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件破亿、9亿成交:香港苏富比现代艺术之夜里的意外和风向
2019-09-10刘龙
刘龙
虽然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中国艺术与海外交流的桥头堡,但在香港这个自由港里,现当代艺术的热度和需求,正随着国际画廊的争相进驻而与日俱增。不仅香港巴塞尔以及由此展开的“香港艺术月”声势愈发浩大,就连象征着二级市场皇冠的苏富比晚拍,也感受买卖需求剧增带来的压力,选择在今春将沿用了十余年的“现当代艺术晚拍”分割为“现代”和“当代”两部分,并分两天进行夜拍。
2019年3月31日晚,香港蘇富比“现代艺术晚拍”和“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晚间拍卖”率先举槌,两个专场共上拍55件艺术精品,经过2个半小时的激烈争夺,斩获9亿港元,大幅超越拍前4.4亿至6.4亿的估价。全场竞买氛围热烈,成交率高达93%,并有17件拍品超千万成交。赵无极仍炙手可热,2件过亿,6件作品拍出4.4亿港元,占总成交一半。吴冠中《荷花》意外成为最大黑马,1.3亿港元成交冠绝全场,成为2019年香港春拍首件过亿艺术品。
尽管近期经济环境仍不在最佳状态,但不可阻挡的赵无极和吴冠中,以及本场多个出乎意料的高价成绩,似乎都对2019年的艺术品市场指明了方向:市场并不差钱,差的只是足够吸引人的作品。
吴冠中:无心插“荷”,黑马杀出不意外
适逢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苏富比特意选了吴冠中《荷花》作为现代晚拍封面之作,并且只估1500万至2500万港元,令几位行家都直呼“钓鱼”。
要知道这件创作于1974年油画,尺幅足有1.2x0.9米,甚至比吴冠中70年代名作《木槿》还大。文革期间物资匮乏,吴冠中以小黑板改装的木板创作油画,使用画布极为珍惜。在那个年代不到30幅的油画里,画幅超过一米的,几乎全是为博物馆或国家委托之作品。
此幅《荷花》是吴冠中当时为自己创作的最大幅布面油画,可谓绝无仅有。在“大即是贵”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这样名副其实的“大作”哪有漏网的可能?
此外,创作于特殊时期的荷花题材,并不能以等闲“静物”视之,而更像是吴冠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自画像。纵观全球美术馆收藏,亦无此类题材作品,更加重了这件作品的价值。
当晚,这件《荷花》以1300万港元起拍,几分钟内即被包括苏富比现代亚洲艺术部主管张嘉珍在内的几位电话委托加价至8000万,在竞争至1亿后,应价者只剩张嘉珍和苏富比私人客户服务部主管李美恩的电话委托。
在相持不下的十余口你争我夺中,全场气氛被推向高潮。最终《荷花》以1.13亿港元落槌于张嘉珍的委托,加佣金1.3亿港元,成为《周庄》和《双燕》之后第三幅过亿的吴冠中油画,也是唯一过亿的吴冠中70年代油画。
受这股热潮影响,随后上拍的吴冠中1996年作品《北国春》同样表现不俗,以2537.5万港元超估价成交。2件作品成交1.55亿,打响了2019年吴冠中市场的第一枪。
博物馆出货,赵无极行情见顶?
