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2019-09-10岳名扬冀沁珍
岳名扬 冀沁珍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路径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整体上普遍良好,思想积极向上。政治态度端正,积极的拥护党的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肯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重大成就,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政治立场坚定。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的生活在本民族的地区,对于自己的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毕业后也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自己的家乡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二、高校少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主流意识形态问题面临诸多的挑战
首先,宗教信仰带来的挑战。宗教信仰使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不够坚定。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现象特别的普遍,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不能够协调统一,使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不够坚定的现象。其次,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威胁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敌对势力通过渗透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淡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在意识形态领域影响我国的民族关系。再次,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较低,存在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度不高现象。
(2)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步入校园后普遍存在着焦虑心理。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自己的家乡之后,在生活习惯、语言交流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不便。交友方面的障碍性以及学业上的问题等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很多的心理压力。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3)竞争意识不强,就业压力较大
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生活在本民族地区,文化素质水平以及自身技能等方面和汉族的大学生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较为普遍。主要变现为,少数民族的应届大学生就业率较低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后不能及时的适应工作岗位的现象。
2.原因
(1)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文化的多样性使人們的可选择性增多。少数民族信仰宗教的人数较多,一些不法分子欲利用宗教文化加强对于少数民族的控制,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文化交流融合的现象越来越增多,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不断的向我国传播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冲击。再次,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度不高。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不能协调统一,会使一些具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降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不足。
(2)自身的不足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致使心理压力加大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于普通的汉族大学生来说学业基础相对较差。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生活在本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都相对较低。学业上的压力容易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其独特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等,步入大学后面临一种全新的环境,生活习惯上的不一致以及语言沟通交流上的障碍性都会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不安焦虑的心情。再次,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意识以及自我的保护意识较强。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更多的是与本民族的学生相处。这样的交友方式也会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最后,部分高校对于心理教育课的重视度不够,心理教师的队伍不够健全也是学生存在较多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3)缺少竞争意识,自身技能不足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人才,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发展,就业的区域相对较为狭窄。其次,部分高校不能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时的可选择性减少,可参考的资料也较少。再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强,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不够,自身的水平不高,在与普通的汉族大学生相竞争的时候,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不足就会显露出来,没有专业技能的优势,就业压力就会加大。
三、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高校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意识形态教育。首先,高校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高校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喜欢并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加强意识形态环境的优化,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活动,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流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2.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
首先,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对待不同民族学生的民族习俗与文化传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均蕴涵着不同的、丰富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民族习俗。”要依托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我们要认识到少数民族的个性,分析出少数民族独特的性质,并找出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共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在对少数民族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相结合,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增强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应时刻的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心理咨询室,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应及时的进行疏导。其次,辅导员老师要时刻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深入生活,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对于心理压力较大的同学应及时的开展疏导。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走出困境,重新找回积极健康的心态。再次,根据少数民族的特殊性,相应的调整教学方式。加强对于基础较差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辅导,弥补其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同学之间应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最后,高校要壮大心理咨询师的队伍,建立一批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師的队伍,为学校的学生及时的排除心理压力,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良好发展。
4.增强竞争意识,提升专业技能
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育,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高校可以通过开通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培训班的方式,让少数民族提升专业技能,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加强对于就业市场的分析以及清晰地自我定位,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和未来的就业方向,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宽泛的学习知识,弥补自身的不足,顺利的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的人才,肩负着本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重任,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认识到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自身的技能,促进本民族的兴旺和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凯.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4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N.人民日报,2016.12.08
作者简介:
岳名扬(1995—),女,蒙古族,辽宁阜新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冀沁珍(1994—),女,汉族,山西晋中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