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热点
2019-09-10代艳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这个概念逐渐成为各商业界谈论的热点之一。也正是因为,对于企业老说,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最根本的创新,它是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在当下来说,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盈利的基础。因此,进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性研究对于当下企业未来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现有企业商业模式案例来探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并以此研究商业模式的创新性。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性
一、“互联网+”与商业模式概述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竞争已经不仅是停留在产品、技术、服务、管理、人才等方面,一切都必须以一种有形的模式存在和出现。商业模式,简单的理解是指能够为公司带来收益并且收益越来越大的赚钱方式,主要包括三种模式:销售模式、运营模式、资本模式,其核心就是对资源的整合能力。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先进的商业媒介已经形成了互联网商业模式。
互联网商业模式就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整合传统商业类型,连接各种商业渠道,具有高创新、高价值、高盈利、高风险的全新商业运作和组织构架模式,包括传统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和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这个概念于2012年在业界首次提出,与2007年出现的“互联网化”概念一脉相承,强调互联网与各传统产业进行跨界深度融合。“互联网+”是我国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成果与标志,也是进一步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抓手。
什么是“互联网+”?现在很多人的共识是,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上加上一个传统行业,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飞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由于与互联网的相结合,诞生出了很多普通用户触手可及的理财投资产品,比如余额宝、理财通以及p2p投融资产品等;比如互联网医疗,传统的医疗机构由于互联网平台的接入,使得人们实现在线求医问药成为可能,这些都是最典型的互联网+的案例。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我国“互联网+”三个重要发展方向
纵观历史,我国“互联网+”有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三个重要发展方向。
“互联网+工业”即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与“工业互联网”、“工业4.0”的内涵一致。2014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应用委员会等国家级产业组织宣告成立,一些互联网企业联手工业企业开始了中国版“工业互联网”实践,“互联网+工业”的大幕已拉开。
商贸领域与互联网融合的历史相对较长,多年来,电子商务业务伴随著我国互联网行业一同发展壮大,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的阶段,发展前景广阔。同时,B2B电商业务也正在逐步转型升级,目前主要的平台仍以提供广告、品牌推广、询盘等信息服务为主。阿里巴巴、慧聪网、华强电子网等多家B2B平台开展了针对企业的“团购”、“促销”等活动,培育企业的在线交易和支付习惯。
“互联网+金融”包括以下几种:
1、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该业务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纷纷自行或与银行合作开展此项业务。
2、P2P网络信贷。近两年,我国P2P网络信贷市场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无论是平台规模、信贷资金,还是参与人数、社会影响都有较大进步。
3、众筹。众筹这种融资模式具有融资门槛低、融资成本低、期限和回报形式灵活等特点,是初创型企业除天使投资之外的重要融资渠道,比如京东众筹。
4、互联网银行。2014年,互联网银行落地,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融合进入了新阶段。腾讯任大股东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已于2014年12月开业;阿里巴巴任大股东的浙江网商银行也已获批。
此外,“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教育”等新兴领域也呈现方兴未艾之势,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互联网必将与更多传统行业进一步融合,助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合奏经济新常态下的最强音。
三、“互联网+”的六种创新型商业模式
“互联网+”企业四大落地系统(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化,即利用互联网精神(平等、开放、协作、分享)来颠覆和重构整个商业价值链,目前来看主要分为六种商业模式。
1、商业模式之一:工具+社群+商业模式“互联网+”
如今互联网正在催熟新的商业模式即“工具+社群+电商/微商”的混合模式。比如微信最开始就是一个社交工具,先是通过各自工具属性/社交属性/价值内容的核心功能过滤到海量的目标用户,加入了朋友圈点赞与评论等社区功能,继而添加了微信支付、精选商品、电影票、手机话费充值等商业功能。
2、商业模式之二:长尾型商业模式“互联网+”
长尾概念由克里斯·安德森提出,这个概念描述了媒体行业从面向大量用户销售少数拳头产品,到销售庞大数量的利基产品的转变,虽然每种利基产品相对而言只产生小额销售量。但利基产品销售总额可以与传统面向大量用户销售少数拳头产品的销售模式媲美。通过C2B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核心是“多款少量”。所以长尾模式需要低库存成本和强大的平台,并使得利基产品对于兴趣买家来说容易获得。例如ZARA。
3、商业模式之三:跨界商业模式“互联网+”
互联网在跨界进入其他领域的时候,思考的都是如何才能够将原来传统行业链条的利益分配模式打破,把原来获取利益最多的一方干掉,这样才能够重新洗牌。”反正这块市场原本就没有我的利益,因此让大家都赚钱也无所谓。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才诞生出新的经营和赢利模式以及新的公司。
