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探讨
2019-09-10左达伟
左达伟
摘 要:在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高中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学生的命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必须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开展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高中数学教学为基础,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任务驱动法;应用分析
前言:所谓任务驱动法,指的就是一种通过布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自行掌握知识以及学科技能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该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对该种教学模式加以关注,并能够合理地对其进行应用,以促进自身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共同发展。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们往往会应用师生授受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以便维护教学秩序。但是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影响了自身以及教学质量的发展。应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其不仅能够产生学习兴趣,同時也能够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进而能够推动课堂质量的提升。
二、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任务设计
在借助任务驱动法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进行任务设计,是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1]。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给予该环节高度的重视。
首先,教师应该对班级中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学习基础进行分析,结合分析所得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保证教学的稳定发展;其次,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的性质以及难度进行任务划分,将其分成单元任务以及课堂任务等等,同时教师也可以按照学期发展对任务进行划分,将其分成年度任务以及学习任务等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大体计划。
比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极限”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第一堂课的任务设计:首先,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如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分成A组,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分成B组,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分成C组。随后,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学生分组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在《极限》知识中,了解极限的定义是学习的基础,掌握极限的应用是学习的难点,所以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针对于A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任务布置为“能够应用极限知识解决函数问题以及生活中的问题”;针对于B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任务布置为“能够应用极限知识解决数列问题”;针对于C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任务布置为“能够掌握极限的基本定义”[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这一方式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化发展。
(二)任务分析
当教师布置完教学任务后,就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执行。在开展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掌握大概的任务流程,降低整体学习的难度。比如,在执行“如何计算极限值”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能够应用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每种计算方式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区别以及特点,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的难度就大大提升。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将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统统列举出来,统计到一张纸上,比如“直接代入法”、“等价替代法”以及“恒等替换法”等等。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方法中会应用到的公式进行列举,并为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例题,以供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将不同计算方式的适用范围进行整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以及总结能力,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完成任务
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分析这一环节的工作之后,就可以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总结整理,将分析过程中所得到的重点信息进行归纳,正式开展任务。在开展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够对学生强加干涉,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思维。同时,在执行任务期间,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多加观察,并做好相关的教学记录,以便后续的分析,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3]。
(四)反馈评价
当学生正式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汇报,要求学生将小组的任务流程以及任务结果进行重新整理,委派一名学生作为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的小组学生进行评价。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小组合作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此外,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及时地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改善教师的教学氛围,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对于当代的学生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掌握该种教学技能,并能够利用其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综合化发展,从而能够推动我国教育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涛.“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李培.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2):268+270.
[3]汪晓瑞.试论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