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心内科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2019-09-10范佳文
摘要:目的:分析在心内科教学中通过运用临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价值。方法:对照组在心内科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法,同期观察组则改为运用临床案例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96.67%,对照组83.33%,且P<0.05。结论:心内科教学中通过应用临床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改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心内科;教学;临床案例教学法;价值
随着近年来医疗诊疗技术以及心血管疾病医学理论快速发展和提升,在心内科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主体性发挥产生了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探索能。案例教学法属于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选择经典案例并分析和讲解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帮助学生学以致用[1]。以下将着重探究心内科教学中通过运用临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本院接受心内科学习的60名医学生,依据心内科教学模式不同分组,即观察组:30名,男/女:17/13;年龄19~24岁,均值为(21.3±0.4)岁。对照组:30名,男/女:16/14;年龄19~24岁,均值为(20.9±0.5)岁。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心内科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法,由教师严格依据心内科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要求进行知识的讲解,并于课后进行相关作业的布置,由学生独立完成,结课后进行考核;同期观察组则在心内科教学中运用临床案例教学法,措施如下:(1)问题设置:内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提前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运用问题导入法来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逐步导入所教学的相关内容,来帮助学生树立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能力。综合运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指导学生搜集临床案例的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内容的讨论。教师对于小组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反思,对案例进行总结。在心内科的教学过程中,由教师针对案例当中所涉及和包含的相关数据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参考,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包括推断病情、治疗方法和诊断依据等,引导学生积极地參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2)典型临床案例的选择:在临床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选择经典的且具代表性的相关临床案例来作为教学内容,在案例选择中确保临床案例的内容和心内科的教学内容两者相一致,确保案例内容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同时确保案例内容可以对学生发挥引导反思帮助性作用,案例内容的选择可以连接心内科的不同模块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还需要对典型临床案例正确合理应用,帮助学生针对临床疾病正确区分,并能够准确把握相关的临床指证,避免出现误诊和漏诊等不良现象,运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心内科理论教学。在临床案例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恰当的引导,逐步培养其总结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树立全局观,帮助其完善已有心内科知识体系。通过临床案例教学的运用,来促进学生对于心内科知识的学习掌握,确保教学效果;(3)课后作业布置:教学工作完成后教师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通过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对于临床案例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和相关经验等总结归纳和思考。学生可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由小组成员进行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对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延伸,使学生在团队协作中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并弥补自身不足,教师则给予引导和帮助。
1.3评价标准
(1)两组均于结课后进行考核,包括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与操作成绩,满分均为100分。(2)利用问卷法对两组学生就心内科教学的满意进行调查,满分100分,内容包括教学中的趣味性、互动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即学习效果等,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89分),以及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 ±s)描述,组间数据t、χ2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
2.2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96.67%,对照组83.33%,且P<0.05。
3讨论
心内科的教学中更具实践性,传统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因此总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运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运用临床案例进行教学使理论密切联系实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案例教学情景模式,帮助其开展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心内科的教学成果[2]。同时,在此教学模式中能够使师生之间达成平等关系,有利于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和交流,从而促进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其运用知识的良好能力。在临床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围绕心内科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临床案例来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做好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机会,进一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3]。从本次的对比结果中来看,观察组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并且该组学生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运用临床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心内科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心内科教学中通过应用临床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改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国莉,杨红梅,冯永辉,等.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1):22-23.
[2] 杨晓宇,贾方.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6):24-26.
[3] 钱晓东,张方芳,林佳,等.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 实践思考与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3):9-11.
作者简介:范佳文,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1989年10月出生,女,汉族,吉林洮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研究方向:从事临床医学、内科学研究。
(作者单位: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