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广播节目融媒体改造的几点思考
2019-09-10王秀丽
王秀丽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传播格局深刻变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自媒体公号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在更广范围推动着思想、文化、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重塑。作为曾经的广播人,如今的融媒体新兵,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业的现状,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创新节目形态和内涵,进一步提高广播的传播和影响力。
《吃香喝辣》是江阴市融媒体中心立足广播,精心打造的美食品牌节目。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全媒体立体式传播格局,节目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依托节目的经营创收也有声有色,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吃香喝辣》节目,笔者粗浅地谈一谈对地方台广播节目融媒体改造创新的几点思考。
一、节目传播全媒体
技术是媒体融合的发动机和加速器。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传播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传统媒体在技术研发上有短板,但必须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着力于对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实现内容传播与先进技术的融通共享。
《吃香喝辣》节目每周一至周五17:00播出,时长1小时。从2015年起,《吃香喝辣》就开始探索媒体融合新路径,积极尝试新技术传播,2018年打造了全省(江苏)县级台第一个美食直播室,目前节目已经广播、电视、新媒体同步直播。随着江阴市融媒体中心的成立,《江阴日报》也成为了融媒体中心的组成部分,《吃香喝辣》节目内容随之也在《江阴日报》进行传播。从以往每天下班路上听《吃香喝辣》节目,转变为现在随时随地可以关注“吃香喝辣”,节目的影响力也上升了几个维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阴吃香喝辣”微信公众号目前拥有超过14万活跃粉丝。依托这个微信公众号,《吃香喝辣》每天推送原创推文,图文菜谱、本地美食地图、视频直播、小程序商城等功能应有尽有。
广播节目的全媒体传播,除了能让广播从幕后走向台前,进一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外,互动反馈更及时、直接、完整,节目也更具可感性和娱乐性,全新平台和新技术的运用也有利于吸引年轻粉丝,巩固现有和潜在用户群体,这大概是广播节目融媒体改造的必由之路。
二、节目内容本土化
江阴人爱吃什么?江阴有哪些特色饭店、特色美食?今晚我要去吃川菜应该选哪一家?最近有哪些餐饮商家在搞促销活动?对于绝大多数江阴市民来说,所有吃香喝辣的问题,都要在江阴本土寻找答案。
“本土化”也是《吃香喝辣》节目多年坚守的服务宗旨。节目将受众(吃货)、美食达人、餐饮商家、广告业主等资源有机整合,以清新活泼的风格,在江阴本地拥有很高的认可度。常常《吃香喝辣》推荐的某个店家、某些美食,都会成为全城爆款。当然,《吃香喝辣》推荐的店家都是节目组亲自试吃过的,实事求是地推荐,经得起广大受众捡验。2009年开播至今,《吃香喝辣》在本土深耕十年,被譽为“美食的参谋、听众的知音”。
随着认可度与日俱增,在传统媒体创收断崖式下滑的背景下,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吃香喝辣》节目的创收却异军突起。节目通过整合营销、活动营销、电商营销等方式,2018年度单档节目创收较上年增长67%,达到81万元,整体带动广播晚高峰硬广创收较上年增长28%,达到280万元。
广播作为现代社会最早的、重要的电子传播手段之一,已经历百年风雨。近年来,新媒体的蓬勃迅速发展,广播虽以其独特的分众化传播方式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但依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广播节目的本土化正是探寻广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活动组织有影响
除了美食游等品牌活动,江阴《吃香喝辣》节目还有一年一度的“粉丝夜宴”“40万锦鲤”“七年爱情”等各种应景、走心的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节目影响力和粉丝线下活动圈。
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广播节目需要在融媒的进程中,不断地开拓新思路、寻找新方法,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通电台线上线下品牌双轨整合,积极建立属于自己的粉丝经济圏,打造差异化、高影响力的活动和节目,与广告商、听众共同打造一个三方和谐、共赢的新局面。