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安全是否跟得上?
2019-09-10侯婷婷
侯婷婷
自2015年开始,智能门锁突然火爆了起来,不仅是传统的锁具企业,传统及新兴家电企业、互联网及智能家居企业都纷纷入局。2017年中国智能门锁销量800万套,2018年攀升至2000万套,迎来了火热的发展期。
智能门锁除了具有原始的开锁方式——钥匙开锁之外,普遍还支持指纹、声纹、蓝牙、人脸、刷卡、密码开锁等等,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市场在售的很多智能门锁也已经支持利用手机进行开锁,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利用微信或是手机APP,随时随地了解访客信息,设置访客权限,“被邀请”的访客可以使用用户发过来的临时开锁密码入户。
为让千家万户可以更好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智能门锁作为进入智能家居的第一道防线,消费者当然不能只关注其是否高级、便捷、智能,而忽视了它最重要的功能——安全。目前,智能门锁企业在安全性的研发设计上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如使用多重安全加密技术;用户可以實时联网监控智能门锁状态;遇到暴力开锁时可自动报警,等等。
事实上,安全可靠、隐私保护、易用性不够等因素始终横亘在消费者和智能产品之间,对于消费者而言,智能门锁确实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比如,不必时刻提醒着自己带钥匙。但选择使用智能门锁之前,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还是智能门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是否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等隐患。
发生于2018年6月的“小黑盒”秒开智能门锁事件令不少消费者对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产生了疑虑。事件发生之后,各相关企业纷纷开始“忙碌”起来,对于智能门锁企业而言,此次事件无疑也会加速行业的规范管理。2019年5月,中消协等部门联合发布对所测试的29款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智能门锁的比较试验报告,报告显示,其中28款智能门锁样品受到“小黑盒”攻击后没有被打开,只有一款线上购买的无生产企业、无生产型号标注的样品被“小黑盒”攻击后打开。所以,中消协表示,只要选择正规品牌的智能门锁,对“小黑盒”秒开智能门锁这件事,消费者无需恐慌。
虽然经中消协证实,“小黑盒”事件并不能完全说明智能门锁存在不安全性,但智能门锁行业的确缺乏一定的制约规范。据了解,智能门锁行业还没有十分健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迄今为止,智能门锁没有被纳入到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体系中,与其相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只有《GB21556-2008 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相关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则只有《GA374-2001电子防盗锁》、《GA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以及《GA/T73-2015机械防盗锁》。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此前发布的消费警示:智能门锁产品在远程开锁和人脸识别方面风险较高,在感应卡识别开锁方面隐患较多,另外在密码逻辑安全、抗电磁干扰、指纹识别等方面也存在隐患。可见,智能门锁开锁方式的安全性的确有待提高。中消协的比较试验报告也显示,29款智能门锁的开锁方式一般包括指纹开锁、密码开锁和识别卡开锁三种。通过测试,29款样品中,48.3%的样品密码开启安全存在风险,50%的样品指纹识别开启安全存在风险,85.7%的样品信息识别卡开启安存在风险。
智能门锁产品安全不能仅依赖于企业的自觉性,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标准去制约和规范,有助于消费者选择更加安全的智能门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