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2019-09-10陈杰李健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少数民族高校

陈杰 李健

摘 要: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人才培养、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的统一发展。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任务,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和高质量的少数民族人才,推动民族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文章重点就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对策

引言

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国家整体的经济繁荣和稳定发展离不开各少数民族。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全国各地区高校通过不同形式的招收政策条件,少数民族学生招收比例的不断上涨,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相关科学文化专业知识,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专业型人才。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多方面原因,给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问题,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要有新要求。

1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1.1民族文化差异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这种意识的产生源于他们自幼生长在自己本民族的聚居地,自然而然地受到父母及周围人群的影响,接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和传统语言等。对于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尽管已经离开家到新环境中求学和生活,但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早已深深扎根于他们心中,不易更改并不允许受到侵犯。而大学生来自天南地北,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等,在生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矛盾。如一旦出现其他同学不尊重或无意识侵犯自己民族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习俗或饮食习惯等现象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会激发其强烈的民族意识,采取行动来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当行动或措施过激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影响民族团结。

1.2存在小团体现象

据调查,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是喜欢与本民族的同学交往,形成自己的交际圈,尤其是大一新生中这种现象格外突出,在某校少数民族新生调查问卷中得出这样结果,有高达75.4%的学生选择愿意与本民族同学交朋友,只有24.6%的学生愿意尝试与其他非本民族学生交朋友。究其原因,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认为由于相同或相似的成长经历、文化习俗等,使本民族同学之间更容易交流理解。除此之外,由于语言障碍、习俗障碍、学业成绩差距等的影响使他们也不愿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种观念使得他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交际圈比较固定,人数及范围极为有限,喜欢与本民族学生扎堆行动,小团体现象非常严重。如我经常听到他们用本民族语言交谈,其他学生根本听不懂,也无法与其沟通。这种现象导致少数民族学生的班级集体意识相比汉族学生淡薄一些,表现为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班级概念不强,也缺乏参加各种学生社团组织的积极性。

1.3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校园学习,远离父母及亲朋好友,远离自己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环境的陌生及语言的不适应等现状很容易让初来乍到的学生产生孤独寂寞感,认为没有或朋友很少,缺乏关系,学业难度较大,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会导致学生产生诸如性格抑郁、人际交往障碍、情绪暴躁、敏感多疑以及自卑等心理问题。

1.4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存在困难

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我国较为偏远地区,如西藏、新疆和云南等,那里无论教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都比较落后,这种客观条件导致他们知识基础不牢固,知识结构不合理。进入大学后,与其他地区学生相比这种差距更为明显,尤其体现在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每年学校期末考试不及格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要更高。除此之外,像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也相对不高,这需要他们付出更多努力,但一旦努力回报率较低或达不到自己预期时,也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充分理解尊重

要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先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政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给予一些政策倾斜。不仅高校教师要理解、尊重少数民族学生,还要通过一些班级活动引导其他学生理解、尊重少数民族学生。任课教师在课堂也应给与少数民族学生重视,适时给与民族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树立自信;生活上相关教师要给予重视,在民族学生的重要节日里,及时送上节日的关怀与祝福,以德感人、以情化人。在宗教信仰方面,采取宽容尊重的态度,既是对民族生的尊重和肯定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日常工作的开展。

2.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遵循各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工作过程中,既要注重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同时又要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特殊方式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

2.3加强心理干预

高校少数名族学生封闭的特点和成绩落后的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心里自闭,不愿意将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在高校少数名族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学生家庭贫困,这些原因导致高校少数名族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在心理上有各种健康隐患。在日常学生管理当中要重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对他们的心理干预机制。具体要做好在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有效结合的同时,重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活动,培养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并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个人心理咨询。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服务,真正让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高校中师生互重互爱和包容情怀。

2.4加强学习帮助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遍落后这是一个严重的普遍规律,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育部门和管理部门必须齐抓共管。学校层面可以在制度上予以扶助,在公共课方面可以把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集中在一起,加强师资配备,增开培训班。具体到任课老师可以多关心他们,对他们加强辅导,也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同学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帮扶,在学习上为他们答疑解惑共同进步。学生工作方面可以安排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多种形式和他们沟通交流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提高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提高他们的毕业证获取率对他们的就业也是很有帮助的。

2.5加强就业扶助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很多企业因为民族原因拒绝高校少数名族学生的求职,造成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无法在本地就业而不得不返回少数民族地区。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加强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扶助。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增强竞争力,特别是汉语的灵活使用能力。还应加强对帮助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指导,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是我国未来共同和谐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科学正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问题,结合不同高校形式,创新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有利于高校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刚领,赵云龙.新时代内地高校少数民族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3):52-54.

(作者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少数民族高校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