在吴冠中的意外高价后,现场气氛随之变得更加热烈,也令人更加期待当下拍场王者赵无极的表现。在ARTPRICE刚发布的2018年拍卖报告里,赵无极以3.26亿美元的年度成交位列全球第3,仅次于毕加索和莫奈,大幅超越赵无极以往任何一年的市场表现。
赵无极的价格迅速拔高,一方面激励了许多买家追涨,另一方面也让部分秘藏作品重新收藏浮出水面。比如本次晚拍中,来自古根海姆美术馆收藏的《无题》和来自美国私人藏家的《19.01.61》,此前均被深藏了近半个世纪。无论是被拍卖公司说动,还是预判当下即是赵无极行情的顶点,至少这次拍卖还是令卖方满意的。
代表赵无极50年代饮誉欧美的“甲骨文时期”大幅作品《无题》当晚以4500万港元起拍,1亿港元落槌于张嘉珍的电话委托,加佣金1.1596亿港元,屈居成交亚军。来自美国私人收藏的《19.01.61》与前者估价相同,当晚以5000万港元起拍,7958.1万港元成交。
全场估价最高(7000万-1亿港元)的《15.02.65》是赵无极“狂草时期”的典型尺幅和面貌, 以5000万起拍,主要由一位场内持8085号牌的男子和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Patti Wong)竞争,最终8800万落槌于场内买家,加佣金1.02亿港元成交,成为今春第三件破亿的艺术品。
赵无极的热度不光体现在金字塔尖,其塔身和塔底也同样坚固。如其“无境时期”的120号油画《10.01.86》以6471.1万港元成交,超估价(2500万-3500万)一倍有余;《17.12.60》拍出5901.6万港元,达拍前最高估价。就连小尺幅的《山村》也以1817.5万港元顺利成交。不仅用6件拍品撑起了全场一半的成交额,更显示了赵无极作品的受众层次。不过与赵无极、吴冠中并称“三剑客”的朱德群本季并未有任何作品在苏富比晚拍出现,或是去年底的折戟令市场选择观望。
“广东三杰”:同场论道,境遇各异
苏富比本次夜场的选件,除了价高和艺术价值,作品收藏背后的“故事性”和艺术史延伸性,亦是值得一提之处。接续上一季“关良:赤子”专题的余温,本季苏富比继续带来同一藏家的关良系列收藏,并選取了8件精品置入晚拍。有了前次热烈的市场反响在先,这一次竞争变得更加激烈,8件来源清晰的关良作品取得4390万港元,远超拍前950万港元的最低估价。
表现最活跃的仍是前文提到,以1.02亿港元购入赵无极作品的8085号牌现场买家,他几乎吞下了这批收藏的大部分精品。
这位现场男士买家带着眼镜,非常年轻,可竞投的气势却丝毫不输周围环伺的老手,亲手导演了几出高溢价。比如关良大尺幅的戏曲人物作品《孙悟空大闹天宫》以160万港元起拍,被竞争至1100万港元,加佣1337.5万港元被8085号牌买家收入囊中。此外他还以977.5万港元买下关良《构图》,1001.5万拍下《褒城门石洞》等。除了赵无极和关良,这位买家的购物清单还包括林风眠、潘玉良、朱沅芷等,当晚购入10余件作品,收获颇丰。
围绕关良,此次苏富比还特别策划了“广东三杰”专题,推荐林风眠和丁衍庸作品。其中林风眠作品表现可圈可点,3件作品全部成交,标志性的仕女作品《宇宙锋》更是以1217.5万港元成交,超低估价3倍。但“三杰”之一丁衍庸发挥失常,三件作品全部流拍。
此外,当晚表现出色的作品还有藤田嗣治的《少女与猫,塔吉肖像》,这件创作于1926年巴黎时期的人物画像具备藤田嗣治作品的所有标志性特征:女人、猫、精致线条和乳白皮肤。这件除尺寸略小,无可挑剔的作品当晚以2117.5万港元成交,为藤田嗣治亚洲市场的第二高价。
苏富比近几季着力打造的“战后亚洲艺术”概念本季持续延伸,比如本场中雷诺阿的《梳妆少女》以2057.5万港元售出,贝纳尔·布菲的《小丑》拍出737.5万港元,而乔治·马修也以375万港元的超估价成交。以“庞图运动”和与之相互影响的“零艺术运动”本场亦顺利售出了萧勤、林寿宇和安立可·卡斯代拉尼等人的作品。
“今天我们将‘战后艺术’大力度地推出,是希望部分资深藏家可以用宏观的角度来认识、收藏艺术家。同时,因为战后是链接了‘现代’和‘当代’两个板块,所以更多‘当代’藏家也能进入现代板块。”张嘉珍指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踏着眼下女性艺术市场崛起的浪潮,本次晚拍中的女性同样表现突出。如谢景兰的《遮掩的月》以677.5万港元成交,创下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张淑芬《美人椅》拍出400万港元,同样刷新纪录。
东南亚艺术:价值洼地
随后开始的“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晚拍”虽然只有16件拍品,但获得的响应并不少,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东南亚艺术历来估价较低,而近些年东南亚整体经济也趋向繁荣,艺术品前景也自然向好,所以东南亚艺术一直不缺肯溢价购入的买家。
其中,几位名家的表现最为出色。李曼峰《峇里民采》以咨询价上拍,取得2897.5万港元的成绩;另一李曼峰作品《鸽子》同样表現优异,拍出1277.5万港元,超估价一倍。另一重要东南亚艺术家勒迈耶的3件作品全部溢价成交,《中国画》更是以超估价3倍的1037.5万港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