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文读懂全国普通高中未来3年的改革路径

2019-09-10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78期
关键词:普及普通高中育人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办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6月20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办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有序推进选课走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组织有偿补课。

1.强化体育锻炼。修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价办法,丰富运动项目和校园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使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

2.重视劳动教育。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统筹开展好生产性、服务性和创造性劳动,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

3.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4.促进普职融通。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

5.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7.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组织有偿补课。

8.加大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加大编制统筹调配力度,于2020年底前完成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核定,适应选课走班教学需要。

9.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各省(区、市)要制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并于2019年12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

10.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培養成本,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各地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于2020年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个别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延至2022年前。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普及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还存在着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唯分数唯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等突出问题,亟需通过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以破解和应对。

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正处于普及攻坚、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三项重大改革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普及攻坚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普及水平,实现有质量的普及;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高考综合改革提出要探索“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对普通高中学生选课走班、教学组织、综合素质评价等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任务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当前面临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确保各项改革能够有效衔接、协同推进。

吕玉刚表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指导、多部门协同推进。《指导意见》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部门分工、强化考核督导和营造良好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特别强调国家要制定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质量监测办法,引导各地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完善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猜你喜欢

普及普通高中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未来的超市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