4、商业模式之四:免费商业模式“互联网+”
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以免费、好的产品吸引到很多的用户,然后通过新的产品或服务给不同的用户,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商业模式。比如360安全卫士、QQ用户等。互联网颠覆传统企业的常用打法就是在传统企业用来赚钱的领域免费,从而彻底把传统企业的客户群带走,继而转化成流量,然后再利用延伸价值链或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
5、商业模式之五:o2o商业模式“互联网+”
O2O是OnlineToOffline的英文简称。O2O狭义来理解就是线上交易、线下体验消费的商务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场景:一是线上到线下,用户在线上购买或预订服务,再到线下商户实地享受服务,目前这种类型比较多;二是线下到线上,用户通过线下实体店体验并选好商品,然后通过线上下单来购买商品。广义的O2O就是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相融合,未来O2O的发展将突破线上和线下的界限,实现线上线下、虚实之间的深度融合,其模式的核心是基于平等、开放、互动、迭代、共享等互联网思维,利用高效率、低成本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链中的低效率环节。
四、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建议
1.拓展投资渠道,吸引外部投资
对于我国互联网时代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我有以下建议。拓展投资渠道,吸引外部投资。对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组织结构建设"产业选择等均已完成,持续创新自身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吸引战略投资者,乃至进入证券市场,是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除了银行等常规筹资渠道,中小企业需要扩宽渠道,吸引多方面的战略投资者,稳定商业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
2.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
形成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有着自己特有的价值。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受企业所处市场环境以及商业形态等影响较大。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只要能够把握市场趋势,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抓住时机,建立特有的商业模式,在庞大市场规模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以滴滴打车为例,作为2012 年新创立的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市内出行。这一大众需求,为用户解决了打车难这一在我国很多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速占领了市场!目前,全国已经突破 1 亿用户,日均订单量也突破了521.83 万,覆盖了包括北"上"广"深等超过 178 家一"二线城市,使用滴滴打车的司机也超过了 90 万。
3.形成互联网思维轉变观念
互联网时代的中小企业一定要形成互联网思维,转变理念。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规则"方法和技术来处理常规事务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有助于企业准确定位自己的目标客户,实行针对化服务,甚至吸引客户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的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实现点对点的服务,帮助落后企业逆势而上。因此,中小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除了技术上的帮助,更重要的观念上的转变①。
4.创新管理模式适应互联网发展
中小企业在管理上也要进行创新,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要求。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的企业而言,在产业链中相对独立,难以整合上下游资源,但借助移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可以拥有庞大的用户流量,甚至形成自有吸引客户的平台。这使得中小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等传统的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给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创新带来了可能态系统。甚至,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保持开放性,将价值让渡给合作伙伴,形成一个创新协同价值链,提供全新的客户体验,增强商业模式的独特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用户流量和利润来源。
五、结语
商业世界是个变化快捷的世界,任何商业模式都不是永远不变的,而要保持其领先地位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即使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商业模式。世界上许多优秀的企业不是没有核心能力,也不是没有好的商业模式,而是不能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积极有效的创新、变化而衰落的。与之相反,一些优秀的企业,通过建立一种将成功商业模式不断进行更新的机制,从而实现了企业快速、持续、稳定的增长创新无界限!
参考文献:
[1] 陈轶,隋丹:电子商业商务模式的分类与比较[J].上海:上海管理科学,2004(3):87-88.
[2] 钱志新:创新商业模式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8):32-33.
[3] 周新宁:互联网大会将是指导未来互联网发展方向,2008-9-21.
[4] 曹嘉骏: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复旦大学学报。
注释:
① 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J].上海国资,2014(2)
作者简介:代艳(1982-)男,本科,安徽肥西,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