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赏识教育下高职音乐课程的组织策略
2019-09-10李艳
李艳
摘 要:高职是我国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机构,需要负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由此满足社会的人才缺口,也让更多的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高职音乐教师应该要重视本阶段的教育方法,确保高职生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使其坚定自信,努力拼搏,以便不斷优化学生的发展潜能。本文将从赏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赏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赏识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三个角度来分析高职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实施赏识教育。
关键词:高职音乐;赏识教育;实施策略
常规的高职音乐教学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主的,而即便是在素质教育体制下,教师依然是设计、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但是前者只关注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教学情况,而后者则需通过学生在音乐学科中的整体表现介入教师干预,需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高职音乐教师就要认真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准确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以便切实调整教师干预方式。其中,赏识教育是指通过学生的闪光点与突出优势来进行赏识、激励与表扬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建立音乐自信,从而在音乐专业中有更好的发展。因此,高职音乐教师要积极实施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现实成长。
一、赏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表现是指学生使用音乐语言来表达自我、传递信息的一种专业能力,而高职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才能真正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从事音乐专业工作。因此,面对高职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高职音乐教师要注意及时赏识,客观肯定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专业进步,由此坚定学生的信念与成长勇气,便于学生及时实现健康成长。
在音乐课堂上,笔者会经常鼓励学生演唱歌曲、演奏乐器,希望学生可以积极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当学生能够流畅、完整的进行音乐表现时,笔者就会及时肯定并赏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而这就给本班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使其开始享受音乐、享受成长,也会利用一切机会去展现自己的音乐素养。也正是在赏识教育的影响下,本班形成了优良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都在利用一切机会去获取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而且,当学生形成了专业自信之后,他们也能用坚强、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专业不足,据实制定科学的专业学习计划,由此实现了进步与成长。
二、赏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音乐感受能力是指高职生通过节奏、旋律或者是歌词去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与文化等多个隐性资源的能力表现,这一音乐能力也关系着高职生审美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是,每个学生的人生经历、个性差异、情感发育情况都会使其产生不同的音乐感受,而高职音乐教师不仅要尊重生生差异,还要有意识地赏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情感发育情况,使其懂得对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鉴赏。
就如本班有一个学生虽然专业能力并不突出,但是受到性格的影响,这个学生的心思十分细腻,而且对音乐节奏、旋律的变化感受十分敏感,能够直观、准确地判断音乐作品的情感取向与思想内涵。对此,笔者会及时赏识这个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而且还会经常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音乐主张,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演唱歌曲,使其有机会展现自己的音乐感受能力。而且,这个学生也能够较为客观地指出其他同学是否可以带着情感去演唱、弹奏音乐作品,所以笔者也经常让这个学生担任笔者的助手,帮助其他同学去剖析音乐作品的情感因素,希望学生可以客观赏识自己的音乐素养,也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三、赏识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培养与优化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十分重要,因为这一要素直接关系着高职生的专业素养,决定着学生是否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创造并无好坏之分,因为不同的观赏者与聆听者会喜欢不同风格的音乐,而这也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因此,高职音乐教师要懂得赏识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及时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展现自我,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高职音乐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经常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曲谱、歌词等等,希望学生能够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其积极诉说自己的音乐梦想。在学生进行音乐创造的过程中,笔者会有意识地肯定学生的音乐创造表现,比如先从学生的想法、观点去肯定学生的创造力,然后再针对学生所创造的音乐作品进行专业指正,希望学生可以谦虚学习,积极进取。
总而言之,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十分重要,可以帮助高职生在音乐学习中实现长远进步,帮助学生坚定自己在音乐之路上的理想信念,使其保护自己的初心与梦想。因此,高职音乐教师要客观分析高职生的音乐表现、感受与创造行为,及时切入赏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教华.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育的意义与改革[J].艺术评鉴,2018(04):90-91.
[2]冯禹涵.谈素质教育理念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