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2019-09-10王桢

新教育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网络素养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桢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传播符号,反映了多重价值意蕴,它是网络主体以网络为平台,与社会现象互动的结果。大学生正处于思想的转型期,是可塑性很強的群体,而大学生又是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力军,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网络素养

一、网络流行语

(一)网络流行语的内涵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交际语言,主要指普通网民由于某种需要而创作的、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中广泛流行的语言符号,主要表现为在网络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短语或特定的句子。

(二)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

1、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一方面,互联网和各种传播媒介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具体场所,另一方面,互联网和各种传播媒介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

2、大学生“从众”和“求异”心理严重

大学生突出具有两大社会心理: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人具有社会性,因此,人的从众心理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社会性,而从众心理也隐含了人具有求异心理。

3、网络流行语自身具有吸引力

网络流行语具有自身的魅力,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比如,“蓝瘦,香菇”,知道其出处的人都知道,其意思是“难受,想哭”,网络流行语还具有简洁性,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也是其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二、不良网络流行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失调

1、网络信息识别能力薄弱

网络流行语中包含各种各样的信息,往往以一种正面的形象出现在网络世界中,而大学生此时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表面信息的迷惑,最终酿成不良后果。

2、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薄弱

大学生在手机上就可以和陌生人愉快的沟通和交流,这也使他们更加依赖这个平台,而大多数交流平台都需要大学生提供自己真实的信息,才能进行使用,这使得大学生身份信息泄露严重,给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缺失

比如,“狗带”、“傻逼”“fuck”等等,使网络空间乌烟瘴气,这种不文明行为反映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缺失,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网络行为法律意识淡化

大学生在网上相当于“黑户”的身份,没有人认识和调查因此面对网上的某些违反法律的行为,自身也不能分辨其合理性,只能随波逐流、盲目跟风。

三、不良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产生冲击

(一)削弱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在网上,有损伟人形象的流行语和表情包到处可见,例如,在聊天群里,我经常能看见网友将马克思等人的肖像做成搞笑表情包,再配上粗俗的文字,这个行为不利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既有损伟人形象,也淡化主流意识。

(二)动摇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观

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其许多不良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观造成消极影响,具体如下:第一、激发大学生仇社会不公的极端情绪,“我爸是李刚”“小目标”等网络流行语,从侧面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对权力和金钱关系的愤懑,表达对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满;第二,易导致大学生民主思想极端化,大学生正处于情感意识的发展期,心智尚未成熟,网上部分敌对分子往往会利用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性,在网上散播反动的政治言论和思想,大学生缺乏辨别能力,成为成为反动言论的传播者;第三,易造成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躲猫猫”、“欺实马”等事件在网络的发酵,使大学生对国家公务人员的设定产生质疑,从而质疑党和政府的能力。

(三)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观

第一,易造成大学生盲目进行道德选择,网络流行语中包含各种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具有隐含性和倾向性,这就使大学生在对这样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先进行筛选和审核,而是盲目跟风,一些大学生面对这种不良网络流行语,同样是开怀接受,那么就会影响其主流道德观的养成;第二,易造成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有部分大学生,虽然接受高等教育,但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自身素质并不是很高,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的遵守道德和规章制度,但在网络空间中,就暴露其本性,低素质暴露无遗,肆意谩骂讽刺,发泄自己的情绪。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流行语挑战的策略

(一)巩固文明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用“系列讲话”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

“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这是习总书记在北大进行重要讲话中的内容,指导每个干部应当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建设中国伟大事业做贡献。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了解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跟党走。

2、用“两会热词”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也是两会热词,而众多“两会热词”也都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

(二)遏制不良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腐蚀

1、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分析鉴别能力

教育者应当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和自身素质,提高其辨别网络事件的能力。

2、引导大学生规范使用网语

国家机关应明文规定限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教育者应当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使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使用网语。

3、帮助大学生养成文明的网络行为习惯

大学生自身应注重培养网络文明素养,要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文明使用网络,那么不文明、不道德、不合法的网络行为也会失去其生存空间。

(三)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网络语言环境

1、增强校园网络监管力度,优化校园网络语言环境

(1)加强校园公共网络平台的监督和管理,营造健康环境。

(2)大学生从个人做起,主动规范个人行为,优化网络交流平台环境。

2、有针对性的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氛围

(1)举办与网络流行语相关的学术讲座

(2)开展新闻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辩论赛或研讨会

(3)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帮助大学生释放压力

网络流行语是社会各种因素糅杂在一起而产生的新现象,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抓住机遇,用文明的、符合社会主流文化的网络流行语充实大学生的思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净化网络空间,为大学生提供舒适、洁净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何领衔.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35-36.

[2]王蓉.论大学生网络行为中的法律意识[J]. 法制与社会,2013(07):228-229.

猜你喜欢

网络素养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
医学生网络素养与网络依赖实证研究
传媒类院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