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2019-09-10吴亚男姚圣男仵婷

广告大观 2019年8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战略

吴亚男 姚圣男 仵婷

摘要:旅游产业是一项经济产业,也是一项社会事业;乡村旅游一手连着农民、一手连着城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城市居民和农民可以有效、充分地交流;乡村旅游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的乡村文化为资源的一种旅游业态,其发展能够起到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多元经营、农村美丽繁荣的作用,因此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创造了与城里人一样能享受商贸、物流、信息、网络等服务的条件,乡村旅游己经成为都市人回归自然,放松心情,感受自然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也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引导城乡要素科学、合理流动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战略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浪潮中,全国各地纷纷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逐步实现富裕小康生活,满足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加大环境绿化和村基础设施建设,将村庄和景区融为一体,真正地在推动景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打造了乡村振兴的优质样板,利用历史文化渊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发扬和传承乡风文明,向游客展现具有栖霞特色的传统民居和民间风俗,把旅游发展與百姓民生结合在一起,为周边村庄的百姓专项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推动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共同进步。

1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广大地区是农村,农村是中国城市发展不可分割的供给区。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广泛集聚、技术革新、市场连接的紧密性和公共设施建设落后等方面的发展严重不足,其经济水平与城市区域相比有相当大的距离,特别是在偏远山区,这种优劣相差被暴露无遗。这不是传统农业的衰落,而是无法继承、沿袭、挖掘和发挥当地景观特有基因、农村文化因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价值和土地利用潜力。失去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偏离了我们国家期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与方向,所以把乡村旅游当成联系城乡的关键交点,促使物质文明资源和精神文明成果可以在两者之间共享共赢,有利于实现财富重新分配,并为参差不齐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和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优化产业结构等做出巨大贡献,促进相对落后、经济欠发达农村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在振兴战略背景,对于探讨如何创新乡村旅游新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2地区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研究

2.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在希望的田野上必将谱写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崭新诗篇,让农村更加美丽、农业更加兴旺、农民更加富庶、生活更加幸福。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衡阳市乡村旅游要以完善基础建设、培育旅游产业、促进乡风文明等为抓手,探索旅游与乡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2.1.1树立全域旅游意识

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要按照“大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以都市游客的需求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导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广泛深入挖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拓衡阳市乡村旅游新业态。一是树立全域旅游的观念。衡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深厚的人文历史与奇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同时要善于利用上级的政策资源,将政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全域旅游的观念,将乡村旅游当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借助乡村旅游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民的增收致富。二是引导资源向乡村旅游集中。要打破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利益,捆绑使用各种项目和资金;要善于利用市场的办法,引导市场主体积极投入到乡村旅游建设中;要善于做好群众的工作,特别是农民的利益,使他们参与其中,并从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1.2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乡村振兴战略下,衡阳市乡村旅游要围绕观光、度假、文化、养生、美食等旅游新业态,全面统筹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做到政府主导、规划引导,优化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做好衡阳市特色乡村旅游的开展,提升乡村旅游的特色以及竞争能力,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一是要科学编制《衡阳市全域乡村旅游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立足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和全市旅游资源现状,按照“城乡统筹、全域布局、景城一体、产城互动”原则,针对本地的主打客源市场需求,对衡阳市所有的乡村旅游资源数量、层次、质量认真琢磨,把握乡村旅游的开展的主动权;充分利用乡村本土优势,调笋村民与积极性,利用现有产业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全面加强文化夜市、诊所、农村舞台、农村才艺广场、农耕文化博物馆、农产品市场等基础配套建设,丰富乡村原有文化特色。同时,根据衡阳县民俗和地方特色,按照“一乡一品”“一家一艺”的基本模式,基于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耕作习惯,结合乡振兴战略要求,建立休闲娱乐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

2.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烟台乡村旅游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起,烟台市的乡村旅游已经发展了近30年,从刚开始的寥寥数人发展至现在的公司化运营,烟台市的乡村旅游已经成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启了旅游度假区等新的发展模式。从烟台市的固有资源以及经营的方式来看,烟台市的乡村旅游可大致分为渔(农)家乐、采摘园、古建筑、森林公园、民俗风情等。近年来,本市将建设重点放于乡村旅游度假景区的建设,将观光体验式的的旅游方式转变为旅游度假景区,主张聚少成多、由小变大,将各种模式整合,将各种小型经营单位聚集成为一个规模更大、形式更广、吸纳游客更多、更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乡村旅游模式。显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休闲娱乐的优质选择形式,也成为了产业项目快速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更成为了百姓脱贫致富、实现社会效益的帮扶措施。

3结语

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支柱产业。在研究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成功经验时,更要面对部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在实际操作时,由于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不足,导致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缺乏本土特色,甚至可能出现扶贫扶强难扶弱的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政府与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发挥村民在精准扶贫项目中的主动性,共同发力,深入调研、合理规划,做好乡村旅游产业布局、旅游产品创新,同时加强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村民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春怡.新时期精准扶贫四个要点[J].人民论坛,2017(10):60-61.

[2] 张春美,黄红娣,曾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6):625-631.

[3] 邓小海,曾亮,肖洪磊.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构成及运行机理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265-269.

作者简介:吴亚男,(1997.02)女,汉族,籍贯:山东省菏泽市;学历:本科;单位:临沂大学;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姚圣男,学历:本科;单位:临沂大学;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仵婷,学历:本科;单位:临沂大学;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战略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