画家一样到名山大川挥毫写生,只能在她工作地点身边取景,所以她的画面基本上是她居住的周边环境,范围不超过十公里。

普通人因为自认为熟悉自己居住的周边环境,很容易漠视办公楼和家属楼旁一草一木的变化,尧琳的可贵在于把身边的点点滴滴反映在她的作品中,这些题材不是宏大的主题,而是一些平常小景。画平常小景是一件非常不出彩的事情,也不如画宏大主题过瘾。从工作地成都到婆家山东,观看她的描绘对象就像看日记一样,展示了她每天的活动轨迹,这也是女性画家区别于男性画家的地方。

其次,在构图上,尧琳取小景,而不是大场景。画大场景很过瘾,因为有很多可以供画家调配的元素来进行驱使,在画面的组合、挪动上有很大的空间,而小情小景非常受限。尧琳的大多数画面取自身边的一边一角,不被常人所关注的小花、小草、灌木丛、小树林、小水沟、一段小桥,甚至是破烂的墙角,经常行走的小径。从这种细微之中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并转化成艺术。所以浏览她的画,感觉就像在写日记,在写诗,每天画一点,每天记录一点,点点滴滴,最后积累了大量的作品。

第三,尧琳非常讲究色彩的运用。她的画面都画得很薄,没有变化很大的笔触和起伏很大的肌理来对画面进行丰富。色彩在她的画面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种色彩不是一种教科书式的色彩,她的色彩讲究平面的对比,形状的分割,冷暖的协调,在对比中,讲究细微的冷暖推移,画面靠色彩冷暖对比本身的魅力起作用。所以,色彩从画面里散发出光来,使她的画显得很干净、很明亮,因为色彩在其中代替了光。

第四,女性的观看方式使她的画面区别于众多的画家。女人对生活中间的细节非常敏感,对情绪的变化也很敏感。尧琳的画面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女性的视角窗户,从她的选景、构图、用色、作画的顺序以及作画的时间长度,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一个女性艺术家的视角。譬如她很多画面中的灌木丛或者树林,都是绿色的同类色,这种相同的绿在她的笔下用不同的冷暖和色度依次展开,有条不紊。从画面中间可以看出她非常享受这种作画的过程,就像儿童作画一样,边画边口中念念有词,画画对儿童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画画绝不是一种任务。画中前面需要加点点,后面需要平涂一块色,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快乐。甚至很多画面就是从尧琳脚边的景物开始画的,从脚指头开始往前推移的近距离的一些小景,她把身边的这些小景画得情趣盎然。

第五,音乐和诗歌在她的画面中间得到完美的展现。音乐的抽象性完全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没有办法写实,音乐和诗歌都讲究节奏和韵律,更讲究情调和情绪。尧琳的母亲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父亲毕业于中文系,后来母亲是音乐教师,父亲做到了校长,是一个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组合,所以她从小就受到专业的音乐熏陶,她喜欢古琴和古典吉他,也能够独立演奏完美的曲调。绘画对尧琳来说,和音乐一样都是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尧琳画面当中的点、线、面、色、形、体,换成黑白画,画面中的节奏和韵律是非常完美的,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尧琳的油画跟梵高的素描进行对比讲解画面的结构。

艺术作品有三大功能:一是图示,二是教化,三是审美。随着摄影等电子科技的发展,图像记录的功能已经被各种便捷手段替代,教化的功能也被电影等其他的手段弱化。绘画就是画,所以审美的功能,愉悦的功能上升到重要地位。

画家为什么画画?画什么?怎么画?是每一个专业人员都不停地在追问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现实社会中间有很多约束的人来说,表达愉悦更重要。当代社会压力重重,普通人都活得艰难,因此,尧琳回归自我本性,把每一天的生活过成艺术,把艺术融入每一天的生活,生活艺术两不误,每天从生活环境周边中找出点点滴滴的小景,像写日记一样地描绘,其乐无比。

尧琳把平常的一个小景诗意化,把生活艺术化,艺术和生活不脱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她这一批作品的寓意所在。

猜你喜欢

小景冷暖画画
让“对不起”成为持续的承诺
请客
松坪沟小景写生作品赏析
这个恶人我来做
借书风波
冷暖对比,让照片活起来
交织冷暖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何维健:冷暖“分生”魅力破解每一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