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惹尘埃
2019-09-10冯且
冯且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今天很多艺术家的创作都显现出非理性、多元化、无中心、边缘化的倾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这种倾向越来越造成坏的影响:概念化、模板化、依赖文本阐释的作品越来越多,艺术作品的同质化现象也变得越來越严重。在这种状况中,徐冰从自己的中国身份出发,创作的一系列具有明确问题意识和真正文化针对性的作品,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艺术样本,让我深受启发。
多年前,当看到《何处惹尘埃》这样的作品,是震撼的!尤其是在思考维度、创作媒介、空间呈现、体验方式等方面,勾画了一个思考先行的艺术创作方式,而不是仅仅纠缠在传统形式语言探索的陈规里。在我眼里,徐冰的作品是革命性的。这来自于他对传统与当代、西方与东方、内容与形式的全新尝试。面对迟迟来到中国的现代与后现代艺术,他并没有成为这些“新鲜事物”的传教者,反而是站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拿出本土文化、宗教、智慧的语言逻辑,跳出了将东方主义纳入西方艺术体系的尴尬状况,以东方艺术家的身份,成为了一个破坏者和建立者。他的视野从“伪汉字”到英文书法对文字问题维度的拓宽,再到《烟草计划》《凤凰》等作品对社会题材的艺术介入,一再地证明了他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对于大问题、大事件的艺术野心与优雅的表达方式。
徐冰传递给我们的是,艺术的维度是需要艺术家对诸多艺术以外的因素进行消化与表达从而获得。因此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在“后工业社会”“信息爆炸”“大数据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在变化的二元关系里——社会结构、生存方式、价值体系、现实虚拟、宏观微观等方面,如何在当下用形而下的作品快速反映、敏锐回馈形而上的问题;在叙事与抽离、材料与媒介、输出与感知、介入与互搏等上下文关系里,进一步尝试作品介入当下生活甚至生存的命题。杜尚以来这100年间的艺术,东西方联结,彼此赤裸相对,没有秘密,不再互相不知道。艺术如何定义,如何扮演在人类文明中的角色,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